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长期生活在鼓楼区,繁华的三坊七巷、春光四色的西湖公园,我倒是经常去,而马尾感觉似乎是离我特别遥远的地方,但未走过不免有些许遗憾。所以我决定去马尾走一走......
马尾——历史
苍苍鼓山,泱泱闽水。依山傍水的福州马尾是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和近代海军的摇篮。
1941年4月18日,日军登陆运输舰艇驶抵闽江口海域集结,随即对福州及闽江口两岸地区轮番轰炸。4月19日,日军登陆第一梯队抢滩在福建省东部沿海登陆。4月21日,马尾失陷。21日晚,福州第一次沦陷。
1842年,西方列强的炮火彻底轰开了福州大门。一个多世纪以来,面对血与火的洗炼,福州人沉思、探索、追求、呐喊、拼搏。从中可以看到当代福州人骨子里的顽强性格。
1866年(清同治五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了福建船政,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与发展。
他们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传播中西文化,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他们直面强敌,谈判桌上据理力争,疆场上浴血奋战,慷慨捐躯。林则徐、严复、詹天佑、邓世昌等一代民族精英和爱国志士第一次让世界了解了福州人的骨气、智慧和力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虽因时代局限,福州马尾福建船政的辉煌只延续了40多年。但在历史的弹指挥间,却展现了近代中国先进科技等丰硕成果,折射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砺志进取、虚心好学、博采众长、勇于创新、忠心报国的传统文化神韵,为此,我们将之称为"船政文化 "。
马尾——旅游景点
罗星塔
罗星塔因其拱立马尾港上,外国水手每来福州都能见到,便将罗星塔视为地标,也是国际公认的航标、闽江门户标志,有"中国塔"之誉。
罗星塔,始为宋代柳七娘所建。相传柳七娘系岭南人,因姿容佳丽被乡间豪强看中,设下圈套,诋其夫罪,调入苦役。
七娘随夫入闽,不久其夫被折磨而死。七娘伤心,变卖财产 ,建罗星塔为其夫祈福。
罗星塔不仅承载外国水手的盛赞,更见证了鲜血淋漓的屈辱。1884年法军舰队在清政府与统帅的昏聩放纵下,就在罗星塔注视下的这片江面,以区区五人阵亡、十五人重伤的损失,击沉九艘军舰,伤二艘,清水兵251人牺牲,150人失踪,还有51人下落不明,福建水师失去战斗能力,而整个战斗过程还不到一个小时。而今江面云淡风轻,微泛波澜,却不知有多少冤魂在呐喊哭泣,悲恸曾经的落后与不幸。
孙中山先生生前曾多次来此视察,注视着马尾海域,盘算着海军的强军之梦。
罗星塔于1963年辟为公园。西侧有溯江楼,南麓有望江亭。园中还有忠魂台、鸣潮阁、友谊轩等。穿过公园人口处的牌楼,园内四时花木繁茂,风景宜人。几株参天古榕,紧紧相挨,郁郁葱葱,像一座绿色的城墙,环抱着巍巍古塔。从塔内拾阶而上,旋至塔顶,视野突然开阔,心旷神怡。纵目四望,远观闽江两岸的风光,近看港区建设新貌,一幅幅色泽鲜明的图画,水天一色,山秀物新,尽收眼底。
罗星塔,过马尾港,可以看到峰福铁路的支线福马铁路,1970年9月动工,1971年8月1日建成通车。此处原来也是船政局的码头。
昭忠祠
140年前爆发于马尾的那场海战,是福州人永远的痛。 船政水师所蕴含的忠心卫国、自强不息等精神,今天仍然给人以深刻启迪。
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农历七月初三,法国远东舰队闯入马尾港,企图侵占福州。由于清政府妥协求和,不敢抵抗,使福建水师仓促应战,796名官兵阵亡,福建水师全军覆没。打捞烈士 400多具遗体。后由船政大臣何如璋奏请立庙!
马江海战惨败,激起国人极大愤慨,8月26日清政府向法国宣战,中法战争正式爆发。
马限山
昭忠祠后头便是马限山,山上及周边有多处重要的近代建筑遗留:山顶有英国副领事馆(建有娱乐所和私设监狱各一座),东南坡有梅医生(马限圣教医院英籍院长)宅,北部有船政局护厂炮台,东南山麓有昭忠祠和马江诸战士埋骨处,西北山麓有福建船政局二号船坞(已毁)。
在中法马江战役中,当法舰炮击船政船厂时,船厂依赖马限山这一天然屏障的掩护,使法舰的炮击效果大为减弱。法舰上派出的登陆分队接近江岸时,马限山周围的伏兵四起,法军立即被击退,法国企图破坏或占领船厂的阴谋被粉碎,战后,马限山重建中坡炮台和后坡炮台,扩建前坡炮台。马限山顶中坡炮台的遗址至今仍在。
从林木缝隙中隐约可见马尾船厂各近代建筑及重建完整的船政局、船政学堂等。
英国领事分馆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福州被定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英国领事于1845年2月到仓前山设馆办公。
后来随福建船政规模逐步扩大,英国人在马限山上建起几座豪华建筑,作为英国殖民者及海员的俱乐部,挂上英国领事分馆的牌子。英国人不但在此尽情享乐,还能就近监视福建船政的动态,收集情报。
现在,福州市政府将英国领事分馆旧址辟做为了"福州领事馆博物馆",用老照片和文字记录了列强在福州开埠后设立的十九个领事馆。
梅园监狱
梅园监狱又称罗星塔监狱、马限监狱。清咸丰四年(1854年),英国殖民者以追捕海盗为名,在马尾建立,是用以关押中国渔民、民众的监狱。
这么宁静美好的夕阳下的近代建筑竟然是英国私设的法外监狱,彼时的马尾人生活在什么样的马尾!
圣教医院院长公寓
马尾船政古街
马尾的中国船政博物馆旁,马尾船政古街。
它建在马尾马限山东南侧,盘山而上至马限山巅,与修复中的马尾圣教医院、原有的马限山上的古炮台、船政精英馆、晚清英国领事馆、梅园监狱等原有古迹连成一体,总投资近4000万元,再现船政时期的建筑风格。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位于昭忠路马限山东麓,北马江海战烈士墓地(福州昭忠祠)为邻。该馆依山而建,为5层建筑,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正面造型为两艘乘风破浪的战舰,气势磅礴,颇具现代建筑风格。
展厅第一层为序厅,以浮雕和圆雕组合,展示船政总体概况......
船政学堂设在马尾,有几个原因:
第一、在历史上,福州一直是国际贸易港口城市,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之一。特别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都是在福州太平港(马尾、长乐一带)增加给养后扬帆出海,是一个国家级别的港口。
第二、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辟五口通商,福州就是五口之一,各国兵商船来福州均停泊于马尾港。
第三、马尾地处三江入海口,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清·阿姆斯特朗1860式后膛复合炮闩式 舰炮口径:120毫米 射程:3200米
船政生产的中国第一艘木质巡洋舰“扬武”号(模型制作比例1/13)
第二层为“船政概览”,造设船政衙门景观,展板依次以洋务运动兴起背景,介绍左宗棠、沈葆桢创立船政之艰辛,集中反映船政之最......
1866年,在鸦片战争中吃了大亏的清廷,吸取了血与火的惨痛教训,终于认识到闭关锁国的害处,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当时,由担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奏请朝廷批准,在福州马尾,创办了这所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马尾船政学堂。
马尾船政,在当年是一所起点很高,视野非常开阔的学堂,教学完全引进了欧洲的教育体制。为了充分吸收欧洲各国的先进技术和思想,特将学堂分为了两个部分——前堂和后堂。
当年的“福州船政局”也成为亚洲最大的造船基地,从1868年开工到1901年停产,期间共建造了40余艘各类舰船。这些舰船服役于清军的四大水师——福建水师、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和广东水师,当年中国的万里海疆中,随处可见马尾造船的杰作。
值得一提的是船政博物馆中还展出了一架飞机模型,看介绍后才知道,中国的第一架飞机居然也是这个马尾造船基地造出来的。
船政博物馆内共分六个部分来介绍马尾船政文化对近代中国的深远影响,分别是创建船政、造船育才、海军建设、御侮、科技、文化建设。
交通路线:
(1)从公交仁德站乘坐73路、两马航线定时班车,下院乘坐131路车到“港口路”站下车;
(2)鼓山下院乘坐58路,东岐乘坐116路到“船政文化博物馆”站下车;(3)从台江乘坐37路到“马尾区委”站下车。
【自驾】:沿江滨东大道一直往东(马尾方向),行驶到昭忠路路口(通过造船厂高架桥后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右转进入昭忠路,前进100米左右即到。
本文参考以及图片来自网友湖畔朝阳徐翀摄影 Devils-卫卿
版权属原作者所有
福州吃喝玩乐疯综合整理,转载请联系授权
关注@福州吃喝玩乐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