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现牛羊。
——《敕勒歌》
南北朝·佚名
我国北疆少数民族的草原游牧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在长达数千年的生息发展过程中,劳动人民饱含勤劳与智慧,凭借独特且多样的自然条件,创造了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经济与生态价值高度统一的草原游牧系统,不仅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保障了百姓的生计,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也由此衍生和丰富了悠久灿烂的草原文明,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是游牧文化的代表,这里是草原游牧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最后的栖息地,至今仍保留着古老而传统的游牧习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为纯正的蒙古族游牧文化保留传承地区。
△蒙古族冰上阿日嘎。
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核心区保留了内蒙古自治区乃至全国罕见的区分冬春营地、夏秋营地“逐水草而居”的传统游牧方式。在这个偏居一隅的“世外桃源”中,牧民们过着融合了现代元素的传统游牧生活。他们根据季节变化、雨水丰歉和草场长势,决定一年四季的游牧线路和春夏秋冬四季牧场的放牧时间。“牧民-牲畜-草原(河流)”之间天然的依存关系,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蒙古族人民“崇尚天意、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朴素的“以人为本、取物顺时、循环利用”哲学思想,以及“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誉”的草原文化内核。“传承祖训、敬天爱人、守望相助、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风貌,深深融入蒙古族群众的血脉。这些都具有较高的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和科研价值,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保护传承好这片文化瑰宝,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为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像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这样的农业文化遗产指明了方向,让古老而又鲜活的传统农业系统重新焕发新的生机。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委、政府以“绿色、纯净”为标签,确定“生态立旗”的发展战略,成立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领导小组,编制《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保护与发展规划》,出台《阿鲁科尔沁旗草原游牧系统保护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实施了北部罕山水源涵养林区、中西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区、东南部防沙治沙区“三个区域”和百万亩天然林保护、百万亩沙地综合治理、百万亩退耕还林、百万亩小流域治理、百公里库河连通生态建设“六大工程”,让这片游牧民族赖以生存的净土得到较好保护,为打造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增瓦添绿”。目前,“中国草都”阿鲁科尔沁旗百万亩人工牧草基地,已经成为全球集中连片面积最大的牧草基地;全旗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34.67%和70%,2019年8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如今,“纯净”已经成为阿旗的底色。
发展利用好草原游牧系统这块“金字招牌”,我们一直在积极探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近年来,我们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顺应阿旗30万各族群众期盼,全力推动草原游牧系统进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行列,2014年被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6年被列入全国200个重要生态旅游目的地,2019年进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我们深入挖掘“天然、绿色、安全”特质,全力培育“阿鲁科尔沁旗牛羊肉”地标品牌,衍生草原游牧系统生态产品,科学规划和建设蒙古族游牧文化特色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在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赢上作了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大成效。
△蒙古族摔跤。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保护和传承濒危的草原游牧系统,探索出一条融合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之路。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时提出的“坚决守好内蒙古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的要求,保持战略定力,在发掘中保护,在保护中传承,把游牧文化遗产宣传展示与休闲农业发展有机结合,凝聚“后发”优势,实现遗产地文化、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产业振兴方面,围绕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掘遗产地的生物、生态、文化与景观资源优势,尤其抓住“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块金字招牌,做大做强“绿色、纯净”为标签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生态振兴方面,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有效保护游牧系统生态环境功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文化振兴方面,发掘传统游牧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特别把阿日奔苏木婚礼、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把蒙古族汗廷音乐、哈萨尔敖包祭祀、那达慕和全旗“男儿三艺”锦标赛等民族特色活动宣传出去,塑造“蒙元文化”品牌形象,充分展示各民族繁荣稳定、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团结和谐景象,实现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同步发展。
我们将通过我们的持续努力,为世界农业与边远牧区可持续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方案。
(作者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委书记 于伟东)
绿色原生态的草原游牧系统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核心区位于该旗最北部的巴彦温都尔苏木,总面积500万亩。这里是森林与草原、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华北植物区系与东北植物区系过渡的典型地段,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山地森林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是全国唯一一处保留完好的原生态草原游牧区。因其独特性和稀缺性,被确定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预备名单。
游牧历史悠久漫长。早在新石器时期,人类就在这里从事狩猎和游牧生产活动,先后属东胡、匈奴、乌桓、鲜卑游牧狩猎地。后历经辽� ��金、元至明、清,皆为游牧民栖息地。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蒙古族一部迁徙游牧于此,始名阿鲁科尔沁部。
游牧系统独一无二。阿鲁科尔沁广袤的草原与密布的河流,为游牧活动提供了一年四季充足肥美的水草资源;大片的森林与山地,阻挡了长驱直入的西伯利亚寒流,为牧民冬春劳作提供了适宜的向阳背风的活动空间。“牧民—牲畜—草原(河流)”之间天然的依存关系,让这里的游牧生产方式历久不衰,成为全国唯一一块原汁原味保留蒙古族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
△进入农历5月,北部巴彦温都尔苏木各处的敖包祭祀就相继开始,夏季转场来放牧的阿鲁科尔沁牧民遵循祖训换上盛装依约前行,在喇嘛诵经祈福后,牧民们各自献上新做的奶食、美酒和哈达,感谢大自然慷慨赐予,祈盼草原风调雨顺、羊肥牛壮,并绕着敖包走三圈,表达敬意。
自然景观丰富多彩。位于大兴安岭南麓与西辽河过渡带的独特地势,形成了南北迥异、四季皆宜的草原资源。南部是亚洲面积最大的百万亩优质牧草成片种植基地,有“中国草都”美誉;北部是超过500万亩的原生态游牧草原,连绵起伏的山峦,茫茫无际的草地,星罗棋布的河流湖泊,雄浑博大的大漠孤烟和长河落日,复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独特游牧景观,诗意栖居形象愈加丰满。
生物类型多种多样。森林、灌丛、草原、湿地构成了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为野生马鹿种群(东北亚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大鸨、黑鹳及其它珍稀濒危鸟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栖息地和繁殖环境。经科学考证,这里有7个植被型、33个群系;有苔藓植物130多种,蕨类植物10多种,种子植物700多种。家畜品种主要有西门塔尔牛、蒙古绵羊、昭乌达肉羊、罕山白绒山羊、蒙古马等。
游牧生产传承有序。蒙古族“崇尚天意、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一直延续到当代,并逐渐融合现代畜牧业生产技术,特别是通过良种引进、提纯复壮,以及天然草场保护、青储饲料种植和暖棚暖圈建设等一系列措施,逐渐破除了传统游牧业过于依赖自然条件、牲畜生长过程中难以回避的“夏肥、秋壮、冬瘦、春死”的生命周期魔咒,蕴含着科学的实践经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朴素思想。
游牧文化淳朴厚重。在长期“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中,阿鲁科尔沁牧民创造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游牧文化。草原那达慕、祭敖包、阿鲁科尔沁部落婚礼、阿鲁科尔沁民歌等传统体育和节庆活动,都能让人们领略到蒙古族勤劳、勇敢、热情、豪放的民族风情。《阿日奔苏木婚礼》和《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两个项目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蒙古汗廷音乐被誉为“文化活化石”,并成功抢救复原演奏。
讲述传统游牧故事,传播时代发展强音,阿鲁科尔沁大草原有诗亦有远方。
草原游牧文化遗产成为乡村发展引擎
近年来,阿鲁科尔沁旗旗委、政府高度重视草原游牧系统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把农业文化遗产“这张王牌”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紧密结合起来,围绕发挥好遗产地生态与文化� ��势、拓展草原畜牧业功能、丰富新业态的思路,积极探索牧民特别是贫困群众增收途径,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是阿鲁科尔沁旗高格斯台罕乌拉祭祀日。清晨,人们在山顶敖包祭祀后,在山脚下的查斌草原举行盛大的那达慕活动。活动保留和传承了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有搏克摔跤、赛马和射箭等。活动持续数日,是每年全旗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也是每年草原上最热闹的时节,吸引成千上万的牧民前来参加。 王伟东 摄
岁月峥嵘,“国家队”推介“大尾羊”
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核心区内牧民依然保留着蒙古族“逐水草而居”传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原生态游牧草原丰富的植被类型,提供了丰富的饲草资源,家畜采食百草、饮用天然泉水,保障了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享誉草原的土种绵羊——大尾羊。阿鲁科尔沁旗这些年在游牧系统核心区致力于优质肉牛羊天然养殖基地建设,倾力打造草原游牧系统生态产品,隆重推介来自“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的大尾羊,2017年开始开拓电商销售渠道,当年就获得两百万元订单。来自草原最为纯正的阿鲁科尔沁羊肉,也被农业农村部作为“农遗良品”向全国推介,更加坚定了遗产地牧民走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
岁月流金,“塔林花”品牌放异彩
坝上深处的塔林花、清澈见底的河流、茫茫无际的草场、白云一样翻滚的牛羊,一片水清岸绿、生机盎然、开阔旷野的景象,是阿鲁科尔沁草原美不胜收的人间仙境。中央定点帮扶企业中化集团一眼看中了塔林花的自然条件和文化底蕴,与阿鲁科尔沁旗职教中心电商服务中心联合推出了“塔林花”羊肉品牌,投入150万元,在草原游牧系统核心区塔林花建立肉羊可追溯体系,对肉羊进行定向耳标标记,实现肉羊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可溯源体系的建设,提高了肉羊价格,每市斤比市场价格高2元钱,全年增收320万元,30个贫困村2500人受益,同时吸纳20名贫困人口就业,带动500人脱贫。现在,“塔林花”不仅是一个旅游地标,更成为一种美食品牌。
△草原天边。
岁月如歌,草原胜景成就生态旅游
阿鲁科尔沁旗围绕建设“蒙古族游牧文化特色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科学合理进行旅游规划和开发,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今年引入旅游开发企业合作成立了公司项目,目前正在着手进行中。项目将通过门票收入分成、合作入股、销售特色农畜产品、开办牧家乐等多种途径带动遗产地牧民增收。目前遗产地周边牧家乐已达10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苏鲁鼎营盘游牧文化体验区占地3000亩,规划建设了接待区、住宿区、体验区、娱乐区等几大区域,可以让游人切身体验原汁原味的传统游牧生产生活和游牧文化。在这里,人们可以抓羊现宰品尝传统特色蒙餐,可体验骑马、射箭、勒勒车等传统娱乐项目,还可参与奶食品制作加工、山野菜采摘制作、传统民族服装服饰制作及穿戴等蒙古族民俗生活体验。年接待游客达6万人次,实现旅 游收入120万元,带动贫困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岁月为证,“蒙元文化”释放发展活力
近年来,巴彦温都尔苏木为弘扬和传承草原游牧系统文化内涵,成立了民间传统手工艺协会。协会以传承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工匠精神为宗旨,努力提升民族刺绣、民族服饰、银饰、皮艺、木艺、奶食品等蒙古族传统工艺的影响力,提高手工艺术品的社会价值,融合创新让老手艺焕发出新生命。目前入会会员300余人,其中30%为贫困户,遍布全苏木23个嘎查。协会聘请专业老师培训会员,将传统手工技艺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借助互联网优势,通过精准扶贫电商平台对外宣传和销售,实现了游牧文化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2018年完成订单1865件,获得收入45.6万元。
如今的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区域,天更蓝,水更清,绿色更纯净。勤劳的各族人民,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又唱响了乡村振兴的雄壮号角!
蒙古族勒勒车
勒勒车,曾经是蒙古牧区最有效的交通运载工具,为蒙古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蒙古族勒勒车制作技艺》,于2007年6月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勒勒车由车架子、车轮和轴鞍构成,多采用桦木和榆木等质地坚硬的木材。车架子的组成是两根辕木、九至十一根横撑、八根竖撑和两根车厢盖。车轮部分,由一根轴、两个车毂、三十六根车辐条和十二根车辋构成。勒勒车有两个轴鞍,连接车架子和车轮。制作勒勒车,只用锛子、斧子、凿子和锯等简单的木工工具,技术工艺简单,但蕴涵着许多科学道理,体现了蒙古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阿日奔苏木婚礼
阿日奔苏木婚礼,是阿鲁科尔沁旗阿日奔苏木地区的蒙古族传统婚俗。在蒙古族游牧生产生活方式上形成的这种婚俗,具有浓浓的草原民族风情,反映了蒙古族人民诚实豪放的性格和多彩多姿的生活场面。阿日奔苏木婚礼于2007年6月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婚礼以两个青年男女的婚礼仪式作为主线,是一个结构严谨的戏剧化的场景。在这里,蒙古族人民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婚礼过程中所使用的祝赞词,是蒙古族口头文学的精品。婚礼中的蒙古包、乘马、勒勒车、蒙古族服装、蒙古族奶食品和肉食品,以及蒙古族长调歌曲等,表现了草原特有的文化。
△蒙古族林丹汗宫廷音乐。
蒙古族林丹汗宫廷音乐
1984年,在阿鲁科尔沁旗根丕庙发现了古代蒙古族音乐《吉庆篇》《吉祥师》《大合曲》和《牧马歌》等15首歌曲。
《清会典》卷四十二《蒙古乐》的注释中写道:“太宗文皇帝平定察哈尔部,获其乐,列于‘燕乐’,是曰蒙古乐曲。”研究证明,配备工尺谱的这15首曲目,是乾隆年间修订的《律吕正义后篇》中满、汉、蒙三种文字合璧的《蒙古族宫廷音乐》的一部分。林丹汗宫廷音乐歌曲有可汗颂、朝廷赞、宗教学说、民间谚语和哲理训谕等内容。2011年8月,《蒙古族林丹汗宫廷音乐》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除署名外,本版文章和图片均由阿鲁科尔沁旗草原游牧系统委员 会办公室提供。)
来源:农民日报
监制:王澎;编辑:李鹏
更多与走进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