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游记,“江山”如此多娇,看4天3晚廿八都自由行如何安排
9月初,好友来电,计划今年“十一”国庆长假,去浙江忂州江山的廿八都古镇呆几天,想逃离城市的喧闹想去古镇偷得浮生半日闲,可以边游玩边聊天散心,还特意选择了坐“绿皮车”,去重温那段承载着我们以及我们的父母辈共同的记忆。确认时间,行程安排....
2021.10.06 第一天:上海南站——江山
10月6日小长假接近尾声,返程高峰将至。而我们此刻选择了出游,乘坐早上8:52分由上海南站开往九江的K1185普快列车,前往浙江忂州江山站,开启了为期4天的江山——廿八都自由行。列车将于下午3:09分抵达江山站,我们将在列车上度过6小时17分.....
虽然被称为绿皮车,但是和当初大家记忆中的绿皮车相比,如今的它早已变了模样,除了外观的涂装依然是绿色,其他部分都已经改造升级。走进车厢,眼睛一亮,让我想不到的居然是,车厢内很干净。虽然在车厢连接处还有烟味,车内的空气并不是那么闷浊了。车厢座椅,过道,车窗,行李架都很干净,车上的人也还不少,我们买的是硬座,基本上都坐满了人。乘坐绿皮火车的一个优点就是价格比动车低很多,例如上海南站到江山站绿皮火车69元票价的旅程,乘坐动车的话需要196.5元,价格上便宜近三倍。其实价格上的明显差距,是旅客们选择乘坐绿皮火车的重要原因之一。
墨绿色的车身,皮革质地的座椅,车厢顶部挂着一排电扇呼呼地吹着,“况且况且”慢悠悠地行驶,无论大站小站总会停靠几分钟……坐过“绿皮车”的人,脑海中都会留下这些抹不去的记忆。“绿皮车”是现今大多数中国人对于火车认识的开始,承载了几代人关于铁路的共同记忆。
K1185绿皮车于下午3点16分抵达浙江忂州江山站,朋友来站接我们去宾馆。火车站是一个城市的窗口,代表城市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江山火车站给我的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朋友自豪地说:别看江山是一个县级市,可是,在江山站始发的车次就有8辆。江山火车站始建于1933年,已有80多年的历史。2014年,江山站改扩建完成,随沪昆高速铁路的通车而投运,江山站成普高共站的铁路车站,现为三等站。江山站始发车次8辆,江山站途经车次46辆,江山站终到车次8辆。2019年11月20日告别纸质车票,迈入电子客票时代。
晚上朋友请客一起吃了个饭。明天一早就要离开江山去廿八都了,晚饭后朋友建议去须江边看看。没想到。江山一个县级市竟深藏着绝美夜景!一不小心就惊艳了我们。
夜晚,须江是整个江山最热闹的地方。须江横穿江山市区而过,主要水源发源于江山市的峡口水库附近,它是钱塘江的一条重要支流,现在的须江两岸建有须江公园。绚丽灯光之下,跳着广场舞的大妈们,也成为了美妙夜景的一部分。
2021.10.07 第二天 江山——廿八都古镇——浮盖山
早上,从江山市坐上开往廿八都古镇的201路公交车,一看站牌,77站,吓了一跳!高德地图提醒大约需要2小时10分。201路公交车固定每小时一班,市区到廿八都古镇的票价每人10元。我们运气非常好,坐上了早上的加班车,车厢内大约有10人,乘坐的人少,只要没人下车或车站上没人上车,都是越站不停车,司机师傅说:你们运气真好,这班车就像是你们的专车。一路上,车窗都是打开的,呼吸着山里的新鲜空气,望着窗外沿途的风景,什么烦恼都抛在脑后!一个多小时后,车子停靠在廿八都老站,我们借宿的地方,就在老站对面的沿街店铺,一步之遥。
安顿好房间后,迫不及待地就去古镇外围走走逛逛打探一下。来到廿八都古镇景区入口处,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塑,雕塑上方是一处关隘造型,关隘上站立守关士兵和军官,关隘被塑造成三面体造型,以满足不同角度的欣赏需要,每个面分别表现廿八都、枫岭关和仙霞关。雕塑的正面下方表现的是一组穿越崇山峻岭的行旅之人,这座雕像诉说着古镇曾经的历史。
通往廿八都古镇的入口,有一座叫作珠波桥的廊桥。珠坡桥,似桥又似亭,横跨在镇边的一条小溪流上。过了珠波桥后就沿老街一路走去。
走过一家叫“廿八铺酒庄”的作坊,见老板娘一个人看着店,我说想进作坊看看酿酒过程,老板娘很热情,她说这几天没有做,叫我留的电话,等开工了,打电话叫我来拍,我说我在这里住二天就要回去了,谢谢。
在这里,还保留着廿八都镇卫生院的老屋子,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好像每一个古镇都有一条母亲河,在这里也有一条养育着廿八都人的枫溪河,枫溪河穿镇而过,从倒影里的古镇,看黛瓦白墙荡漾在水面。行走在河畔的鹅卵石小径,是否就可以走进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江南梦。
下午计划去爬浮盖山。浮盖山距廿八都古镇不远,但交通并不方便,公交车只能到山下,而景区大门售票处在半山腰,从山下走上去起码要30分钟。我们包了辆车,把我们送到半山腰景区大门口,然后,留了个电话,游玩结束后打电话给司机再来接我们回去。大约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就到浮盖山景区大门口,接下来,就进景区游玩了。
进入景区没几步就是莲花洞了,上山有两条路,一条探险路(钻洞),一条台阶路。游客可自由选择钻洞或走旁边台阶路上山。当然,探险路更能领略浮盖山的神奇。我们选择了钻洞上山。说是洞,其实是由许多大小石头自然叠成的石缝,很多地方没有石阶,需抓住旁边藤条树枝,或踩着木头拼成的板桥,手脚并用,从这块石头跳到那块石头,方可跻身而上。
出了莲花洞,后面的路程基本都是台阶为主,这里人少景美,景区体验感很不错。走到浮盖山行程四分之一处,有一建于明崇祯年间的寺庙,即叠石寺,据说当时刑部中宪大夫徐日葵兴建,为二殿一天井的格局。
三叠石在半山腰,据说是女娲所炼。三叠石,顾名思义便是三块巨大的石头规整地叠在一起,其中一石着地,落地石之上叠有三面悬空的二块岩石。
磊磊乱石中一块巨石拔地而起,它高约60米,下宽上敛,峰顶圆润,顶端向内凹成一坑。这块巨石,徐霞客称它为仙坛石,当地百姓称它冬瓜石。与冬瓜石肩并肩的就是浮盖石了。浮盖石又称纱帽石,它由数块大小不一的巨石垒叠而成,峰顶覆一奇石,形如一顶乌纱帽。当地传说是它像顶官帽,因此一直很受膜拜。以前许多学子都在此聚会,衣锦还乡后,更会登上纱帽石祈望自己以后的官运一帆风顺。著名作家高洪波曾为此题词:“头上三干烦恼丝,桂冠一顶是浮盖。
爬到浮盖石大约1个多小时左右,风景不错,再往上爬,还可以看到浙赣闽三省。本来还可以继续攀登,观赏一眼望三省等景点的,但突然一阵大雨,更加上有些累,稍事休息后就下山了。
一场阵雨,把我们从浮盖山上赶了下来,车子沿盘山路往山下开,此时,车窗外的天空出现了罕见的景象,雨过天晴,丁达尔效应、彩虹、云雾轮番上演一幕幕变幻莫测的天文奇观。
司机师傅太懂我们的心情了,靠盘山路边停下车,让我们走出车厢,站在盘山公路边缘,尽情拍摄,太幸运了!
从廿八都去浮盖山的途中必然经过枫岭关,沿着盘山公路蜿蜒上行约五分钟,您便可看到始于五代时期的古关——枫岭关。游完浮盖山返回时,司机特意停车让我们去看了看。此关地控闽浙赣三省,在205国道开通之前,千百年来一直是三省人民相互往来的唯一通道。如今它的原有作用虽已结束,整个关隘仅关门尚存。
很荒芜,看上去就像一个小小的桥洞。跨过这处关口,便是福建地界,枫岭关也因此被称为“闽浙咽喉”。
右侧还有一处新建的亭阁,里面供奉一尊日本高僧空海法师塑像及有关文字碑。公元804年,唐贞元年间,日本高僧空海法师随日本国第十七批遣唐史贺能来长安求学取经。因渡海遇台风未能抵达宁波,海上漂泊十几天后在福建霞浦登陆。日本学者经过考察确认,当年空海一行是由福建走仙霞古道,经枫岭关,然后再北上长安的。空海大师返回日本后,开创了佛教真言系。枫岭关旁的空海阁及空海法师铜像,便是日本真言宗信众,为纪念空海走过仙霞古道,而捐资修建的。
吃过晚饭,去老街散步。过马路没走多少路,就来到了东升桥,穿过东昌门,就是古镇老街了。
老街上,基本上看不到游客,大部分店铺都已经早早关门打烊了。夜晚的老街,人迹罕见,感觉这里的宁静生活与喧嚣的都市有着天壤之别。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写在古墙上的这八个大字,很接地气。不论是什么年代,都是一句真理。心里怀抱着梦想,迈开脚步,放开眼界,外面的世界有意想不到的精彩。
来到白天到过的关隘雕塑下,灯光下,一组穿越崇山峻岭的行旅之人,令人不禁想起守在关上,古代的人要从这里经过,没有一番艰苦的搏斗,应该是十分艰难的。
2021.10.08 第三天 廿八都古镇——保安乡(戴笠故居)——仙霞关
廿八都,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黄巢起义是中国唐朝末期的一次重要农民革命运动,黄巢起义军攻打福建,在浙闽之间的崇山峻岭开辟了一条仙霞古道,古道边上的小镇就是廿八都。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历代屯兵扎营之所。历史上的频繁战争、屯兵、移民,使得今日的廿八都镇上有13种方言和142余种姓氏。被专家和学者誉为“方言王国”、“百姓古镇”。
10月8日早晨,我们再次走进廿八都古镇,早晨的老街还没有游客光顾,依旧显得宁静。店家们慢条斯理地开始准备营业,我们悠闲地漫步在古老的石板路上,走一走,停一停,想想看看,细细品味着古镇风貌。走过北堡门,就进入老街了,古墙上藤蔓缠绕。
浙闽枫岭营总府的门前,两只英姿飒爽的石狮子把门。浙闽枫岭营总府就是见证廿八都军事历史的地方,当地人称为武官衙门。始建于明代、原属浙闽兵站(驿站),是军人来往驻扎的地方。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设立“浙闽枫岭营”,把浙闽驿站改建成“大清游击衙门”。
德春堂药店,是清代廿八都商人姜秉怡经营的一间药店,前为店面,后为住宅,坐西朝东三开间,二进一天井,店面对街,木雕门楼同样的豪华气派。
“隆兴钱庄”,晚清时期,以姜氏家族形成的商业集团,经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资本,为扩大业务,促进流通而建立。
沿街都是如此座座门楼,古街风格独特。古街两侧排列着整齐的店铺,每户一般是三间店面,间以高耸的马头墙。除了主街是青石板砌成外,其他的小巷都由鹅卵石铺就而成。在小路的尽端,有一方言姓氏名人馆可参观。
这是姜炳荣旧宅,方言姓氏名人馆设在此。“一心为公”,刻画着古镇红色年代留下的印迹。
又是一家大户人家,原姜遇鸿的旧宅,现被民宿旅馆承租。
2019年1月,廿八都成功入选《中国古镇(三)—浙江江山廿八都古镇》特种邮票,选择了廿八都古镇东升桥为票面主体,2019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这一天正式发行。
秉书洋货店是一幢仿巴洛克风格的建筑,是本地商人姜秉书的宅院。别看现在是斑驳陆离,想当初曾经是那么的繁华。它是一幢中西结合的建筑,二楼的女儿墙上有个圆形浮雕,它出自三国里的典故--空城计。主人姜秉书是个大商人,走南闯北,见识非常广,接受的东西也比较西方化,这幢房子就是他在一个外国朋友的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建的。
两边高大的马头墙,狭长的巷子仅容两个人走过,大声说话都会被高墙给反弹回来,“嗡嗡”回响,故而又被称为“回音壁”。
廿八都女特工训练班旧址,军统头目戴笠借用姜守全(吉林省财政厅长、与戴笠交往甚密参加军统、抗战胜利作为军统派出大员,接受东三省日伪财产)住宅,办了女特工训练班,这多少又给廿八都蒙上了神秘色彩。
军统女特工大多是戴笠的江山老乡,这里展示着许多国民党时期的军服、旗袍、兵器以及工作学习的细节介绍。这些使得古镇有神秘之感。
在文化礼堂的后山上,建了一个观景台。爬上观景平台,首先看到的是一座郑成功的雕像,旁边还有一门仿制的洋炮,离得不远处是一座两层的观景塔。
登上观景塔,廿八都古镇的风景一览无余,明清古建筑成片成群。早晨的廿八都古镇,袅袅炊烟,云雾缭绕,一片祥和、宁静的景象。
清晨的小镇,出奇的宁静,古镇人的生活是恬淡的,依然保持着千年不变的作息,日落而息,日出而作,也许尚早街上行人不多,沿街商铺也都还没有营业,只能零星与一些老人擦肩而过。
关帝庙: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84年),由杨宝成、杨义成、杨仁和等六位商人发起建造,于1887年年底落成。关帝庙原设前后二进,后进于1942年被日军飞机炸毁,现建筑是按照原来的制式建造的,分为庙宇、过街亭及戏台三部分,中间主尊为关公。
在牌楼两侧上书“仙霞岭东”、“念八铺”。两幅柱联,分别是:“百姓古都要会闽山越水,三千黎庶远播旧貌新风”。和“遥望晴岚夕照龙山神骏,闲听溪水琴音樵唱牧歌”。
保安铺现在叫保安乡,小街很窄,青石板路,铺得整齐有序。两旁的房屋,由原来的木板墙,换上了砖墙壁,看上去还比较整洁。走了不到5分钟,看见前面有一座跨街楼,那就是戴笠故居了。
戴笠故居与众多周围民居相似,普通而又简朴的外观。主楼约300平方米,外边看,就是一座寻常的两层楼建筑,实在让人难以同曾经权势显赫的戴笠联系在一起。
戴笠的塑像,下书蒋介石对戴笠的评价: 雄才冠群英 山河澄清仗汝绩 ;奇祸从天降,风云变幻痛予心。
屋内有一明一暗两条楼梯,暗梯极为隐蔽。明的在正厅左前方,还有一条隐蔽的暗梯,就藏在壁柜佛龛后。一扇门与地下暗梯连接,开关设在墙脚根,旁人根本注意不到。险象环生时,用脚轻轻一拨,门就能打开,人可以顺着暗梯下到地室,再从地室小门里逃出。
在戴笠母亲的住房里,有一面奇特的化妆镜。乡亲们都知道戴笠是一个大孝子,对母亲非常孝顺。他特意从国外进口了这面昂贵的化妆镜,母亲在梳头打扮时,无论从什么角度照镜子,人像都不会变形。它同时还可以利用特殊的反光用于暗中对整个房间的观察。
在戴笠故居的院子里,我们看见一株挺拔伟岸的高大金钱松。这株金钱松是曾任中美技术合作所副所长的美军中校梅乐斯从美国带来的,梅乐斯到戴笠的老家作客时,亲手种下送给戴笠做礼物的。本来,梅乐斯送的是两株金钱松,与戴笠各人种一株,象征中美两国的友谊。不想,在后来的日子里,金钱松不知何故死了一株。
在最低层的房内,戴笠安装了一部军用发报机,便于常在外地的他与家中老母联络,也是为了解当地的社会情况,收集当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情报。
戴笠的生平介绍,戴笠(1897-1946),字雨农,原名戴春风,1926年黄埔六期生,同年任蒋介石侍从副官,1927年开始情报工作,1938年任军统局副局长(主持工作),1940年兼任财政部缉私总署署长、战时货物运输管理局局长,1943年任军统代局长,1946年3月17日在江苏江宁岱山坠机身亡,同年6月追任为陆军中将。
用很多篇幅介绍了在戴笠的带领下,从这个地方出去很多人,建立中国的情报系统。
红颜知己——胡蝶
参观《中美联手抗日纪念馆》本不在计划内的,做攻略时也没有发觉保安乡有这一展馆。是从戴笠故居出来往仙霞关方向去的路上,经过保安小学时,看见小学对面有一块广场,才发现是《中美联手抗日纪念馆》,于是,就进去参观了一下。
纪念馆外广场上有各种型号的坦克展示。
79年前,就在类似房屋,6名坠落在浙江江山的“杜立特行动”美军飞行员被民众救起,直到伤愈,回归故土。中美联手抗日纪念馆记载了6名美国飞行员在江山获救的全过程,江山的百姓也为此而作出了重大牺牲。纪念馆不大,陈列展品也简单。
“在1942年4月间,由于中国人民的勇敢,我们当中许多人的性命才能保存下来。”吉米·杜立特的话 。吉米·杜立特是美国空军将领、杰出的特技飞行员和航空工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率编队首次空袭日本本土包括东京在内的数座城市,史称杜立特空袭、空袭东京,杜立特因此次行动成为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
照片上印着获救飞行员理查德·科尔的一段话:“在我的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但中国军民营救我的那一幕幕,我至今记忆犹新。这是一段非常令我动情的历史。我永远感谢你们,伟大的中国人民!”
据史料记载,1942年4月18日,美军杜立特轰炸中队成功执行完对日本东京湾的首次轰炸后,按计划,16架B-25轰炸机将飞往中国衢州机场降落。由于联络不畅及缺乏燃料等原因,其中,1架飞机误飞到苏联被扣留,其余15架则因燃油耗尽,坠落在浙江、安徽、福建和江西境内。机上的75名飞行员有3人遇难,8人被日军俘虏,64人被中国军民成功援救,其中有6人在江山获救。
从保安乡出发,一路上两旁灌木茂盛,鸟语花香,视野开阔处可眺望远处美不胜收的村落,黄泥筑成的民屋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宛如一首田园诗的风景。
路过公路旁的农田,看见一对老夫妻俩正在田里忙着挖红薯。在农村长大的人,对红薯估计再熟悉不过了吧,可是,对于在城市里长大的我们,还是第一次见到挖红薯,于是,走下公路,来到红薯地,好奇地看着大叔,一刨一刨地挖着红薯。
看着一串串又大又多的红薯,老夫妻俩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真为他们感到高兴!
沿千年古道登仙霞关,在不到仙霞关第一关约百米远的地方,有一座一米来宽的小石桥。而所谓的桥,只不过是在宽一米的溪流上,平铺了四块青石板而已,看上去极普通。只见桥头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落马桥”及一段文字。据说1942年8月1—7日,国军为阻击“浙赣会战"中欲向福建流窜的日军,在仙霞关据险布防。日军从8月1—3日攻了三天三夜,竟也不能攻破仙霞关,日军队长十分奇怪,亲自骑马前往关前察看,不料刚到此桥便被子弹击中,滚下石桥,该桥由此而得名“落马桥”。这次持续了7天的激战,据当年抗战的国军49军105师副师长刘汉玉的《回忆录》记载,仙霞关战役日军伤亡千余人。
从仙霞关景区入口沿古道走十多分钟,就来到第一关。仙霞关不是一个单一的关,它是由一个“关群”组成。共有四个关,东北和西南各两关,皆以条石砌成。每一关都建于山势险要之地,关与关之间只有一条麻石铺砌的古道相连,是战略要地。
关前立有四块石碑:右一为“仙霞关”石碑刻,右二已残缺不全了,石碑磨得光滑连字迹都已看不清了,据说是宋代遗物,记载宋代仙霞古道重修历史。左边两块石碑,一块刻的是“仙霞关--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另一块刻的是“黄巢起义迹史--仙霞岭简介”,内容如下:仙霞关位于仙霞岭南段,距江山县城约百里,关道险峻陡峭。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黄巢于山东率农民起义,攻取河南。乾符五年,十万义军乘虚渡江南下,破江西鄱阳、上饶,后攻宣州不克,乃引兵转战浙西,更取道仙霞岭,刊山开道数百里,入闽取建州。此岭遂成浙闽往来之要冲,后人在山道上建有四道关卡。
来仙霞关景区的游客,很多人都止步第一关,他们在关墙上拍完照,然后原路返回。因为接下来从第一关到第二关的路最为难走,有1195级台阶,都是上坡路。
沿第一关向上攀登,山腰处修竹蔽日,在半岭处,出现一个六角小亭,名字为“潇潇亭”。据传,“潇潇亭”亭名取自清朝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咏竹诗》。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而以画竹为主,取其“百节长青,四时不谢”之意,与郑板桥倔强不驯的性格相合,他以竹为精神寄托,度过了虽贫寒而很有气节的一生。
与萧萧亭遥相对望的是一座50余米长的“碑廊”,粉墙黛瓦,依山势而建。走一段由条石新砌的山路,经过两棵对生的足三人合抱的枫杨,仰首可见一座呈之字形的廊亭。
碑廊长约50余米,其中依次陈列着23块诗碑,镌刻着20篇宋、元、明、清历代文人名士过仙霞岭所留的诗文,诗碑由国内30多位书法名家书就,书体融汇了篆、隶、楷、行、草等,雕刻刀法细腻,真实地展现了诗歌之路的风采。先贤隽永的诗文与现代大师精湛的书法交相辉映、互为映衬,在历史、雕刻、艺术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我们从保安乡到仙霞关景区,徒步走了近三公里的路,再从第一关,爬到“潇潇亭”,已经感觉非常累。由于体力和时间关系,我们放弃了继续向上攀登剩下的三个关口。但已经感受到大山深处的雄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境界。这里真的是易守难攻之地。回到“潇潇亭”稍做休息后,我们原路返回山下。
2021.10.09 第四天 廿八都古镇——江山——上海虹桥火车站
早上8:45坐上开往江山火车站的201路公交车,从廿八都返回江山,一路上非常顺利,花了近2个小时到达江山火车站。
下午6:46乘坐由江山站开往上海虹桥站的G7366高铁,于晚上9:09平安回到上海,结束为期4天的江山自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