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府谷境内著名大山,高寒岭位于田家寨镇政府西北约3.5公里,是府谷境内海拔最高点,也是府谷主要河流石马川的发源地。据《府谷县志》载,康熙皇帝第三次御驾亲征噶尔丹,率军前往宁夏途中曾夜宿于此,山中松柏郁郁葱葱,尤以稀有树种杜松最为著名,被列为重点保护树种。
但就是这样一块神奇而俊美的地方,却因为历史、自然以及人为因素一度遭到严重破坏。为保护和开发高寒岭这片广袤的原始森林,挖掘它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发展生态旅游业,近年来,府谷县启动了高寒岭生态旅游项目,并结合当地民俗,建设修复了森林防火瞭望台、龙吟堂、古文化广场等,力争将高寒岭打造成集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旅游开发、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现状——
自然人文资源得天独厚
隆冬时节,府谷大地寒风萧萧,不少地方还被雪覆盖着。沿神府高速行驶,至石马川出,再沿着大石公路行驶不到1小时,便来到了田家寨镇。作为府谷境内最高点,高寒岭海拔1426米。根据记载,此岭松柏森然,冬夏常青,地势雄壮,峰壑遥对。
站在山巅,只见大大小小的杜松、针叶松、侧柏松、油松等散落在山梁沟峁间。在这一片与黄土高原的黄色形成明显色差的翠色中,有10多株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古树特别惹眼,它们有的像雄鸡,有的像巨笔,有的像迎客松……穿行在这些树木之间,时而疾风阵阵,犹如一部壮烈的交响乐;时而微风习习,宛若一首协奏曲。
“高寒岭是府谷县域内生态环境最好的地方,目前,山上600余年以上的古树有几十株,稀有树种杜松近15万株,共5000多亩,总面积10.5平方公里。”府谷县田家寨镇办公室工作人员张平介绍。
不仅如此,高寒岭附近还拥有烽火台、五龙庙遗址等,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传说和民俗文化资源。据《府谷县志》记载,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帝第三次御驾亲征噶尔丹,二月二十九从府谷刘家古渡过黄河驻跸府州城,三月初四经镇羌堡至高寒岭住一宿(康熙驻跸边家水口今田家寨镇高寒岭原水口遗址),并赋诗一首《晓寒念将士》:“长河冻结朔风攒,带甲横戈未即安。每见霜华侵晓月,最怜将士不胜寒。”是年闰三月底,平定了噶尔丹。
进展——
启动高寒岭生态旅游项目
府谷县是“全省十强县”和“全国百强县”,但与此同时,该县产业发展层次不高、结构性矛盾突出,特别是煤炭产业“一煤独大”,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整体健康发展,所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已经成为全县的必然选择。为此,府谷县以修复府州古城为重点,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初步规划形成了“一带三区”的旅游空间发展格局,即黄河风情休闲旅游带和府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县城都市休闲区、长城边塞文化旅游区,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的支撑。
“高寒岭作为边塞文化旅游景区上的重要历史文化支撑点,景点建设对府谷县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府谷县田家寨镇党委书记赵雄飞说,“从2013年起,府谷县提出立足生态、产业带动、旅游开发的总体发展思路,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启动了高寒岭万亩杜松原始森林保护区暨生态恢复示范区项目、历史文化挖掘暨生态旅游项目,并开展了造林绿化、陶瓷工艺、景点修复、古树保护等项目建设。”
目前,高寒岭生态旅游项目区共完成了以樟子松、油松为主的生态林、景观林5000亩,栽植油用牡丹500亩,修复古文化广场、古建筑1000平方米。
同时,这里还建成了高寒岭陶瓷艺术工作室、民俗文化展览馆,利用高寒岭特有的青陶泥,发展和传承高寒岭陶瓷艺术,并集中展现具有府谷特色的剪纸、刺绣、农耕等传统艺术文化。
远景——
打造多位一体的生态景区
“绿绕高寒岭,牡丹富百姓。”在高寒岭,除却松柏等树种之外,最为引人注目的植物当属牡丹。与观赏性牡丹不同,这些从西北引进的油用紫斑牡丹的食用、药用价值突出,主要用来生产牡丹油。
走进府谷县田家寨镇高寒岭生态园示范区,各株高低不一的牡丹的叶子已经全部掉落了,只留下了光秃秃的枝条还在寒风厉雪中傲然挺立。“作为高寒岭森林公园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寒岭生态园共示范种植油用牡丹100亩,育苗3亩,目前已经基本成功。”高寒岭生态园负责人王利飞说,“整个高寒岭现已栽植油用牡丹500亩,按照府谷县生态建设绿化大行动总体规划思路,五年后高寒岭必将绿树成荫,牡丹飘香,对农民增收、发展旅游业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今年,高寒岭森林公园达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标准,被评定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此举对提升高寒岭的知名度、推动府谷高寒岭生态文化旅游景点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深入挖掘高寒岭宗教文化、边塞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将继续围绕五龙庙、烽火台、观星阁等资源加大建设力度,力争将高寒岭打造成一处集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旅游开发、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生态景区。”赵雄飞说。
更多与府谷高寒岭:打造生态人文旅游综合景区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