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合肥名人故居图鉴:寻找身边的“老街坊”!

2023-10-17    1478 浏览

mqq141h1tbm99x4p34wf.jpg

编者按偶然机会,看到一位浙江朋友在朋友圈发表了一组当地名人旧居名单系列,并标出每一处所在的巷、厅、坊。这,给了笔者一些思路和想法,在广搜资料、加以精简,并征求了诸多专业人士、好友的意见之后,妄撰此文。

合肥是一座拥有三千年建城史的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灵,历代人才辈出。除了大家熟知的那些位“大咖”,还有其他各行业的“明星”,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除了本地人物外,历代又有文人墨客游历路过合肥,留下了足迹和作品,同样值得人们去关注。

7677q5b01587dfl46f6q.jpg

今天,我们走在宽阔的人民广场(市府广场)上,看着四周拔地而起的广厦,眼前川流不息的车辆,有人敢相信这里曾分布着如叶脉般的弄堂小巷?当然,其中便包括这“凤凰桥巷”(后来的郑家巷、群众巷),她的不同在于,一千年前北宋名臣 包拯曾生活在这里: 听说包拯是“白面书生”?走!去包公祠看看 。

rbmh2w50c64m19sbfwqt.jpg

图 | 1999年 郑家巷 摄影@康诗纬

8w5c0biez49g96bvzq75.jpg

看到“赤阑桥 ”,人们肯定首先想到便是那位写下 “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送范仲讷往合肥》之二)的南宋词人 姜夔,又一句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淡黄柳》序)。姜先生当时随意一笔不打紧,却难为了八百年后当代的史家们。赤阑桥,究竟在哪里?

go259jtmdea5jvrksn0o.jpg

图 | 赤阑桥畔 来源@资料图片

赤阑桥,又名“赤栏桥”。有人说,赤阑桥在合肥城内,跨九曲水,今南门小学(新校区)东门一带;又有人说,在今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北。不知何时,横跨“银河”(南护城河)的桐城路桥被定作了“赤阑桥”,然后它的介绍也相应进行了改变。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桐城路没跑了。

图 | 今日赤阑桥 摄影@糖豆

比姜先生更早还有一句 “赤阑桥尽香街直”,来自于宋代词人陈克的《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于是人们又说桐城路在宋代被叫做“香街”。这一翻书不要紧,从唐代开始一直飞跃到清代,“赤阑桥”的诗词层出不穷。那么,问题来了,中土只有一座赤阑桥吗?

14z9f67u3w13h02gosqq.jpg

不知,大家有多久没去过安庆路 上的安徽省博物馆(今安徽博物院)?那时候,每当走进博物馆时,导游小姐姐会介绍道,这里与隔壁的省公安厅是过去的庐州府衙、合肥县衙以及民国时期合肥县政府的所在地,解放后新成立的合肥市政府曾短暂入驻。其中,县署本是元代名臣 余阙的故居。

f1bp7hb8uxwn8j2s320t.jpg

图 | 民国时期 合肥县政府 来源@资料图片

余阙,祖上是来自大西北武威的唐兀人。他的父亲来到合肥当官,自己又出生于合肥,所以一直自称合肥人。科举场上,“千年老二”余阙让人心疼,乡试第二名、会试第二名、殿试第二名,最终憾夺榜眼踏上仕途。修史、监察、治军,当然人们熟悉还是他率兵安庆大战红巾军,终不敌对手,自刎投塘。余忠宣公,生于合肥,死在安庆,两地后世多有纪念。又与宋代包拯、明代周玺,并称“庐阳三贤”。

3azb024g43c3mbe0135f.jpg

图 | 明清府县衙门示意图淝南居士依据资料制图

其实,余阙有位著名的老街坊。再往回倒三百多年,距此不到二里、同在后大街(今安庆路)上生活着北宋名臣 马亮。马亮故居在“和(河)平桥东”、今安徽日报社宿舍一带,明代曾被改为马政公馆和下察院。马亮是个聪明人,在政坛上是位老手,从地方到中央,又与多位宰相姻亲相连,但有人评价他“无廉称”,享寿七十三,获谥号“忠肃”。

78548d76j61zn6b15odr.jpg

图 | 1959年 安徽日报社来源@资料图片

r991v73m6j2f472zuwsh.jpg

过去的合肥城内有四大家族:龚、张、李、段,其中这个龚家既是之首,且发迹最早。明末清初,明代进士、清代尚书(刑部、兵部、礼部)、江左三大家之一 龚鼎孳,龚鼎孳胞弟、稻香楼的建造者 龚鼎孠;清末至今,蘧庄(今逍遥津)主人 龚心钊,保定军校一期毕业、革命党人龚镇洲以及龚家三姐妹(龚普生、龚澎、徐畹秋),等等。

1c0whyi9beuzi72z6863.jpg

89t9vepsrjnn860xli56.jpg

图 | 《蘧庄长卷》全览来源@资料图片

龚弯巷原名“龚万巷”,因合肥版“六尺巷故事”而得名,讲的还是礼让精神。今天又叫做永红路、龚湾路,永红路小学的位置过去是龚家祠堂。除了老龚家,这条小巷里还曾住着一位国民党中将、黄埔一期毕业的 李铣(故居在今光明新村附近),他也是第三任合肥市委书记李广涛的远房兄长。

kuw06p2u6qbed71072bu.jpg

图 | 龚心钊小像 来源@资料图片

1c4hzx422os2q88qnksq.jpg

其实,提到这位的故居,单单说是东鼓楼巷不够的。北至东鼓楼巷(玉带巷,今中菜市路),东至群力巷(旧日月巷),西至乾坤巷(今枫林巷),今银泰二期北侧附近。所谓“腰横玉带、手掌日月、扭转乾坤”,直接象征着主人的地位。当地人称“相府园”,那么是哪位相爷啊?

0fnf04902l7ffdu72130.jpg

图 | 1949年 老地图中的“东古楼巷” 来源@资料图片

合肥人,李天馥是也。这位,生于崇祯,长于顺治(入仕),到了康熙爷那会儿便受皇上器重了——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可谓节节攀升。除了从政方面颇受好评,“扬清激浊,学行俱优”,诗词文学亦有造诣,留下了《容斋千首诗》、《容斋诗余》、《容斋诗集》等作品集。

259vaxbvy2933zdtv234.jpg

图 | 相府园址今状摄影@淝南居士

gi3n7w9op59iv8p727t3.jpg

也许,遇到这个小标题,大家便开始犯了难,大夫第在哪里?查询资料可知,作为街道名,大致是今蒙城路北段(寿春路—霍邱路)。当地口口相传小和尚撒豆成金故事,故街道俗称“洒金街”,特殊时期还得到一个很正的名字——劳动巷。

49e5x78sfl0l0049f280.jpg

图 | 老地图中的“大夫第”来源@资料图片

大夫第,什么大夫?说来也巧,这个大夫完全是因“叔凭侄贵”。“侄”指的是清代乾隆年间的武探花 董金凤,“叔”则是其叔、被封赠“武义大夫”的 董林。董金凤曾担任台湾北路协副将——台湾地区重要军事将领,他的府邸在前大街府学(前)云路街东侧(今飞凤街西侧附近)。大夫第,则是在蒙城路与淮河路交叉口西南角省邮电局宿舍的位置。

图 | “大夫第”附近的文庙(复建)摄影@淝南居士

2t587csdj7e1o76r13q9.jpg

说起这东大街(今淮河路东段)是哪家的地盘儿?无需我来公布了吧。合肥“李府半条街”同“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对联早已扬名天下。今天,淮河路步行街上有一座“李鸿章故居”,不过这个名字一直存在着争议。首先,李鸿章出生于今新站区磨店乡群治村祠堂郢,“李府”是后来李鸿章兄弟势力崛起所建。其次,“李府”应是“ 李鸿章家族住宅”,或者是“李氏家族旧宅”。在淮河路与北含山路交叉口西北角,还有一处 李国衡住宅——李鸿章三弟李鹤章孙。

图 | 李鸿章家族住宅 摄影@淝南居士

m0be821vj9tj9ix5n885.jpg

德胜街,对应着德胜门(大南门,今金寨路与环城南路交叉口),又叫做德胜门大街,即今金寨路老城段(三孝口—大南门)。生活在德胜街上的名“街坊”有两位,一文一武,一清(代)一民(国)。

mg3h9y7z6f9c3841d411.jpg

图 | 解放初期 已被拆除的德胜门旧址 来源@资料图片

前面这位是庐州府最后一位举人—— 张子开,教育家、书法家、收藏家、国学大师,当过官(桐城县教谕),办过(学)校,精学善书,日军来了跑过反。他的祖屋在德胜街天主教堂南侧,曾一度在此设馆讲学。 后面这位说起来与笔者同乡,原籍舒城县桃溪镇,寄籍合肥,他便是曾被授予陆军二级上将军衔的国民党高级将领—— 郭寄峤。若单说此人,很多人不知晓,但他有位老领导大家一定熟悉——同为合肥人的卫立煌将军。

18175opbqowu034dc602.jpg

图 | 合肥天主堂 来源@鲍思高青年团

84x397880wt9n10fh0jg.jpg

龙门巷,大家乍一听会懵。“从龙门巷到九如巷”,迷雾逐渐消散,哪里好像听说过?“张家四姐妹”,哦——恍然大悟!这是曾经绝代风华的“风云组合”,民国时期与“宋家三姐妹”并称。 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分别嫁给了昆曲名角顾传玠、语言学家周有光、作家沈从文、汉学家傅汉思,四姐妹毕生致力于昆曲事业,“名闻兰苑”。

1y62rm982r20ums27doc.jpg

图 | 张家四姐妹 来源@资料图片

三姐妹出生的地方(充和出生于上海)叫做“张公馆”,她们的曾祖父是著名将领、淮军“二号人物” 张树声。同李家一样,张公馆是随着淮军势力的崛起而建立。所谓“龙门巷”,正是取“鲤鱼跳龙门”的寓意。一百多年前,她们的父亲 张武龄(张冀牖)在龙门巷,风风光光迎接从扬州远嫁而来的陆家千金陆英——也就是她们的母亲,送嫁队伍从龙门巷一直延伸至四牌楼。

c7o7287x6oq5p5ghn782.jpg

图 | 1959年 省总工会附近 摄影@董青

龙门巷在哪里?曾见《北京晚报》有一文《从龙门巷到九如巷》,引用了多家媒体的说法,有说是前大街(今长江中路)街北龙门巷(又名龙眠巷,即市工商局老楼东到城改办楼),有说是今舒城路,有说是廻龙桥附近的金粮巷,有说是在老安徽日报社宿舍附近,还有说是在老新安晚报社附近。上世纪90年代,精通老城地理的熊态先生曾考证小巷“北首起安庆路南至民居中”,巷子南首至“县学(后来的省总工会址)北面礼门、义路二门”,以流传“一登龙门身价十倍”俗语得名。小巷西距六安路百米左右,东距芒人巷(今阜阳路南段)六十米左右,1985年旧城改造消失。时至如今,苏州的九如巷和张冀牗故居屹立还在,合肥的龙门巷和张公馆已无法寻找!

6a73573fr06ffqq22uu0.jpg

图 | 省总工会旧址 摄影@淝南居士

47s9gr197n600wa9ej9e.jpg

这个地点不言而喻,当代合肥名人有谁?他可不能缺席,而且还要往前坐,霸榜也是情理之中。尽管因为曾经的国籍以及家庭生活方面问题备受各界争议,但是他在物理学方面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杨振宁与四古巷,早已成为一张名片,镌刻在合肥文化内涵里。四古巷、北油坊巷、(三河)一人巷,童年、少年,成就了杨教授重要的人生节点。

h7klp9081cm4e93l33tm.jpg

图 | 1923年 杨振宁与父母合影 来源@资料图片

z6c0bw7po51pon1s6qb1.jpg

图 | 1945年 合肥邮局与杨宅 来源@资料图片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四古巷杨宅第五进东正屋。这所宅院是其祖父杨邦盛委托其弟杨邦瑞购买的,“宅共七进,每进三间。前三间租给启源泰药店,后四进自住”,上世纪五十年代曾挂门牌“安庆路315号”,八十年代改建为住宅小区。说起这个四古巷,亦是由“四古墓巷”及“尼姑巷”演变而来,如字义,因巷内曾有四座古墓得名。

5l015to75g8818hl26i8.jpg

图 | 今日四古巷口 摄影@小丸子

b2s7ykg3122m223kfgor.jpg

上述十处地点仅是合肥老城一百多条街巷中的代表,仅仅一篇,篇幅有限,难以详尽。于是,笔者又整理一张部分名单,仅供大家参考:

德胜街(今金寨路):卫仲璠(教育家、古文学家、古文字学家)、王贯之(教育家、革命家) 官盐巷(今庐江路):金容甫(中医学家) 芒人巷(今阜阳路):谢重宏(教育家) 龚弯巷:李光照(国民党中将) 杏花村:王天培(革命家)、段芝贵(北洋军阀) 十棵椿:童汉章(革命家) 洗马塘巷(今舒城路):毛北屏(安徽公派留美第一人) 南油坊巷(今桐城路):金维系(革命家、政治家) 永贞观巷(今新华巷):刘启琳(书法家) 王箍桶巷(今仁爱巷):亚明(著名画家) 王古董巷(地点待考):吴道生(书法家)

……

图 | 段氏住宅及祠堂 来源@资料图片

笔者掌握资料及专业水平有限(部分人物因查询不到具体故居地址未列入),还请大家多加补充!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省文联宿舍(水湖路19号)、省文联宿舍(宿州路55号)等地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居住着众多文艺大家,包括陈登科、鲁彦周、公刘、苏中、刘先平、韩美林、刘夜烽、彭拜,等等。

图 | 水湖路文园 摄影@淝南居士

结语

笔者在撰写该文过程中,获得了诸多好友和专家老师的帮助或建议,在此以表谢意。纵观全篇,回首思索,似乎除了文字与旧影,再难多谈什么感受或其他,更不用说“请大家参观”之类的话语,去现场看到的也只是“广厦千万间”,尴尬至极。想要发展不能留念那些背离时代的尘土,话虽如此,但人们总需要一些文化“香炉”……

|今日话题|

#“老街坊”们,你认识几位呢?#

快来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

撰文 ✎ 淝南居士

图片 ✎ 淝南居士、董青、康诗纬

糖豆、小丸子、资料图片、网络

参考 ✎ 《庐州古城记忆》、《合肥文史资料》、《合肥城图志》

《合肥人物》、《合肥老城志略》、《姜夔与合肥》

《洗马塘》、鲍思高青年团、网络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 经 允 许 请 勿 转 载

需 要 转 载 请 留 言 获 取 内 容 授 权

更多与合肥名人故居图鉴:寻找身边的“老街坊”!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