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走进铜陵探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冶炼故地

2023-08-25    1988 浏览

铜陵市,别名定陵、义安。"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铜陵。第一个铜工业基地建于铜陵,第一支铜业股票发自铜陵。铜文化已成为城市文化的核心元素,铜经济已是城市最具特色的强市之基,铜雕塑享誉全国,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中国(铜陵)青铜文化博览会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

走进铜陵探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冶炼故地

铜陵夜景

一、铜陵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文荟萃、区域位置优越,上古时期就有人类居住生活,在历史上铜陵的区划也在不断调整,从皖南山区中的一个炼铜村落,发展到皖江地区的一个铜冶炼重镇,这不仅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历史文化发展的一部分。厚重的历史文化,为年轻的铜陵市增彩添辉,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

走进铜陵探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冶炼故地

1、上古时期的夏、商、周时期,铜陵就有人类居住,先后属吴国、越国、楚国.秦统一中国后,铜陵属鄣郡。西汉时期,鄣郡改为丹阳郡。铜陵地区先后属丹阳郡春谷县、陵阳县。东汉时期,设置铜官镇(在今铜陵县城)。三国时期,铜陵地区先后属吴国丹阳郡春谷县、临城县。

走进铜陵探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冶炼故地

丹皮之乡

2、西晋时期,铜陵地区属宣城郡春谷、临城二县。东晋义熙年间(405~418年),由于北方战乱,大批山西流民进入此地,在此侨置定陵县,县治设在今顺安镇。定陵县的设置,使今铜陵地区的区域大体确定下来。南朝宋、齐时期,定陵县属淮南郡;梁、陈时期,属南陵郡。隋统一后,将定陵县并入南陵县,属宣城郡。

走进铜陵探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冶炼故地

牡丹花开之乡

3、铜陵市唐朝前期,铜陵属宣城郡南陵县;唐朝后期,从南陵划出工山、安定、凤台、归化、丰资五乡,设置义安县,县治在今顺安镇,属宣州。五代时期,仍为宣州义安县。南唐保大九年(951年),改义安县为铜陵县,属昇州。铜陵县设置后,即将县治由顺安镇移至铜官镇(今铜陵县城关镇),当时称江浒。

走进铜陵探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冶炼故地

风墙黛瓦民居

4、北宋开宝七年(974年),曹彬伐南唐 ,闰十月克铜陵县,初江南道(路),后改属江东路池州。元朝,铜陵县属江浙行省池州路(后改为池州府)。明朝,铜陵县属池州府,直隶于南京。清初,铜陵县属江南左布政使司池州府;后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两省,铜陵县属安徽省池州府,后设徽宁池太广道,池州府为其所属。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府,铜陵县直属安徽省。1914年6 月至1928年8月属安徽省芜湖道。

走进铜陵探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冶炼故地

皖江第一桥--铜陵长江大桥

5 建国后,在1956年10月12日,成立铜官山市,属省直辖。1958年9月5日,改名铜陵市,市县合一。1959年市县分置,属安庆专区。1964年铜陵市改为铜陵特区,实行政企合一,为省直辖。1971年,铜陵特区为铜陵市,属省直辖。1974年,铜陵县县原属池州地区划归铜陵市辖。2015年,安庆枞阳县划入铜陵,撤销铜陵县、铜官山区、狮子山区,设立义安区、铜官区。

走进铜陵探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冶炼故地

铜陵风景图示

二、铜陵市的旅游资源丰富,山水、人文、历史、古迹散落在繁华的城市与大山深处古村落。给人们展示了一个山水之城、历史之城独到之处美景。

1、铜流源头景亦秀——铜官山。《铜官山醉后绝句》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天宝十三年(754)游铜陵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写诗人对铜官山留恋的深情。诗说我爱铜官山的娱乐,住上一千年也不想离开,要是尽情跳起舞来,愿把五松山都蹈遍。表现出对铜官山的热爱,使用了夸张手法,兴致豪放。

走进铜陵探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冶炼故地

李白图示

2、佳景胜过美沃洲——五松山。安徽铜陵五松山依江而立,绝顶处原有古松,据《舆地纪胜》载:"山旧有松,一本五枝,苍鳞老干,黛色参天",故名"五松山"。跃然登临,见长江蜿蜒,环顾四周期性,群峦逶迤。风乍起,松涛盈耳,"因具凉爽宜人,盛夏不知暑。"李白曾三次登五松山,有诗赞曰:"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洲。"他在此漫游和寓居,美丽风光使之流连忘返山上原建有太白楼,后毁于战火。现已辟为天井湖宾馆,环境优雅,殊于别处。宋代: 郑獬“天上仙人谪世间,醉中偏爱五松山。袍已跨鲸鱼去,惟有山僧自往还"

走进铜陵探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冶炼故地

五松山夜景

3、天然秀色冠江南——天井湖。这里还有美丽动人的两种传说:一种是讲,相传很久以前,一位仙界窃贼到铜官山盗窃镇山之宝,船行至天井湖,被守山老神发现,遂学鸡鸣,一时四野雄鸡纷纷引吭啼叫,贼神情急逃避,一篙撑穿湖底,成为天井。另一种说法是讲,东海龙王小女,一日偷偷出游,避开江海,取道天井,到湖面畅游,见一憨厚打鱼郎,顿起爱心,遂变成美丽的海螺,被打渔郎网住后,打鱼郎不忍卖钱买米奉养瞎眼老母,放养缸中,自此家中出现奇事,缸里不缺米,灶间有柴烧,小伙子早出晚归,总是锅里有热饭,碗里有热菜。一日,打鱼郎临近中午突然归来,见一位年轻貌美女子操持家务,谜底从此揭开。正当一对有情人欢欢喜喜、恩恩爱爱之时,龙王派遣恶龙寻找小女,得见真情,遂用暴力胁迫其返回龙宫。龙女不从,拼力争斗,恶龙仗势行凶,想吸干湖水,旱死禾苗,擒住龙女。龙女遂变一巨大海螺,从天井倒吸海水,决心"不作仙界金玉叶,誓保人间活命泉",于是力竭身亡,化作今市区松柏长青的螺丝山。

走进铜陵探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冶炼故地

天井湖

4、琼楼鸟瞰趣盎然——螺蛳山。螺蛳山景区位于安徽铜陵市区东端、长江东路北侧,主要由螺蛳山、青石山、文山、武山等几个山峰构成,总面积1500余亩,最高峰青石山海拔高度156米,主景点螺蛳山海拔高度111米。本景区自1985年开始兴建"青年公园"以来,园内已先后建有琼楼、叠阁、枫亭、观日台、百步云梯、红枫园及螺蛳山广场等景点,并被建设成为"铜都森林公园"的一部分,其中有马尾松、杉木、枫杨、刺槐、泡桐、青檀、粗叶榆等树木几十种,活力木蓄积达 6000立方米。整个景区树木参天、郁郁葱葱,造型各异的景物点缀有致,别有情趣,特别是登"琼楼"鸟瞰市容、饱揽长江和游螺蛳山广场赏景玩水、娱乐休闲,已成为市区吸引市民和游客的热点之一。

走进铜陵探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冶炼故地

螺丝山

5、道教洞天景尤奇——葛仙洞。葛仙洞属道教庙宇。在安徽省铜陵市城东二十五公里处的杏山间,洞内的壁白石如玉,有石床、石几等古迹,传为晋代葛洪曾经修道于此,故而闻名。又传葛洪修道于此期间常在山中种植杏树,故曰杏山。现在的葛仙洞一般指葛仙洞公园,位于铜陵县顺安镇陶山村,距市区15公里。它以拥有万年造化、千载陈迹的"葛仙洞"为主体景观,辅之以"花堰泉"、"凡井"、"响洞"、"杏山"等构成公园整体。洞内险峻奇特,洞外风景佳丽,该园既展示了自然景观的奇妙壮美,又显现出人类悠久历史文化的风采神韵,是人们探幽揽胜、休憩娱乐的理想场所。

走进铜陵探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冶炼故地

葛仙洞

6、金凤展翅形传神——凤凰山。凤凰山位于铜陵县顺安镇南部,属国家AA级风景区,凤凰山形胜凤凰,由横山、面山、灵风山、潭山、金山等构成。境内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铜陵家喻户晓的旅游胜地。早在明朝"景泰"年间,诗人周铎就书写"庐外山高播半天,石也孤井聚甘泉,凤凰一饮千年后,尚有遗迹万古传"等十六首"凤凰八景"诗赞美过凤凰山。境内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是铜陵家喻户晓的旅游胜地。早在明朝"景泰"年间,诗人周铎就书写"庐外山高播半天,石也孤井聚甘泉,凤凰一饮千年后,尚有遗迹万古传"等十六首"凤凰八景"组诗赞美过凤凰山。

走进铜陵探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冶炼故地

凤凰山景区

7、河水难隔至深情——相思树洞。相思树位于铜陵凤凰山南麓的相思河上。它成活于明末清初,是一棵奇特的枫杨树,原为两棵,分别植于小河的东西两岸,两树干在河面连成一体,树径3米多,高约25米。这棵古树枝叶繁茂,像一乘绿色的华盖凌空罩在小河上。小河因树得名“相思河”。远望相思树,异株同干“连理枝”,如同一对恋人交颈拥抱,情意绵绵;近看相思树,树影倒映清溪中,恰似鸳鸯戏水,同样给人以爱情坚贞的遐想。相传,河东的凤公子与河西的姚小姐自幼同窗共读,青梅竹马,俩小无猜。后因凤家败落,凤公子虽学识渊博,能书善文,进京应试,却无银两奉献考官而落第。凤公子遂为这浑浊世俗扼拦贤路而忧郁成疾,抱病返乡,途中病情陡增,惨死在路旁。姚小姐惊闻噩耗,带着丫环前来奔丧,见凤公子惨死之状,悲痛欲绝,即死于凤公子身旁。这时丫环见小姐身死,也当即撞死在路旁石上。由于封建族规,未成婚的凤公子、姚小姐被分棺安葬于相思河两岸,丫环也另棺葬于小姐墓侧。年长日久,这条小河两岸,各生长出一株枫杨树,渐渐向河心上空倾斜,长成一体,便成了如今的“相思树”。丫环的墓地也长出一树,独立成株,人称“丫环树”。相思树要景点为凤凰山牡丹园、相思树、滴水崖、凤凰落脚石、金牛洞古采矿遗址、金榔古树名木、陈翥墓、大明寺(王荆公书堂)等等。

走进铜陵探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冶炼故地

相思树

8、八宝之地引凤凰——凤凰落脚石。铜陵凤凰山铁石宕边,耸立一奇石,石高数米,状如立笋。石顶方圆约尺许,上有四道凹痕,长短不一,深浅有差,形如凤爪。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凤凰落脚石。南北青山两对峙,西南粉壁映辉煌。石壁之上,一道飞泉小瀑从几十米高处飞泻直下,夏雨冬梭,恰好遥对凤凰落脚石。东边里许,相思树隔河交颈依偎,相思河在其脚下如诉如泣。不远处,凤凰山静卧在群山之侧回眸奇石,引人遐想;登高一望,村舍点点,炊烟阵阵,丹园片片,真如仙家林园一般。更有甚者“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奇石之下,铜、铁、硫、金、银应有尽有,连带着一座现代化的中型企业——凤凰山铜矿也应运而生。这形象的凤凰落脚石,难道不是引凤之凭?

走进铜陵探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冶炼故地

凤凰脚石落片

9、旷古帘泉成奇观——滴水崖。滴水崖,又名泼珠崖,位于凤凰山南侧。明嘉靖《铜陵县志》记载:“滴水崖,在县东南六十里横山岭坞,悬崖峭壁,宛如画图。有泉流其侧,如泻银河。”滴水崖,系溶岩断层所致,长约300多米,高约30多米,崖顶为20余亩的平地,苍松翠柏,郁郁葱葱。一泓清泉自西缓缓流淌而至崖顶右侧,绕过一株苍鳞老干的古松,然后从30多米高处直泻而下,落入崖底,铿锵有声;水花溅处,细雨霏霏,如雾似烟,缥缈在静寂的山涧,宛若一条随风摆动的轻纱;在阳光照耀下,水气朦朦,又如一幅幅若隐若现的彩虹。置身崖下,雨丝飘处,给人一份沁人心脾的清凉而爽快的感觉。

走进铜陵探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冶炼故地

滴水崖

10、山腰石有千年润——灵窦泉。大明寺后山,晃灵山北面。山周围茂林修竹,云环雾绕,幽谷流泉,鸟语花香,景色十分宜人。连片陡峭的石壁终年呈湿润状,洞石上有两个形如蟹眼的石孔,两股清泉终年从中涌出,这就是"灵窦泉"。每当夏汛和秋雨来临之际,泉水喷涌而出;旱季,则缓缓流淌。灵窦泉以它四季变化无穷的形态,成为古铜都的奇异景观。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青年时代曾寓居在此读书讲学;拜相和实行变法前后,又多次旧地重游。每当清晨和傍晚,他常在泉边驻足流连,面对悬挂在半山腰间的奇丽山泉,触景生情,于是便借《题灵窦泉》这首诗展示了自己的情怀:"山腰石有千年润,海眼泉无一日干。天下苍生望霖雨,谁知龙向此中蟠。"

走进铜陵探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冶炼故地

大明寺

12、悠久历史展雄姿—金牛洞古采矿遗址。铜陵金牛洞古采矿遗址位于铜陵县新桥乡凤凰村,距市区30作公里。早先此处为一小山,山腰有一古洞。民间传说天上神牛私下凡间,因迷恋凤凰山风景而不思返。天帝屡屡唤之,神牛钻入此山中,化为金银铜。金牛洞由是得名。

走进铜陵探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冶炼故地

金牛洞古采矿遗址

13、中国之最今世奇——罗家村大炼渣。罗家村冶铜遗址(大炼渣)位于安徽省铜陵市郊铜官山北侧的罗家村南水沟边。炼渣为褐色,近方形,呈巨石状,直径约在1.4至1.8米不等,厚度为0.8米以上,现已发现多处,沿沟边暴露。1987年11月,中科院自然科技史研究所副所长、著名矿冶考古专家华觉明教授来铜考察见到罗家村大炼渣后,连声惊叹:"中国之最,世界奇观"!

走进铜陵探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冶炼故地

罗家村大炼渣

三、大通古镇。据史志记载,大通唐始设水驿,曰大通水驿。南宋时期,“日出而市,及午而散”的集市活动已由“镇”所代替。诗人杨万里在<舟过大通镇>中有“渔罾最碍船”、“鱼蟹不论钱”的诗句,为渔乡留下了生动的写照。明代洪武初年,大通设巡检司、河泊所、驿运站等机构。清设大通水师营,“辖枞阳以下水东至获港水面”。同治初,兴建大通参将衙,驻参将统帅水陆清军近千人,还设有“纳厘助饷”的厘金局和专征江西、两湖及安徽中路盐税的盐务督销局。降至清末民初,大通与安庆、芜湖、蚌埠齐名,为安徽四大商埠之一。 明代学者王守仁曾驻足大通,作<泊船大通>诗:扁舟经月住林隈,谢得黄莺日日来。 兼有清泉堪洗耳,更多修竹好衔怀。 诸生涉水携诗卷,童子和云扫石苔。 独奈华峰隔烟雾,时劳策杖上崔嵬。

走进铜陵探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冶炼故地

大通古镇

更多与走进铜陵探访“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冶炼故地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