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坐落在重庆的繁华商圈
却少有游客知晓
90%重庆人都忽略的绝美建筑
# 湖广会馆 #
01
"湖广会馆的来历"
从朝天门码头的两江交汇处,沿着奔流不息的江水往长江上游行走大概一公里左右,就能看到江边那些层层叠叠的黄色房子。这就是湖广会馆。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当时的执政者就将湖广百姓迁往四川,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百年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一批湖广会馆也就应运而生。
祖上或许正是那时随移民来到重庆,所以来到湖广会馆就觉格外的亲切相熟了。譬如现在我们所说的“崽儿”、“抄手”“啷个”等乡土方言,都是源于湖广方言。湖广填四川前的宋代川音,现在已经无法听见了。
会馆是具有地缘性质的帮会机构,会馆的主要职能是联络乡情,以壮乡威。所以,它既是同乡之人祭祀故地名神、演出故乡戏曲的聚会之所,又是同乡之人抵御外侮、互相帮扶的重要组织。
02
"从湖广会馆看巴渝人民的包容创新精神"
明末清初大移民以来,异地文化风俗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巴渝地域文化,建筑也相应地受异地风格影响。
而巴渝文化有极强的包容开放精神,异地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不断融合创新,形成新的地域建筑风格。
巴渝会馆建筑最突出的外观形态是封火墙,这种形式在江南、闽粤、荆楚都有不同的风格,但融入巴渝地域后,与异地清秀多姿的建筑风格不同,巴渝会馆建筑的封火墙更加质朴大气,且喜欢运用大尺度的弧形墙面,这是民间常用的观音兜形式。
齐安公所的弧形封火墙长达30余米,随屋顶高差大小起伏变化而有动态感,天际轮廓线特别突出,构成湖广会馆的独特建筑风格。
湖广会馆的屋顶也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屋面几乎不用举架的变化坡度,而用古朴的四分水直线起坡,构筑方式极为简练,歇山式的戏楼屋顶直线起坡可达40°左右,风格古朴而造型刚劲有力,翼角起翘采用嫩发又显得灵活轻盈。
陡峭刚劲的戏楼屋顶轮廓突出,是会馆建筑入口大门的突出标志。
03
"跨越时空的装饰艺术与技术"
巴渝民间建筑几乎不受官式建筑形制的束缚,至不受时代的风格约束,地大物博的巴渝地区,不同工艺的世袭传承,建筑装饰风格具有多元文化特色。
湖广会馆的檐下斗棋,既有古朴的官式建筑特征,更有浓郁的地方建筑做法,如禹王宫大殿的斗处理,有水平45°水平出挑的组合构件。这是唐宋建筑的斗棋组合形式明清的官式建筑几乎不再采用。而巴渝建筑却常有出现。
湖广会馆建筑的檐下装饰,更多采用古朴的斜撑。撑弓又是檐下的装饰构件,构件的材料断面形式有矩形也有圆形,构件表面采用雕刻图案,线雕、浮雕、圆、透雕可谓应有尽有。
雕刻题材内容丰富,龙凤题材、花鸟题材、民俗典故等。撑弓装饰还注重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撑弓的正面和侧面均采用雕刻装饰,可满足良好的视觉观感,而背面不做雕刻处理以承担受力要,也不影响视觉审美。结构技术与装饰艺术的结合,是巴渝传统建筑质朴的风格特色。
04
"结语"
重庆湖广会馆是最有代表性的巴渝传统建筑,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会馆建筑的群体空间环境、建筑空间形态、建筑装饰技术与艺术,无不反映出巴渝建筑的优秀经营理念,它是一份优秀的文化遗产。
湖广会馆建筑群的空间环境营造,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尊重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这是巴渝传统建筑的创作精神。
这样的创作精神与营造手法,既经济适用又不乏创新,也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对当今的山地城市设计与建筑创作,无疑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