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戏剧 · 人生 | 曹禺:与戏剧结缘的一生

2023-10-08    1950 浏览

2017年,北演公司创立老舍戏剧节,以“呼唤戏剧文学精神”为办节宗旨,回归戏剧本源,探索戏剧发展,传播戏剧文化。时至今日,老舍戏剧节成功举办三年,业已成为北京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之一。

通过“戏剧 · 人生”系列推送,我们一起走进名家与名作,探寻戏剧魅力。

7k710l6ij227a8kemz81.jpg

今日名家:曹禺

2020年是曹禺诞辰110周年,我们也希望以此文向大师致敬。

1910年9月24日,曹禺出生在天津小白楼。

因为家人爱看戏,幼年的曹禺早早接触到了京剧、河北梆子、山西梆子、唐山落子、文明戏等多种形式的戏剧戏曲,开始了与这门艺术绵延一生的缘分。

从中学起,曹禺便积极参加学校的戏剧活动,加入学校剧团。

s99n5q15525s19v741t8.jpg

1933年,曹禺大学毕业留影

之后,一直为人津津乐道的,曹禺在23岁便创作出了中国戏剧史上绝对的经典作品——《雷雨》。

雷雨

创作年代:1933年

内容简介:

《雷雨》是一出四幕悲剧,剧作完全运用了三一律,叙述了两个家庭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内发生的故事,然而在里面却牵扯了过去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恩怨怨。狭小的舞台上不仅突现了伦常的矛盾,阶级的矛盾,还有个体对于环境,时代强烈不谐调的矛盾,在种种剧烈的冲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其实悲剧早已潜伏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伏笔中,只是到最后时分才终于爆发出来,化作一场倾盆雷雨,无比强烈的震撼了每个人的灵魂。

yhni04g4588ax4b5a5j4.jpg

《雷雨》历史剧照

在结构上, 《雷雨》是几乎完美符合“三一律”的作品——发生在同一地点,同一天内发生,有唯一的故事线索,节奏紧凑,环环相扣。

与此同时,在严格的结构之下,《雷雨》规避了“三一律”容易造成的人物类型化、故事程式化等缺点。 恰恰相反,曹禺笔下的人物是饱满而立体,没有好坏的二元对立,每个人的悲剧背后都有迹可循。正因为如此,《雷雨》的故事和其中的角色才深入人心。

22p6zl6o93xk12a0dfn5.jpg

《雷雨》历史剧照

编剧李宝群谈到曹禺时这样说,“在我看来,曹禺是一个相当感性、相当具有诗人气质的写作者,他永远怀着一颗对生命悲悯的心,敏感纤细精微深挚,对中国人的生命状态体察很细很深,对笔下人物很体贴很体验,不把他们简单化,概念化,总是按着他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特有的尊重,小心地把握着他们内心的种种悸动种种变化。无论怎样一个灵魂,到了他的笔下常常会获得生命的质感和相应的品质。” 这是曹禺深刻的人文关怀所带来的艺术作品气质。

30n554kqthw61z99645q.jpg

1k46i11i88q3v4059ll5.jpg

2006年,当年极具影响力的两部电影——冯小刚的《夜宴》和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前者取材自莎士比亚作品《哈姆雷特》,后者则正是改编自《雷雨》。这是一个巧合,但也可见经典作品的后世影响力。足够经典的作品,其扎实的文本可以结合不同的时代进行不同的演绎,而其生命力和内核不变。

《雷雨》之后,年轻的曹禺保持了旺盛的创作力。

十年间,他先后创作了《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九部作品(包括《雷雨》,以及一部合作作品《黑字二十八》)

日出

创作年代:1935年

内容简介:

学生出身的交际花陈白露住在大旅馆,靠银行家潘月亭的供养生活。童年和学生时代的好友方达生闻知她堕落了,从家乡跑来"感化"她,让她跟自己结婚并随自己回去。但对社会和生活都已失望的陈白露拒绝了他。此时同楼的孤女"小东 西"为了逃避蹂躏闯到她的房间,她虽全力救助,但终于还是被黑帮头子金八手下的人卖到妓院里,不堪凌辱而死。潘月亭也被金八挤垮,银行倒闭。陈白露慑于黑暗之浓重,看不见出路,黯然自杀。方达生则表示要与黑暗势力抗争,迎着日出而去。

0ibvx46248yjq53o47i2.jpg

《日出》历史剧照

原野

创作年代:1936年

内容简介:

这是曹禺先生唯一一部描写中国农村的作品,其风格显然不同于他的其他代表作。这部作品已经和现实主义有了区别。这个冤冤相报、看似简单的复仇故事,蕴涵着阔大渊深的人物情感并展现出复杂鲜明的人物性格:它不仅仅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表现被压迫、被摧残的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更深地发掘了人性的复杂多面性。

33u1uyp1yydt3qo2u97h.jpg

《原野》历史剧照

北京人

创作年代:1940年

内容简介:

三幕剧《北京人》以一个典型的没落士大夫家庭曾家的经济衰落为全局矛盾冲突的线索与戏剧冲突发生的具体背景,以曾家三代人为主人公,展开家庭中善良与丑恶,新生与腐朽,光明与黑暗的冲突。通过这些冲突,深入封建家庭这一躯体深处,着力反映出封建主义精神统治对人的吞噬,人们在这种精神统治下对人生的追求,以及这种精神统治必然破产的结果。 曹禺谈到写作动机时说道:“当时我有一种愿望,人应当像人一样活着,不能像当时许多人一样活着,必须在黑暗中找出一条路子来。”

9nthc59x3u09yk63g0m6.jpg

《北京人》历史剧照

创作年代:1942年

内容简介:

话剧《家》是曹禺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而成,主要讲述故事发生于“五四”前后,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风起云涌、激烈动荡的历史转折时期,集中展现了封建大家族生活的典型形态。

8h17gs3upp3s5qb427b3.jpg

《家》历史剧照

新中国成立之后,曹禺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院长,除了继续创作,更是在第一线见证并推进着中国话剧几十年的变迁,践行着他的戏剧精神,这是曹禺先生在作品之外留给我们的更多财富。

资料参考:

1)《戏剧名家漫谈 | 李宝群老师谈曹禺与老舍》。

2)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

3)豆瓣(https://www.douban.com)。

品牌演出 / 大型活动/ 原创 戏剧/ 剧场运营 / 文旅演艺

更多与戏剧 · 人生 | 曹禺:与戏剧结缘的一生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