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张齐英旅行篇:洛杉矶公主尽孝,至尊礼“三老五更”

2023-09-28    581 浏览

【01】

年近花甲的小老头,从上海飞到洛杉矶,穿越太平洋,飞行十多个小时,抵达天使之城后,精神还不错,只是倒时差很痛苦!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打采,云里雾里,居然还敢跟侨领喝接风洗尘酒?绝对胆大包天,堪称视死如归,简直快要崩溃啦!这次重游洛杉矶,与前几次工作访问不同,纯粹是轻松旅游。没想到,身处阳光之城仍能找到在北京一模一样的感觉,语言畅通、情感相似、地道可口的中餐、一杯杯下肚的茅台酒……不过略有不同,头脑晕晕乎乎的,脚下也软绵绵的,只想宅在尔湾雷艾温东海滨129号白色的美式别墅里。难不成这就是现代主义古典式的新款楼房?但是,简单舒适的风格,确实是令人印象深刻。有人说晒晒加州阳光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为此,我躺在露天阳台的沙发上,好好让温暖的阳光穿透自己的身体,巴不得将五脏六腑也掏出来晒一晒。其实地球上的阳光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不过是一种心理暗示起作用罢了。各种鲜花的芬芳和内心的惬意与冲动,综合起来方能发挥最大的想象力和最具智慧的创造力。暂时忘了利益冲突、矛盾纠纷、尔虞我诈、欺骗陷害、人设崩塌、你死我活等。兴许看到了蓝天白云,海鸥在天空自由飞翔;听到惊涛拍岸,儿童在沙滩上追逐的笑声;那种昏昏沉沉的神态,刹那间烟消云散,我立即变得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容光焕发!

3e244dr7r7b5h7k0u159.jpg

喜欢当家做主的贤惠夫人,携两个妹妹并带三个孩子到小镇上去游玩,逛公园、踏海滩、游儿童乐园,顺便逛逛超市或买日用品以及食品。我不愿同行,总想一个人静静的躺在阳光下,听听大海的声音,写写自由的心得。谁知道,时间过得飞快,转眼一周过去了。当然,我也没完全封闭不出门,跟家庭管理者去了尔湾闲逛老美的超市,还有类似于奥特莱斯的大卖场。我已懒得寻问地名街道什么的,跟着她们走就是了,看看琳琅满目的货架上有什么自己喜欢的东西,相中了就买下。走累了便在门口或广场的椅子上休息片刻,或闭目养神,或看手机,或跟远方朋友快乐交谈。加州阳光确实很温暖,只要晒到太阳,就连冷风也变得暖暖的,吹得心情倍儿爽。张家公主特别孝顺,看见父亲蜗在房间里埋头创作,担心用眼过度会累伤,上街买来一支美国眼药水,点一点能缓解眼睛疲劳;还经常劝父做运动,活络筋骨,同时也嘱咐母亲,强制陪伴父亲一起出门,去海边走走,看看风景。

【02】

我和怀孕六个月的女儿,沿着雷艾温东海岸防洪堤散步,不停地跟骑自行车或跑步的美利坚男女老少打招呼。这里海面平静、空气清新、气候分外宜人、还有美丽的海滩。父女沿防洪堤走了三公里路,竟然没看到一张亚裔面孔,俨然走进了老美的大本营。此处环境幽静,绿化覆盖率高,个人隐私度和安全度也不低,宁静恬美,以山景,海景,城市风光俊美而闻名。尼可是从天使城的阳光、东海岸的风景、交响乐的旋律等高雅理念出发来选择住处的。雷艾温老美居住区跟因达斯特里和伦斯卡尔华人聚集地相比,真有天上人间的区别。这是一座富裕而保守的小城,大路两边种植着高高的棕榈树,一栋栋精致的美式别墅掩映其中。此地白人居民,多为产业大亨,银行家, 律师、医师等。

1221o20n9t57uradxva4.jpg

入夜,路上人烟稀少,几乎没有也不可能产生热闹的气氛,我不禁暗自神伤,这么好的地方,怎么就没有莺歌燕舞的场所?可是静下心来想一想,没有贡献就不能主动索取什么?坐在冬季的阳台上,感受加州小镇的幽静与寂寞,任凭海浪和夜风敲打那根脆弱的神经。我脑海中突然又浮现出那付有趣的对联:美国:好山好水好寂寞,中国:好歌好舞好热闹。毕竟冬季没有阳光的室外有点冷,公民下班后宅在家里肯定不愿出来,除了看电视和玩手机,剩下的就是蒙头大睡。美国人下班之后,尽情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既不串门侃大山,也不赌博熬通宵。他们喜欢早晨洗澡,一年四季都穿短袖,从来不喝热水,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不脱鞋子就上床睡觉。普通美国人早起之后,一家人在一起吃早餐,然后送孩子坐上校车上学去,父母各自开车去上班,中午一般不离开单位,工作到下午下班为止,再去接孩子或各自回家。孩子学习很轻松,没有自修课,不增加课程以外的任何作业,最后一家人在一起吃晚饭,看各自喜爱的影视节目。周末,全家人会到迪斯尼乐园或各类大小公园去游玩,基督教信徒,还要做礼拜,听神父讲圣经,唱圣歌,这就是老美的生活状况。

【03】

女儿怀孕,妊娠期反应强烈,到洛杉矶后,稍微水土不服,感冒发烧,嗓子疼痛,声音沙哑,但对父母仍尽孝心。姑爷有事尚在北京、扬州、南宁之间飞行,无法相助。父母不懂英文,在没有华人的地方成了聋哑人,无能为力。尼可强忍双重痛苦,凡事独自操心,戒急自勉!见女儿恪尊孝道,为父唯有感激涕零!我突然想起一个故事,讲述本家一位前辈在康雍乾三朝为官,虽官至极品,却不得善终。后来,乾隆皇帝偶然发现这位老臣47年前写的一本奏折,跟自己神通意会,皇帝感叹不已!降旨刻碑记载此事,以儆效尤。为此,我专程去了一趟国子监,寻找这块石碑,求证史实,以表对同姓前辈的尊敬!

52ql379t1py66605u649.jpg

好像时光倒流,穿越回到300多年前,有一天,乾隆命人找来一批极品奏折,翻看一本47年前的折子,是汉臣张廷玉上奏的。皇帝看完后,不禁慨叹!说:“廷玉有此卓识,乃未见及。”降旨,将这句话刻碑,立于国子监,以示戒勉。张廷玉究竟是个什么人?乃乾隆初年的汉臣之首,侍奉皇帝20年,当过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史称康熙、雍正、乾隆的三朝元老。然而,当乾隆稳定朝局之后,开始压制权臣,寻找换人之由,张廷玉屡受排斥,差点晚节不保。想不到,这位名臣过世30年之后,因当年上的一本奏折,被乾隆看见后,君恩似海,重予褒奖。因此,被传颂为一段千古佳话。

f5602f78ah975kpnk7xm.jpg

张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张氏后代,其父张英是大学士。康熙三十九年,张廷玉考中进士,四年后入南书房,成为康熙近臣。雍正登基,欣赏张廷玉之卓越才华,加上其父张英是当朝帝师,故而恩准其在南书房行走,兼太子太保、户部尚书。雍正初年西北用兵、吏治改革等大事,张廷玉起了重要的作用。雍正七年,成立军机处,钦命张廷玉为首批军机大臣之一。从此,参与雍正朝所有的军政大事。张廷玉勤勤恳恳,位高权重却从不骄奢。雍正皇帝驾崩前,曾留下一份特殊遗诏:“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命他日配享太庙。”清朝自建国以来 ,虽有范文程、陈廷敬、李光地等一批著名的汉臣,却无一人配享太庙。雍正皇帝钦赐张廷玉配享太庙之隆恩,足见皇恩浩荡、器重之至。

【04】

乾隆登基初期,倚重老臣,等到政局稳定,开始清理旧党,培养新的军机大臣。乾隆十三年,76岁的张廷玉申请告老。乾隆不准,降旨: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张廷玉继续留任。第二年,旧事重提,以养病为由,申请还乡。乾隆虽龙心不悦,还是准其退休。没想到,张廷玉年老昏聩,说了一句错话。《清史稿》云:“蒙世宗遗命配享太庙……恐身后不获更蒙大典。免冠叩首,乞上一言为券。此乃大忌,疑天子言而无信,皇帝当然心中不爽。

84u3q4jtw0814doxusr7.jpg

第二天,张廷玉特遣儿子入宫谢恩,乾隆勃然大怒,斥责张廷玉狂妄自大,不亲自谢恩,犯下不敬之罪,着即削去所有爵位。次年,张廷玉返乡,又因亲家朱筌犯罪而受连累,被朝庭没收全部御赐之物。乾隆二十年,张廷玉郁郁而终。好在乾隆还是替雍正履行了诺言,封赏张廷玉樽享太庙的隆恩。

张廷玉晚年失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改朝换代,二是年老昏聩,说了让皇帝不爽的话。因此,倒霉势在必行。谁知到了乾隆五十年,因一本旧奏折,又让皇帝回心转意。《清史稿·张廷玉传》记载:五十年,复见廷玉议,以所论与上同,命勒碑其次,并题其后,谓“廷玉有此卓识,乃未见及”……终清世,汉臣配享太庙,惟廷玉一人。

【05】

原来,乾隆三年,皇帝曾打算效仿古代的“三老五更”之礼。遴选当代德高望重的蒙汉老臣,赡养在皇宫,以彰显帝王的孝悌之心。当时张廷玉上折持反对意见,不赞同乾隆的观点,认为这不过是古代流传的一种古礼,现世没有人有资格可以享受这种待遇,建议朝庭不可实施。几十年后,乾隆想通了,为此写了一篇文章《三老五更说》,驳斥了古礼的荒谬,并且将自己的作品御笔撰写,刻碑,立在国子监。乾隆五十年,皇帝偶见张廷玉的奏折,观点不仅和龙心高度一致,关键是提前了几十年。乾隆不由得心生敬佩,称赞张廷玉“有此卓识,乃未见及”。不仅如此,皇帝还将自己评价张廷玉的这句话,御笔撰写刻在国子监的石碑上,以此来警戒自己:当天子的,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很高明,其实有一些臣工比自己更有智慧。

nej1mwb1g029659xq85s.jpg

什么是“三老五更”之礼呢?只有转载华人共享的传统文化:百善孝为先,乃尧治国方略。《汉书·地理志》注:“尧山在北,尧母都山在南,登尧山见都山。”留下“北登尧山,南望都山”的千古佳话。尧忙于国事,无暇探母,其孝道潜于心,常登尧山望都山,甚至叠石登高望之,以表孝心。尧施仁政,举贤才,以孝为标准选接班人。《史记·五帝本纪》: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何人可用,四岳皆荐舜。于是尧以二女妻舜。”舜是当世孝子典范。《孟子·万章上》:“大孝,终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于大舜见之矣。”《孟子·告子下》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赞颂舜孝顺到了极点,五十岁还深爱自己的父母。古今行孝之楷模。

【06】

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始于尧舜两帝。尧舜为了实施礼仪教化,以伦理启蒙,以观念转变,弘扬尊养老人之风,开启尊养老人之路,“乃立四学,以诏于国”,而养更老(三老五更的简称),故兴民孝。” 《礼记·文王世子》:“遂行政区划三更五老,辟群老之席位也。”三更五老,皆年老更事致仕者,天子以父兄养之,以示天下孝悌,以明人伦之道。

5r0qit712368v7945s6t.jpg

古礼,对有资格的受人尊重的老年人,按时供给酒食,称为养老院。《礼记·王制》:“凡养老,有虞氏以燕(通宴)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兼而用之。五十养于乡(周代制度,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六十养于国(指城邑),七十养于学。”郑玄注:“国,国中小学,在王宫左;学,大学也,在郊。”孔颖达疏:黄氏云:“人君养老,有四种:一是养三老五更;二是子孙为国而死,王养死者父祖;三是养致仕为官退休者;四是引户校年(古代养老制度,视其户与年龄加以区别)养庶人之老。”《礼记·王制》还有一种尊老的礼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杖于”不是给手杖而是指拄拐杖老人。);九十者,天子欲问焉,则就其室。”这是古时尊老、敬老、养老的一种礼制与仪式。

作者:张齐英,中国法制影视剧投资人,北京飞天魅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跟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联合摄制系列主旋律院线电影《中国警察故事》、《中国检察官故事》、《中国法官故事》,担任出品人、发行人、版权人。

更多与张齐英旅行篇:洛杉矶公主尽孝,至尊礼“三老五更”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