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的时节,最适宜行游乡野。春日里那漫山遍野一茬又一茬的繁花落幕之后,这时候尽是无边的绿,充盈着生机而又满溢着希望,与人山人海的网红旅游地相比,那些藏在深山里的古村落更令时下很多埋头于城市忙碌事务中无法脱身的人所向往。
位于山东肥城市孙伯镇的五埠村就是这样一处群山环抱着的古朴村落,村子里近几年兴起的民俗旅游把众多古迹一一挖掘,这个历史悠久的小村庄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据泰安县志记载,五埠村建于明洪武十四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五埠村是一个地道的小山村,依山而建的石头屋舍高低错落着,古朴而雅致。
村子里的建房原料全部是就地取材的石头,砌墙时上下两层石头之间的不平处,只用石片垫,不用石灰之类的浆液粘连,既美观又牢固,历数百年风雨至今完好。
这段采用不规则的方形石板铺的石板路在村中非常有名,很像是村人家里用的簸箕,所以便被当地人形象地称为“石簸箕”,而石板路尽头,就是著名的“一路分两州”之所在。何为“一路分两州”?原来这条石板路以前是村里的主要道路,也是村里与外面连接的交通要道,历史上五埠村曾一分为二,分属东平州和泰安州管辖,石板路尽头分成两条岔道,路西拐是东平州,东转是泰安州,这条石板路正处于两州的分界线上,所以就有了 “一路分两州”的说法。
在这犹如石头城堡的村子里沿错综复杂的小巷行走,发现这里的一条条胡同口都有一座大门,奇怪的是大门内并不是某户人家的院子,却又是一条深巷,这种奇特的建筑形式被称为“伙大门”,据景区简介称这种建筑风格为全国独具。
所谓的“伙大门”,是前后相连、左右贯穿的胡同,是一个家族的栖居地。走进一条胡同的木门,里面是依山势向上的深巷,数十米长的巷子两边分布着四五处小院。这些院落居住者多是父子或兄弟关系的大家庭,胡同最里面也是最高处是家中最年长之人的房子,小辈们成家立业以后以此往前扩建居住,相邻胡同是由老辈们的兄弟修建,胡同与胡同之间相互通联。这种布局的好处是,大家庭气氛浓厚,并且每家都有两道院门,比自己单独居住要安全,也便于互相照应,这便是“伙大门”的由来。
伙大门之中大门最不起眼、也是胡同最小的一个叫做旮旯胡同,也就是传说中的三尺小巷。胡同内石碾、树木、花草及藤蔓植物自然搭配,给人以巧然天成之清新美感。
五埠村保留至今的“伙大门”有五条相邻的胡同组成,拐弯胡同、旮旯胡同、梧桐树胡同、石榴胡同和状元胡同,虽然现在的“伙大门”中已无人居住,但这门中有街、街中有院、院中套院的伙大门建筑风格确实令人称奇。(摄影/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