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西溪二仙奶奶在平城的故事……

2023-12-15    1558 浏览

489o0h8qv436s0ow1tvt.jpg

《二仙奶奶在平城的故事》

二仙奶奶是太行山南隅一方人,心目中最崇敬的两位神仙。其功德在民间广为流传。

“拒蝗虫、战洪水、抗旱魔、降甘霖、惩恶凶、修仙道、扶社稷”,妇孺皆知。功德扬名世代,恩流遍满乡间。

特别值得颂扬的是,喜和平恶战争,改剑戟铸农田之器,怜孤恤寡扶弱凌强。

自从在平城“树家湾”庙洼建立《乐氏二神仙圣德之碑》后,不逢盗谨之年,长遇丰登之岁。传说二仙奶奶神通广大,可翻昼作夜,日月轮还。拒蝗虫,可见一斑。

那年蝗虫自河南来,把黄河以北的快成熟的小麦吃了个净光,,颗粒无收。当蝗祸从河南林县来到山西,实在可怕,用“遮天蔽日、铺天盖地”来形容,实不为过。人站在中间,黑压压,密不透风,不仅喘不过气来,还撞得脑蛋生疼。百姓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值此二仙奶奶亲率群师,出临现场,迎头大喝:“咫尺不入县界!”那些蝗虫冲在前头的,洒洒落地而死,跟在后边的,扭头就往回返。蝗虫所过之地,土光地净。陵川境内庄稼正在灌浆,长得黑绿黑绿,丰收在望。可见二仙奶奶神通决非寻常。

可二仙奶奶却和其它“道貌岸然”的正神大相径庭,二仙奶奶俨然象俩个有说有笑,有喜有怒,泼辣干练,胆大心细的村姑、民女。喜欢穿戴打扮,喜欢游山玩水,喜欢逛庙会,喜欢看热闹,是两位有血有肉,老百姓喜欢的姑娘。

这里我向大家介绍的是二仙奶奶在平城的佚闻趣事。

二仙奶奶挖野菜

南召村村西,有一条又深又窄的山沟, 山沟里流淌着一条清沏见底、甘甜清冽,四季长流的小河。这条小河天涝不见涨,天旱也不断,始终如一,汩汩不绝。

传说很早以前。二仙奶奶小时候遭了后娘。人们说,后娘的心比蛇蝎还毒。二仙奶奶的后娘,心肠十分歹毒,非打即骂,常常不让她姊妹俩吃饱穿暖。更可恶的是经常让他俩去做些难以做成的事,刁难她姊妹俩。

一日,后娘把她姊妹俩叫到跟前,吩咐道:“今天去给老娘挖一篮苦苦菜,挖不上不要回来”。

时值隆冬,冰雪覆盖。别说地里的苦苦菜,就连树上的叶子也没有了。姐姐带着妹妹提上篮子,迎着呼啸的西北风上路了。她们从苏家湾的乐家坡出发,走遍了山山岭岭、沟沟洼洼,坐在“老寨山”前抱头痛哭。泪水落地,汩汩成泉,泉满溢流,便成了一条一尘不染的四季长流的小河。后人就叫“哭泣河”。

眼看太阳偏西,姐姐引着妹妹又向前走,走到南召与杨寨相间的山沟里,见一窑坎,姐妹俩寻思,剜不上野菜,回去又要挨打,不如在这里上吊死了算了。后人就把这个洞坎叫做“缢死洞”。

姐妹俩走投无路,正想寻短见,一丝斜阳照在姐妹俩身上,暖融融的。这也许是留恋人间,睁开眼向外一望,“啊呀”!姐姐突然发现洞外一片葱绿。姐妹二人惊喜万分。旋即出洞,围着那片野菜手忙脚乱地拔了起来。不一会那片野菜便拔完了,满满装了一篮。姐妹俩人手拉着手,踏上一道小漫坡,兴致勃勃,笑逐颜开,向乐家坡家里走去。日后这段路就叫做“笑脸坡”。

沧海桑田,时至今日,哭泣河泉水叮咚,如鸣偑环,冬夏长流、永不干涸,现已建成“幸福蓄水池”,成为南召人民自来水供应的水源。缢死洞,根据谐音,现改为“宜时洞”。高垴煤矿与时倶进。乌金滚滚,笑脸坡也被劈成陵辉公路。两旁山坡,树木成荫。拂晓太阳出山,树林沐浴在灿烂的阳光里,金灿灿一片,成为陵辉公路上的一道靓丽景观。被人们誉为“晓林坡”。

如果二仙奶奶在天有灵,定当亲临一睹,这里四季长青,再不用为冬天挖苦苦菜而烦愁了。如果你的后娘还在,请到大棚里拿点新鲜蔬菜, 供其颐养天年吧。

二仙奶奶与秦家河巨石

秦家河村西南,山后山上怪石嶙峋,山不高、树不茂,剥蚀不平,但山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却令人叹为观止。

此石头高15尺许,20尺见方。若是生在崇山峻岭之上,也不为奇,可它是生在这经历了两千年开发和风化历史的今天,却不能不说是一块奇异的巨石。

它没有青埂峰下,“无才补天”——女娲娘娘遗留下的石头那么高大,也没有它的灵性,更没有镌刻什么《石头记》,可它也有一番不寻常的经历。

传说二仙奶奶要寻址修庙,从乐家坡出来,一路走了好多名山大川,都不中意。后来来到这山外山上,见其山不高、景不奇、水不秀、树不茂,有些懊丧。

但她一回头,看到这块大石头,甚为惊奇,到着实欣赏了一番。二仙奶奶笑逐颜开,自言自语地说:“不虚此行”。她一耸身上去,站了站、看了看,后来又坐在大石头上摸了摸、歇了歇,从石头了跳下来,面对大石,虔诚地说:“愿上苍保佑,永葆巨石完好”。祷告罢,二仙奶奶兴奋地朝西溪方向走去。

至今巨石上还保留有二仙奶奶站立时留下的脚印, 坐时留下的屁股印。

二仙奶奶与平城煎饼圪夹黄蒸

农历七月初七,是平城三皇阁古庙会。

这个庙会不同于二月十五寨垴玉皇庙会,三月十八西岭山奶奶庙会,也有别于五月十三关圣阁庙会和十月初一元阳观庙会。

这个庙会,来自山南海北的奇货,来自川滇黔桂的中药材,来自关外的皮货,来自州五处府八县的土特产,来自本地销往各地的犁铧铁货以及准备秋收的箩头、担杖、木杴芒又、毛裢布袋、簸箕纱箩等农具和生活用品,琳琅满目堆积如山,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关里关外的商客,名山大刹的僧道,闺阁绣楼的小姐,王孙公子恶少,膘悍体壮的农夫,毛手粗脚的村姑,以及善男信女,戏迷花痴,潮水般向古镇涌来,把个弹丸小镇塞得满满的水泄不通。

话说喜欢逛庙会、看热闹的二仙奶奶,早早起来梳洗打扮一番,来不及用早餐,就迫不及待地上了路。其实从神郊到平城,对一般人来说也得走一两个时辰,可二仙奶奶勿须一柱香的工夫就来到了。

乐氏二奶奶首先观赏了平城的八大景:正北玉皇殿,正南双官坡,正西铁牛岭,正东三皇阁,西北明镜池,东北玉石坡,西南摩天岭,东南文笔塔。

从老锥下来折进南堂拜竭了观音菩萨。姊妹俩特别喜欢看热闹,就去看山东杂耍的空中飞人、上老杆等。姊妹俩一路走一路看,听一听卖钢针的优美唱腔,又去看西洋景外国人的奇异生活。

时至中午。姊妹俩个饥肠辘辘。正好走到东街十字上,妹妹说:“我饿了。”姐姐说:“咱去吃点啥?”妹妹说:“照老规矩办事”。乐氏二姊妹不止一次来这里玩耍,妹妹喜欢吃的是粘米黄蒸,姐姐爱吃的是散米煎饼。

再说古镇当时名吃、小吃实在太多,有水煎包、炸胡角、薄馍卷凉菜、氽汤、小鏊馍、小车糕、羊肉里圪抓。还有两家最有名的,一是李家的煎饼,一是宋家的黄蒸,都享誉太行。

那煎饼是散黍米面发酵后,打成粥样糊状,在凸鏊上摊煎而成,要求熏软香甜,有一种特好的难于把握的味道,这是李家的拿手好戏。

那黄蒸是粘黍米面发酵,包红豆、枣、白糖馅,蒸制而成,要求皮粘、细、甜,馅捣烂、软硬适中,那更是别有一番风味,这是宋家的看家本领。

二仙奶奶每次都来赶会,各吃各的喜好。妹妹吃饱了黄蒸,还多买了一个,姐姐吃足了煎饼,也多买了一个。因为李家和宋家隔壁,,所以姊妹俩一打招呼一算帐,就又要去赶会。到化妆品市场,买了些头饰、扑粉,妹妹还要买插花,此时东街的红龙,北街的乌龙正在老河老台底腾云驾雾,上下翻飞,又把姊妹俩吸引过去,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观众,姐妹俩一耸身,高出人群,看到二龙戏蛛十分好看。

这时妹妹嫌手里的黄蒸碍事便塞在姐姐的空手里,姐姐两手也嫌不顺便,便把黄蒸夹在煎饼里。不大一会,一股特殊的令人口馋的美味扑入姐姐的鼻子里。姐姐看了看周围没有什么东西,可一股股香味吸进鼻里,特别好闻。她低下头一看,这股香味竟来自手里的煎饼和黄蒸。

这时姐姐钻出人群专注地吸了吸,对,就是来自这煎饼和黄蒸。她顺手把煎饼夹着的黄蒸往嘴里,一送、一嚼、一品,味道十分好吃,妙极了。两口就吃了大半个。妹妹找不到姐姐,又钻出人群,看到姐姐还吃,夺过来就往嘴填,妹妹惊叫着:真好吃,姐妹俩异口同声地说:比单吃好多了。妹妹说,咱再去买些回去夹着吃。

姊妹俩又来到李家和宋家小吃铺,见人太多,姐姐说咱先去看看桃花妹妹。二人来到桃花奶奶庙里,仨人亲昵地家长里短说了些体已话,方离开桃花妹妹。

回到小吃铺等人走完之后,姊妹俩又去各买了两个,随即套在一起,一人一个煎饼境夹黄蒸。李掌柜、宋师傳同时看到这俩姊妹把黄蒸夹在煎饼里,有些奇怪。两人同时把乐家二姊妹唤回来,姊妹俩“如此这般”说了一阵,扬长而去。

从此两位掌柜,把隔墙打开。一边架笼,一边摊鏊,煎饼出鏊,黄蒸出笼,合二为一。“煎饼圪夹黄蒸”街谈巷议,名声大震。也成了上党人的美味名吃,风味小吃。

凡到古镇来办事的人,如果没吃上“煎饼圪夹黄蒸”就等于没来平城,会遗憾终生。

二仙仙奶奶当金簪

一日,风和日丽。二仙奶奶乘坐两乘顺风小轿,去西火赴宴。

返回至原庄岭,见红日西沉,急于赶路。姐姐说:从北路回。就是说从崔家庄那厢回。妹妹说:从平城回。姐姐说,我发誓不去平城。妹妹说:一码是一码,我要去平城吃“煎饼圪夹黄蒸”。姐姐拗不过妹妹,其实此时,她也想吃一个煎饼圪夹黄蒸解解馋。

姊妹两个下得轿来,徒步往平城走。一溜顺风,不一会过了马鞍壑,过了茶棚河,过了秦寨口,轻车熟路,折进了东街十字巷,李宋二掌柜正要打烊(关门),见是两个女子, 一打量认出是她姊妹俩,忙请进去。

姐姐问:“生意可好?”李掌柜高兴地说:“托您俩的福,生意火着呢。”宋掌柜早把热腾腾的煎饼圪夹黄蒸端在了姊妹俩面前。姊妹俩风急火燎了,吃了俩个要结帐,李宋二掌柜执意不收,还用纸包了几个,送给他姊妹俩。

姐姐发誓不来平城是这么回事。

原来有一天,姊妹俩来到平城“广合当”。站在高高的柜台下面,姐姐客气地说:“掌柜,我当东西”。柜台里的一个伙计,不屑一顾地斜了一眼,看见是两个丫头,没太在意。

妹妹看他那样子有些生气了,“我姐当金簪,你是当呀不当”。那个伙计把耷拉着的眼皮,用劲向上抬了抬,两眼挤成一条缝,“当什么金簪,拿来我看。”姐姐把金簪向柜台上的小孔里一送,那个伙计接在手里,端详了一阵,说:“你这金簪是假的”。

二仙奶奶姊妹俩异口同声地说:“有眼不识金锒玉,拿来!”妹妹接着说:“这是王母娘娘的三姐下凡时,送给我姐姐的”。那个伙计一愣吓了一跳,他睁大了眼,看了看二仙奶奶,又是吹,又是掐。赶忙说:“当多少钱”,妹妹气的柳眉倒竖,杏眼圆睁,“不当了,拿来吧!”姐姐去要,那伙计还不想给。姐姐倒吸了一口气,那金簪就从小洞里顺气出来,到了姐姐的手里。那伙计惊呆了,他向二位道歉说:“算我狗眼不识货,我当,我当”。

二仙奶奶忿忿地说:“还说平秤做买卖童叟无欺,原来也和其它地方一样。我发誓,再也不来平城了”。妹妹拿着纸包好的煎饼境夹黄蒸在姐姐眼前晃了晃。姐姐照妹妹的头上轻轻拍了一下:“都是你嘴馋逼的我”。

再说广合当那个伙计,看到这些情况后,心里老犯嘀咕,难道,那俩个女子就是传说中的“二仙奶奶,很可能……”

《蒌蒌圪瘩花的故事》

初夏,在平城周围的山上,满山遍野盛开着一丛丛、一簇簇的野花,老百姓都叫它要蒌蒌圪瘩花。篓蒌圪瘩花十分好看,白心红边,一丛由十几朵甚至二三十朵组成,从根部辐射出去,尺许高,最上边呈半圆形,特别惹人喜爱。

农历四月十三,平城人到神郊给老奶奶上香,赶庙会。回来的时候,小伙子、姑娘以及孩子们都要到北召、义汉的山上去拔蒌蒌圪瘩花。特别是姑娘们,把拔上的花编成花帽,戴在头上,显得更俊俏美丽。

有些心灵手巧的还能编出许多花样,有花篮、花包、花脖锁等。蒌蒌圪瘩花更惹人喜欢的是花丛里散发出一种奇妙的香气,久盛不衰。谁拔上也要首先放到鼻子上,深深地吸上口香气,就是这奇异的香气,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呢。

一次老奶奶骑着一条红龙,到名山古刹去游山玩水,可是天不作美,才刚刚来到北召就热得喘不过气来。她忙令红龙落驾,恰好落在一条青石坡上。老奶奶坐在一块石头上,扯开扣子,两只小脚又闷又热,索性把鞋子也脱掉。

老奶奶向南看了看,南山上是一片松林,松涛滚滚,令人向往,一阵清风徐徐吹来浑身爽快,感到十分惬意。正在这时老奶奶突然惊叶一声:“哎哟!是什么蜇了奶奶的脚指头”。向四周地下搜寻了一会,发现是只又大又褐的蝎子。奶奶自言自语,“真比蛇蝎还毒,奶奶今天算领教了你的利害。可也要让你尝尝奶奶的利害”。

老奶奶搬起脚吹了三下,疼立刻止住,整好衣釦,穿好鞋,令红龙起驾。红龙扬起头,一甩尾,即刻腾空而起。老奶奶本想灭了那蝎子,但转念一想,以后还可以入药,逼走它算了。

就以神郊为圆心,方圆四十五里,山山沟沟,岔岔豁豁。撒下了蒌蒌圪瘩花的种子。蒌蒌圪瘩花那奇异的芳香,正好是逼蝎子的致命的毒气。因此蝎子全都跑出四十五里地以外。平城一带根本没有蝎子。

再说北召那条青石坡,因龙腾空时,磨出一条“龙印”,那个坡后来就叫“起龙坡”。老奶奶放鞋的地方,还有一对深深的小脚鞋印,至今清晰可见。

7vhthz2mx00635j9q631.jpg

q6236kkskue314raq3s7.jpg

更多与西溪二仙奶奶在平城的故事……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