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先自我检讨一下,这篇随笔写得实在有些潦草。当然不是指字迹,小学毕业多年,书写在纸上的文字一如当年难以辨认,一点儿没有辜负当年小学老师在成绩通知单上对我一成不变的评语:“学习认真,字迹潦草……”
说此篇文字写得潦草,其实是想坦承我对“高碑店”这个地方的了解实在过于粗浅,粗浅到一度没搞明白高碑店是归北京管还是河北辖地,甚至不清楚是县市名称还是乡镇称谓。
记得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忙里偷闲查了一些资料,大致弄清高碑店为河北省保定下辖的县级市,与位于北京市东长安街延长线南侧、东临五环路的高碑店村没有半点关系。
保定高碑店,因古时境内建有“燕南赵北”之天下第一高碑而得名。此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早在夏代就有易氏部落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开疆拓土。1993年4月9日之前,这里不叫“高碑店市”,而是称为“新城县”,与山东新城县同名。之所以改为现在的名称,除了传承历史的考量,或许还有规避相同县名的考虑吧?
就当下而言,古名今用的高碑店市可能比山东新城县更有名气。该市地处京、津、保三角腹地,离北京市区仅110多公里,区位优势明显,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其环渤海都市圈经济强市的称谓绝非浪得虚名。
想必是离北京更近一些,高碑店的房价远远高于保定,据说每平米均价已过两万,大有直逼首都近郊房价之势。
所幸本人向无炒房的资本和兴趣,高碑店的高房价,还不形如龟状的老城和“小龟城”的别称更让我感兴趣。想想古人也真是有趣,城廓建成什么模样不好,非要弄出个乌龟的造型,您倒是爽呆了,可让现代人情以何堪,总不能逢人就讲“我家住在小龟城里”吧,抑或自称“我来自龟城”?呵呵,怎么讲似乎都不妥帖。
算了,不在如此无聊的话题上纠缠了,还是唠一唠吃货们永远唠不尽兴的美食吧。不过得声明,真就只是唠一唠而已,因为我的几次高碑店之行几乎都是一走而过,无一例外都吃毫无地域特色的工作餐,甚至连当地名吃、高碑店豆腐丝都没机会品尝。没有真切感受,何来谈资和吹嘘本钱?除了问度娘,貌似别无它法。
资料显示,高碑店豆腐丝,是由制作豆腐发展来的。从汉代起,当地人就开始制作和食用豆腐。后来随着佛教的兴起,佛门道教的人吃斋食素风行。于是,豆腐片、豆腐干、豆腐肌、豆腐丝等豆制品也应运而生。在高碑店众多豆制品中,豆腐丝以其浓郁的香味、乳黄的色泽、柔韧的条股、精细的制作而别具一格并深受欢迎。据记载,高碑店豆腐丝曾作为一道名贵菜肴进入清代宫廷供帝王公侯食用,可谓名气不小。
高碑店豆腐丝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制作工艺十分考究,要经过筛选、浸泡、磨浆、煮沸、除渣、凝固、压片、切丝、卤煮、捆把等十几道工序,最终卤制成具有独特风味的五香豆腐丝。
对了,网上还能搜索到颂扬高碑店豆腐丝的歌曲,名字就叫《高碑店豆腐丝》,歌词极其直白却又充满感情:“说起它有历史/汉代就飘香味儿/尝上那一两口/香香的真勾魂儿/清朝它进过宫/现在又出了国门儿/美名呀传万里/四海就扎下了根儿/高碑店的豆腐丝儿/乡音乡情香喷喷儿/代代相传的真本事儿/透着那精气神儿/高碑店的豆腐丝儿/扯着骨头连着筋儿/千丝万缕它拴住心……”
2017年5月13日草于河北石家庄,2021年10月12日晨完善于北京石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