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前面的
“大家好,这或许不是你在茫茫网络大潮中看到的最优秀的一篇景区讲解,但绝对是一个民宿主人(卫星号guofajian)用最真诚的心为前来入住的朋友整理考证与编写的南靖土楼B线云水谣古镇景区游玩详解。”
UsualHome创意新民宿距离三个景点之一的怀远楼景点只有数十步之远,因此民宿主人当初编辑的整篇讲解是按照“怀远楼——云水谣影视基地——古道沿途风景——和贵楼”的顺序编写的。
No.1 怀远楼
怀远楼之所以能吸引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和旅游者,除了它的神奇外,还有它的内在美和外在美。怀远楼被称为最精美的土楼,就在于它的外部形象美、内部空间美、整体环境美。这座怀远楼建于1909年,也就是清朝宣统元年,占地面积1130平方米,建筑面积4520平方米,是闽西南土楼中保存最完好、文化内涵丰富的双环圆形土楼。
怀远楼的楼基用大鹅卵石和三合土垒筑3米多高,夯土配方独特,夯筑技艺高超,至今外墙表面光滑无剥落。墙面不加粉饰,夯实的泥土裸露着,一层层交错砌筑的痕迹依稀可辨。石头和黄土就地取材,没有比这更简单易得的建筑材料了。黄土墙与黑瓦顶,瞭望台与窗户,使外形简洁、朴实无华的怀远楼带着浓郁的泥土芬芳和真正的乡土气息,感染着所有的探访者。
墙上大小不一、先后开凿的小窗洞像是怀远楼精灵的眼睛,纯朴动人。高大的土墙上盖着巨大的黑顶,瓦顶的出檐竟有二、三米长,既保护土墙免遭雨淋,又与高大的土楼形成匀称的比例。外墙高处设有4个瞭望台,瞭望台上有多个射击口,楼内居民可在各个瞭望台上观看楼外动静或观赏景致;若遇有人“入侵”,则可从射击口“攻敌”。
大家站在门前,可看到大门上‘怀远楼”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怀远”有两层意思,一是胸怀远大理想,二是怀念远方亲人。大门边的对联是:怀以德 敦以人 藉此修齐遵祖训,远而山 近而水 凭兹灵秀育人文。从这副对联中可以看出怀远楼人家重视以德育人,要求子孙要有远大理想,读好书,讲文明。
怀远楼高4层13.5米,直径42米,单层34开间,4部楼梯均匀分布,可通向各层楼,而各层均为敞chǎng回廊。走进大门,看到一口舂chōng米用的石碓dùi子。过去土楼人家要把糙米变白米,都用这种石碓。如今,碾米已用机器,但怀远楼主人仍保留着它,使它成为粮食加工史的见证,大家不妨上去试试。
往前走,映人大家眼帘的是通廊,两侧门上分别有“宝田”、“玉树”四个字。“宝田”的意思是田地是最宝贵的,告诫人们要爱惜和保护田地;“玉树”的意思是说自然环境的美好,要人们保护树木,保持生态平衡。这说明土楼的祖先早就有珍惜土地,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了。
怀远楼有几个非常显著的特点:第一是它的排水系统是众多土楼中设计最讲究的。从楼中到大门共设计了3个水道,每个水道安放三口水缸,楼内污水中的泥沙可以沉在水缸里,以便清理。这座楼近百年来没发生过污水淤积,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土楼聪明的祖先在下水道中放养了几只乌龟,乌龟在排水道中爬行可以清除水沟的淤泥和阻塞,以保持排水道的畅通。第二是它的防卫设施周到齐全。怀远楼的二层用竹筒做3个灌水道直通大门。如果土楼人家遇到外来侵犯,用火烧门时,就可以从这里向下灌水,把门板淋湿,将火淋灭,达到防火目的。第三是门板上钉有铁皮,大门一关,枪弹打不进。至今大门上还留有3个弹孔痕迹。大门上有一副门圈,门圈下凸出一铁块。门圈既当拉手用,又可敲击铁块,发出响声,作为报警。
怀远楼中最精美的属它的楼中楼“斯是室”。以前是办私塾讲学的地方,厅门上的对联充满浓郁的书香气息,教育子孙要有远大理想,信守传家之道。眼前大家看到的“助我义师”的牌匾,是长教民团为支援北伐军攻打漳州立下汗马功劳之后,当时的北伐军总指挥赠送这个牌匾,以作纪念。
“斯是室”上厅的屋檐下飞龙走兽雕刻维妙维肖,各种彩绘栩栩如生。“斯是室”两边的木窗,雕刻着九只形态各异的龙;据说是当时有两个师傅进行雕刻比赛,因手艺不同,一个师傅雕得比较粗疏,一个雕得比较精细。大家再看“斯是室”的对联,右边的意思是“斯是室”不只为大家游观,主要是用诗书教育子孙后代,让其耳聪目明;左边意思是大家不要嫌这个“斯是室”简陋、主要是要用高尚的品德教育子孙后代。
“斯是室”两边的厢房,以前是教书先生的住房和书房。两边门窗上分别写了一副对联:书为天下英雄业,善是人间富贵根。上述对联意思是:读书是天下英雄成就事业的途径,为善是人间富贵的根源。另一幅对联“天下良谋读与耕,世间善事忠与孝”的意思是天底下最好的谋略莫过于读书与耕作,世间所有的善事都来自于忠诚和孝顺。这两幅对联讲的中心意思是一致的。
台湾汉声杂志社《福建土楼》出版序中有这样一段话:跨过门楼,立即进入被屋顶圈成的天空之下,我们的视线禁不住随屋脊线而盘旋,刹那间,仿佛置身于古罗马剧场,在这巨大的圆形世界里,有一份不由自主的眩晕之感;它清楚地表达了人们对怀远楼内部圆形空间完整性、连续性、统一性的体验。怀远楼同远处的群山相呼应,四周葱翠的绿色,映出黄黄的土墙,道不尽的田园与山村画意,它外观粗犷、内部精巧、与整体环境和谐,所以海内外人们都对它赞叹不已。
No.2 云水谣影视基地
“云水谣古镇”原名长教,是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这里山川秀美、人文丰富。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景区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和贵楼、怀远楼、省内最高最大最为集中的千年古榕树群、一条百年老街、千年古道。村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脚下、溪岸旁、田野上星罗棋布的一座座土楼。这些从元朝中期就开始建造的土楼,目前保存完好就有53座。这些土楼姿态万千,风景别具一格。云水谣古镇也是漳州著名的侨乡。据《长教简氏族谱》记载,长教简氏族人从第四世(明宣德年间)至十六世陆续开始向外迁移,到缅甸、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及台湾、香港等地谋生。现祖籍长教的台湾人就有23万之众,近年来每年都有150多名以上的台湾人不远千里,回古镇寻根谒祖。
云水谣古镇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资源,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电视导演、制作人到此取景拍片。1997年至今,已有《寻找远方的家园》《沧海百年》等8部电影、电视剧、MTV在这里拍摄取景。2005年年底,由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名誉主席张克辉以自己和几位台胞的生活阅历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寻找》改编的电影《云水谣》也曾在此拍摄。2015年《爸爸去哪儿》第三季南靖土楼篇的拍摄于播出更是掀起了一阵旅行热潮。
云水谣古镇拥有十三棵罕见的小叶榕,其中一棵老榕树树冠覆盖面积1933平方米,树丫长达30多米,树干底端要10多个大人才能合抱,是一棵目前我省已发现的最大的榕树。由于该榕树与另外一颗大榕树交织在一起,远远看起来像一棵巨大的榕树,因此这两棵榕树被称为“夫妻树”。
在我们最大的榕树“八闽第一榕”的后方不远处,有一棵古榕树也值得一提,这棵树特别在哪里呢?这棵树一年会长两次芽,是云水谣里唯一一棵会长两次芽的榕树哦,远远看起来有一半是深色的,有一半比较浅色,是发两次芽所致的哦!因此我们称它为“二芽榕”。
榕树下一条被踩磨得非常光滑的鹅卵石古道伸向远方,据考证这条古道是长汀府(龙岩市)通往漳州府(漳州市)的必经之路。古道旁,有一排两层老式砖木结构房屋,那可是已有了数百年历史的老街市。至今,这些老商铺大多还保留着木板代墙的特点。
No.3古道沿途风景
沿着古道往下走,可谓风光无限,首先你会经过一颗神奇的树喔,请用心留意,错可可惜,哈哈。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棵树呢?树上长了两种叶子,一种是松树叶,一种是柿子树叶,我们称之为“连理枝”,这可不是简单的寄生呢!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已经融为一体了,有木有感觉到大自然的无比神奇呢?
我们继续沿着古道往下走,很快便会来到云水谣的抽象动物世界。动物世界?在哪里?如图的这颗大榕树,是云水谣里比较大的榕树之一。在这棵树上有两只猴子一只蛇哦。你看其中一张图上是不是有个蛇头?找找看在哪。另外一张图上展示了两只猴子在那。是不是感觉很神奇呢?一棵榕树行成了动物们的天堂,说它是动物世界也不足为奇吧?大自然真是无奇不有啊!
感受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神奇之后,继续 你会来到一个戏台,这个戏台是一个民俗文化表演的舞台,这个舞台的表演是定时的哦,时间对的话就能看到民俗表演啦。
戏台正对面有一座“必应宫”,供奉着城隍夫人。奇观了,城隍夫人怎么会“落户”山乡僻壤?偏远乡村怎么会有如此与众不同的民间信仰?
相传在清代,古镇上简氏十六代孙、农民简文俭的妻子王氏身患一种怪病——“心气疼”。有一次,他到南靖的旧县城卖山货,偶遇一客商,得知平和县九峰镇城隍庙药签“灵验”,次日便与那客商一同到九峰镇,求得“灵药”回家治好了妻子的病。患有黄肿病久治不愈的村民简启正闻讯也去“求药”,结果药到病除。古镇当时距九峰镇百余里之遥,村民们要想求“灵药”,必须花费两三天时间,十分不便。于是,简氏族长与村民们商量,决定到九峰镇“挂”回城隍香火。消息传到南靖县衙,县令却说:“我是人间的县官,城隍是阴间的县官,只有县城才能建城隍庙,你一个小小穷山村,怎么能建城隍庙?”简氏族长私下带着几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到九峰镇城隍庙祈愿,没想到掷了三次“圣杯”,都是“阴杯”:城隍老爷不同意“外出”。简氏族长心想,你城隍老爷不同意,我就求城隍夫人,不信这温柔的枕头风吹不动城隍心。于是,他们转而跪求城隍夫人,扔掷“圣杯”以明示。谁曾想,“圣杯”三次都表示同意。就这样,简氏族长硬是把城隍夫人的香火“挂”请到了古镇上,建了一座小巧的城隍夫人庙,取名“必应宫”,把专程到漳州请人雕刻的城隍夫人神像安置在宫内。每年的正月初七,村民们将坐在轿子里的城隍夫人木雕像,送到九峰镇,让她与城隍老爷“夫妻相会”一夜,次日返回。“文革”中,城隍夫人的“金身”被“破四旧”者焚毁。改革开放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必应宫重塑了城隍夫人的“金身”,一系列民俗活动也由此得到恢复。
不远你就会来到这座木桥,人称“情人桥”。在如此浪漫的云水谣里,倘诺可以牵着爱人的手,一起走过这座情人桥,便算是一同情定云水谣了。不要说我没有提醒您,这里还是拍照的一个绝佳取景处哦!
No.4 和贵楼
这座土楼叫“和贵楼”,它座落在南靖县梅林镇璞(pǔ)山村的青山绿水间,后靠虎背岭,面向笔架山,形成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它建于1732年,也就是清朝雍正十年,至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楼高21.5米,建筑面积6450平方米,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楼”。奇就奇在它是目前已知的国内唯一的一座五层楼高的方楼,也是闽西南众多方土楼的典型代表。几百年来,和贵楼像一位时间老人,向人们诉说着先民智慧之光和一个家族的兴盛历史。而今,随着土楼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贵楼也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和贵楼,顾名思义就是劝人以和为贵,因为一座土楼就像一个扩大的家庭,一个缩小的社会。和贵楼最多曾住过300多户人家,这么多人生活在一片屋檐下,和睦相处,以和为贵至关重要。大家看楼的大门联:和地献奇山川人物星斗画,贵宗垂训衣冠礼乐圣贤书。两扇大门的门联:和亲既康禄,贵子共贤孙。这些意义隽jùn永的藏头嵌qiàn字联,构成了简氏传统族训的核心,高度概括他们家族的传统文化心理,对后人起着灌输、训诫的作用,形成土楼内部独特的文化氛围,也说明了先民渴望子孙“读圣贤书”的良好愿望和重教兴学的精神风尚。
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只有少数的官邸豪宅才起宅名.然而在土楼民居中,几乎每一座土楼都要取一个吉利祥和的名字。像这座楼的楼名叫“和贵楼”就是这样。
这是和贵楼的前院,也叫护厝,深11米,在我们这个地方,有句谚语叫作:“厝包楼,儿孙贤;楼包厝,儿孙富”。这个护厝就叫“厝包楼”,而一会儿我们会在楼里看到一个学堂就叫“楼包厝”。这种“厝包楼、楼包厝”的奇特建构,反映了土楼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子孙后代的祈福。
和贵楼只有一个大门出入,当您跨进和贵楼古老而沉重的大门时,您一定会为它突出的防卫功能而惊诧不已。大门的两扇门板都是用可耐火的“咬冬木”制成,厚10多厘米,在门的上方,也就是在二层之处,设有三个灌水道,若遇盗匪用火攻门,可从灌水道往下灌水,把火淋灭。加上底层对外不开窗,二层只开一条不足20厘米的通风小缝,三至五层窗洞也是内大外小,所以,只要把大门关闭起来并上了门闩就可以安枕无忧了。
这是一块“进士”牌。这块“进士”牌是道光年间进士、工部屯田司主事简逢泰的。和贵楼是简次屏兴建的。简逢泰是简次屏的孙子。这里流传筒逢泰年少聪明的故事呢,他自幼聪明好学,12岁就考中秀才。几年后,简逢泰进京赴考得第23名;道光戊戌年 科会试 考中第73名,后官至“两广分巡道”。
这是一座“三间一堂式”学堂。大家看,左边墙上悬挂着一块简羡强立的“兴学敬教”牌匾;右边悬挂着的是简羡强立的“兴学利侨”牌匾。简羡强是什么人呢?他是长教简氏的第19代孙,早年生活很艰苦,20岁时跟人一起到缅甸谋生,由于他在生意场上辛勤耕耘,逐渐发展,曾担任缅甸救济总会负责人,海外侨务委员会副主席。简羡强不忘祖国、不忘家乡,上世纪三十年代,他捐资在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崇文学校,还捐资发展文教事业,同时积极发动侨胞,捐资、捐物支持抗日活动,因而受到人们的敬重。
如果你在学堂的天井里用力一跳,整个地面都会晃动。若用一根长长的铁线,可随意从天井的卵石缝向地里穿插3至4米深,可见地质之柔软。原来,这是一块方圆3000平方米的沼泽地,到处都是稀稀烂烂的泥土,和贵楼也被称作沼泽地上的诺亚方舟。既然是烂泥地,又为什么要在这里建如此高大的土楼呢?
据说,长教简氏第13世 简次屏是个读书人,看到这个地形像肚腰兜,就去请教地理先生,地理先生查看后说:“此乃风水宝地。”简次屏一听,连考举人都不去了,决心在此建立基业,于1732年破土兴建这座土楼。简次屏用许多松木,在下沉的楼墙上打排桩。外墙用卵石砌就一米多高的墙脚,底层夯土墙厚1.34米,往上逐层收缩10厘米。楼夯筑到4层后停工一年,简次屏看楼基稳固,才再建第5层。这座土楼宽36.6米,深28.6米,每层24间房,耗资15000两银子,竖柱架粱全用人工。工程之浩大、设计之周密、结构之严谨,可见其 能工巧匠 的一片艰辛和聪明才智。
和贵楼还有一奇;那就是楼中的两口水井。两口水井相距只有18米,但水质却截然不同。我们看到的一口水井,井水清亮如镜,水质甘甜可饮用,而在另一边的那口井水却是混浊不清,只能供洗涮。这两口井被人称为“阴阳井”,水位均超过地平线30公分左右。我们到右边的水井看看,这口水井不管人们怎样把井水抽干,从新溢出来的水依然是浑浊的,至今没有人能解释得通。
和贵楼大门正面有座“笔架山”,大家看是不是有点像笔架?山上尖峰是简氏族人用畚箕(běnjī)担土一担一担堆积而成的,历尽3年时间,他们认为这样可使村里人丁兴旺,人才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