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温州旅游体验师郑明晓:字愚之,号云溪山人,喜欢山水与旅行,自云“心与山俱寂,鸟与林同欢。人生本平淡,流水自涓涓。”
年后本没打算再去孤山、灵峰看梅花的,年前在孤山看过梅花,那时梅花始开,花不多,大多还躲在花苞里。孤山的梅花,我看过初开的、半开的、盛开的,半开半落,满地飘零的。灵峰去了两次,都在晴日,梅花盛开。过年在温州,温州的梅花,已经盛开了。“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温州与杭州虽然同属一省,但温州的春天却比杭州来得早些,梅花也开得早些。
年后到杭州,接到我的《相思不尽是梅花》被一家旅游杂志录用,编辑要我提供一些孤山、灵峰的照片,我之前照片都是用老手机拍的,像素低,是上不了大雅之堂的,于是决定周日去补拍些。
灵峰的梅花,我很熟悉,熟悉得就像去拜访好朋友一样。人与人交往贵在乎交心,相处相识时间久的,不见得就能成为朋友,梅花也一样。植物园里的梅花没有前两次来开得盛,但开得火候却正好,开少了,显得有点冷寂,开多了,梅花却有点显老。梅花于路旁开着,招引着人们往梅林花多的地方去。灵峰的称得梅林的大约有四处,灵峰亭周围的小山坡上算一处,植物园南门到灵峰亭路边有一处,古灵峰探梅(笼月楼)算一处,品梅苑及周围是一处,品梅苑这片梅林种植规模最大,梅花品种也最多。
今天天色阴阴,转过两片梅林后忽然下起了雨来,雨很小,小如细丝。品梅苑内外人很多,摄影师在找好的花形,好的梅枝,以便拍出最好的作品。而一般的游人在找梅花多的梅树,拍上自己喜欢的人梅合影,结伴来的请同伴给自己拍,或者请人帮忙拍集体照,独行的请人帮忙给自己留个影,也有玩自拍的,他们美滋滋地来,美滋滋走。我漫无目的,说无目的,其实也是有目的的,灵峰的梅花,我大致记在心里,我只是在下意识的流连,细细的雨丝落在梅花上,是“润物细无声”吧,湿湿的花,水灵灵,水嫩水嫩的,初开的梅花像及笄的少女,还带点青涩,带点羞意,微微笑着,刚出头的梅朵像未及笄的少女,还躲在花苞里不愿出来,而更小的梅点,干脆躲在花苞春眠。最亮眼的是盛开的梅花,花瓣是那样的鲜艳,像云彩,像霓裳,花蕊是那样的妩媚,像长长睫毛,更像是灵巧的心房,跳动着。也许在别人看来,梅花是冷冷的,玉骨冰肌,有点孤傲,我以前也觉得是这样的,而现在我忽然觉得梅花变得可亲可爱了,也许是绵绵细雨的缘故,霏霏细雨中,梅花忽然变得更加细腻敏感了,细雨弄湿了花瓣花蕊,凝成水珠,一滴滴从花的边缘叹息一声滴了下来,这叹息声,很细很轻,细微得只能从心灵深处去感悟去体会去谛听,这也许就是心灵感应吧,我不知道别人听到了没有,我似乎是听到了。
春花中与雨最密切的是杏花与梨花,“沾衣欲湿杏花雨”,“梨花一枝春带雨”,杏花与梨花开时,正是春雨最缠绵的时候,且杏花与梨花花色淡雅,花形柔雅,所以也最令人怜爱。梅花花色也是那样的淡雅,花形也是那样的柔雅,但花开的时候,还是春寒料峭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雨水,所以生不出那么多的离愁与别意,梅花更多的是思念,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思念,梅花总是那么瘦,瘦瘦的枝,瘦瘦的花,那是因思念而消瘦而忧愁。而细雨中的梅花,湿湿的,弱弱的,似乎也更清瘦了,思念也更深了。
入品梅苑,在亭、轩、馆、廊里,坐坐,听听雨声,空气中迷漫着花香,那花香是那样的微妙,泛起满园的相思,满园的清愁。“霜晴三日不胜佳,忽作阴霖送岁华。客里清愁自无奈,却教和雨看梅花”,细雨中的梅花,直教人魂飞梦绕,怜惜牵挂。
笼月楼的人稍少点,七星腊梅开过了点,香气却依然扑鼻,腊梅花瓣梅枝虽然没有梅花好看,香气却更浓郁,这里是旧时“灵峰探梅”处,“笼月楼”建在古时灵峰寺原址,灵峰探梅的名字也由此而来。“洗钵池”、“掬月泉”,也是旧迹。笼月楼有茶室,这时若邀上三五好友知己,品茗煮酒,吟诗诵词,听雨赏梅,不亦快哉!
作者其他文章链接: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