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平湖南端的一个源头,藏着一处佳境。多年前,在湖边林场当技术员下乡时路过,品尝过那儿的大白鱼,没齿难忘。又一次秋日经过,见那源头山岸杉林梢平秃,白花花一片,细看为群鹭嘻宿其间,难得一见。又一年冬,立于那源头滩下,震惊于那一片广阔的蓼子花海。
这源头,为太平湖最大的,在佘溪河和舒溪河的交接处。庚子年的春天,我随着一群文人,走进了这里。
这里,就是杨家寨。这次雅聚,让我对这一片山水,有了更亲近的认识,对这一块的人文风情,有了更深刻的领略和了解。这个太平湖源头的佳境,通过近年来的打造,早已成为旅游景点,远外闻名。曾路过远观,现我可以身临其境了。
此时的湖水,已涨到了寨的北岸,坐上竹筏舟,是在岸上所没有的体验,由寨中顺流而下,两山对峙,水落中间,如梦幻般遨游仙境外。
水岸奇特的两山,左为“盖山”,右叫“尖山”。传说赤脚大仙挑着一担土路过此地,草鞋掉了,摔了一跤,一个趔趄,就把一畚箕土撒了,成了“盖山”。他顺手将另一畚箕土倒掉,成了“尖山”。草鞋掉到北面骆驼山下的“草鞋冲”,那飞出的扁担,落到了南边羊栈岭下郭村的“扁担铺”了。寨下石壁陈“三家土千”的大岩石上,还留着他的大脚印。
据《石埭县志》记载,早在西汉年间,寨下石壁陈即已形成村落,聚居的是舒姓人家。村中的盖山,天下闻名,无论此地归属如何变化,历代史料方志皆有记录。《池州府志》载:“‘盖山。在石埭县南三十里’[隋志]。‘泾县有盖山’[元和志]。‘盖山,在泾县西南二百八十里,下有舒姑泉’[舆地纪胜]。屹立河滨,望之如盖,故名。”
舟筏行到这一带水域,潭碧如翠,峰峦叠嶂,眼醉神迷,真若闯进了神话中的世界。盖山下的“舒姑泉”,也叫“化鲤溪”,是天下名泉,就在水下。“舒溪”一名,源于此泉名。《池州府志》载:“‘舒溪。
在石埭县南,一名舒姑溪’[元和志]。‘舒姑泉,出盖山下,昔舒氏女化为鱼于此泉’[陶潜搜神后记]。‘临城县南四十里有盖山,百许步有舒姑泉,俗传有舒氏女,与父析薪于此,女坐泉处,忽牵挽不动,父遽告家,及再至,惟见清泉湛然,其母曰:吾女好音乐,及作弦歌,泉涌洄流,有朱鲤一双,今人作乐嬉戏,泉辄涌出’[旧志]。舒溪,一名涎溪,源出黟县界,流经县西舒泉乡,会佘溪、清溪、岳溪诸水,合流东入太平县界,与麻川合。
按文选注,舒姑泉,即今舒溪,刘孝标所谓‘盖山之泉,闻弦歌而赴节’,顾野王诗‘岂知盖山,水逐节赴危弦’,皆指此。”此典故,《太平寰宇记》、《艺文类聚》、《九华山志》、《宣城记》均有载,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上亦记之,文较简。
东晋诗人陶渊明曾慕名来此,还将“化鲤溪”传说写进《搜神后记》:“舒溪又名古涎,溪之畔盖山之下,前汉有舒氏之女,上盖山采樵,憩于清泉之侧,遇桃从涧出,分而食之,忽坐化。其母闻讯至,唯见清泉湛然,乃曰:‘吾女好音乐’,于是作弦歌招魂,旋见朱鲤三尾,浮游而来。
自此,有人在泉边作乐嬉戏,均可见朱鲤跃出水面。此泉因名化鲤溪(又名舒姑泉)。”并作歌赞之曰:“涧底仙桃兮,姊妹所餐。一潭清水兮,地久天长。芳亭六角兮,高矗云端。山河寂寥兮,风雨年年。好事有人兮,载募载捐。”
“舒女为泉”的典故,在唐代最为广泛流传,曾有多位诗人吟颂并留下诗篇。“舒姑化为泉,牛哀病作虎。”(白易居《长庆集》)“楚山千里一僧行,念尔初缘道未成。
莫向舒姑泉口泊,此中呜咽为伤情。”(皎然《送僧游宣州》)“梼杌为黄熊,彭生为大豕,苌弘为碧,舒女为泉。”(顾况《戴氏广异记序》)浩虚舟还作有《舒姑泉赋》:“漂水之上,盖山之前。昔有处女,化为澄泉。瞻风而艳色如在,责实而寒流宛然......”
清道光丁酉举人,曾国藩重要幕僚,后来官至直隶知府的石壁陈人陈艾(字黉举,号勿斋)亦有诗专咏此事:“藓碑剥落盖山腰,往事分明说汉朝。
清水有泉曾化鲤,春风无树更生桃。”九十年代,在舒溪石壁陈村内发现清道光年间《重建三圣殿乐输碑记》碑上的文字,也是佐证:“盖山舒姑泉以舒氏三女食桃化鲤成仙得名。化鲤溪见于晋陶渊明搜神后记。唐浩虚舟有舒姑泉赋。其他名人题咏载在县志邑乘……”。
“舒氏三女食桃化鲤成仙”和“舒姑坐化成泉”的故事传说,根植于民间,绵延了千年,演变成为了一方传统民俗文化的信仰和崇拜,也丰富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色彩。《石埭县志》载:“盖山在汉代就建有‘三仙姑’庙,庙旁有化鲤溪、六角亭和舒姑祠。”
“三仙姑庵”是老石埭县“八景佳境”之首。舒姑祠为砖木结构,座西朝东,面对舒溪河。殿内雕梁画栋,气势恢宏。舒姑祠的三圣殿大门的对联,就是浓缩了此处的绝佳胜景:“云烟不断连舒水,香气常腾绕盖山。”三圣殿,即为祭祀传说中的舒氏三女食桃化鲤成仙之“三仙姑”。大殿对联有两幅,分别为:“三女成仙三圣母,一方受惠一神祠。”“舒水长存圣,几生修得。
盖山耸秀峰,何处飞来。”殿正中神案上供奉着三位仙姑的泥金塑像,如闻鼻息,呈凌虚飘举之态,栩栩如生。殿左侧,陈一庞然大鼓,需二人环抱。右侧,四根红漆立柱间以铁链悬一巨磬,重达数百斤。每至晨昏,寺僧击鼓撞磬,虺虺如雷,声传数里。
清道光举人徐秉铿(字铁华)写有《三仙姑》诗刻碑于舒姑祠前:“一径入云深,莓苔夹岸青。细林通樵迹,回峰集翳阴。水流人意淡,花落磬声沉。岩栖有病衲,扶杖迓禅林。”该祠已毁于十年浩劫期间,今仅存遗址。
杨家寨短暂的一次水程,两岸翠岫凌空,让我们梦绕了千年。在舟筏上,我们真正领略了那“山屏耸秀,水带回澜,林木辉映,舟车络绎。”的情怀了。
责编:汪郑重、方玉婷
审核:汪明月、张馨予
来源:黄山在线
更多与太平湖南端的仙境,原来有这样的历史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