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八景
浮山历史久远,作为淮河三峡之一,一直享有盛名。古往今来,浮山八景在世间广为流传,古时候的文人墨客、如今来浮山的游人,无不对浮山八景津津乐道。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变迁,浮山八景在岁月中沉寂、演变,虽然有的只有遗址尚存,但是八景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依然熠熠生辉。
仙人洞招隐
浮山洞位于浮山北麓,古时因“夏潦不能及,而冬不加高”被称之为浮山奇观。相传洞口不大,但洞内幽深广阔,冬暖夏凉,仙气氤氲;洞外淮水拍岸,发出阵阵响声,在外面听到是水浪撞击的声音,在洞内听到的是琴瑟洞箫的声音,悦耳动听,余音绕梁。有一位白发仙翁长居洞内,平日多在洞中不出,有时踏水随风,飘然而来,飘然而去。山上樵者和水上渔夫偶尔得见,但都难以和其近距离接触。众人口口相传,引以为奇。有好奇者前往洞口探望,但见洞门紧闭,胆大者上前敲门,发现石门敲打时毫无声响,不知道是仙人听到不愿意开门还是在里面根本听不到声音。此事一传十、十传百,添油加醋,传得越来越奇,越来越玄,十里八乡,路人皆知。邻乡有一个进士名叫蔡小泉,平日里爱耍小聪明,爱出风头,自持自己进士及第,目中无人,并且,经常仗势欺人,甚至强占良家妇女。身边朋友敬而远之,不愿意和其交往。有一天,蔡小泉听说了仙人洞的奇事,无所事事的他来到了浮山,要亲自会一会洞中仙翁。他来到洞口敲门,像别人前去造访一样,里面毫无动静,他只得悻悻而归。回到家,他想:我蔡小泉是进士,别人做不到的事,我一定要做到。第二天,他带了一个书童和一些粮食,再次来到浮山,在洞口埋锅做饭,风餐露宿,发誓一定要见到仙翁,否则就不回家。有志者事竟成,仙人被他的精神感动了,终于开门与他相见。从此。蔡小泉每日都要去洞里,和仙翁一起下棋、喝酒,其乐融融。
话说两人各得其乐,自然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半年有余。每天喝酒时,仙翁总是以一座十分精巧的银质的酒壶、酒杯待客,蔡小泉经常拿在手里把玩,甚是喜欢此物。有一日,蔡小泉家里来了贵客,就向仙翁开口借这座银质酒器回去待客,仙人欣然答应,但是提出一个条件,要蔡小泉用过就要归还,并且必须是原物,不能替换。蔡满口答应,兴致勃勃地借走了银质酒器,第二天,他在家里宴请贵客,拿出了那座酒器向众人炫耀,众人一齐夸赞酒器漂亮精致,蔡小泉一高兴,喝得酩酊大醉。一觉醒来,没想到的是,那座银质酒器却不翼而飞,蔡四处寻找,毫无结果。蔡苦思多日没有办法,只有去买银质酒器,岂料跑遍了周边集市却没有找到一个银质酒杯,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买了一座和那座酒器非常相像的锡质的酒器还给仙翁,仙翁十分不悦,把酒器丢进淮河,转身进了洞府。不久,仙翁以浮山一带人心不古为由离开了仙人洞。周围老百姓知道此事,纷纷遣责蔡小泉的不义之举,蔡有苦难言,非常自责,没过多久,就积郁成疾而身亡。
多少年以后,人们才知道,原来是仙翁奉玉帝之命要离开仙人洞去天庭,他要在临走之前惩罚一下那个高傲、冥顽的恶少,于是才有了仙翁收回酒器、故意难为菜小泉的一段奇事。
仙翁去了,仙人洞渐渐被水淹没,由于水浪的冲击,洞口越来越大,成为了众水族的误乐、嬉戏之所。
(作者:傅守乾 文章来源:明光风)
更多与浮山八景——仙人洞招隐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