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老的江村河不复当年的湍急,两岸的河面也不再有农艇停泊,勒流江村作为顺德水路重要枢纽的历史全部蕴含在“水埠通津”四字之中,这和江村的起源刻在祠堂碑记上一样,延续着江村氏族的文化和血脉。
溯根寻源,康李氏族源起江西
重建于2005年的南溪康公祠堂▲
南溪康公祠重建捐款芳名记▲
据《广东省顺德县黄连江村乡北约坊》记载,江村始建于明朝初年,由世袭骑尉一等指挥使李蓝田迁至此地驻兵而成,又因此近江边,遂取名为江村。
江村有三大姓氏——康、李、郑。康姓为第一大姓,李姓为第二大姓。相比郑姓氏族的来历考证无果,康、李氏族均有历史记载,且皆来自江西。
康帅府进行重修,变得更为美观宽敞▲
康姓氏族,1525年遵照南溪公遗嘱从江西省吉安府太和县迁入江村安居。康氏祠堂始建于明景泰3年,几经风雨,终未抵过历史烟云。后辈念寻根无祠,祀祖无地,于2005年重建祠堂,遂成今日之庙宇,溯念南溪康公恩泽。
康氏祠堂深40米、宽20米,占地面积达800平方米,三间两进,采用硬山顶,青砖垒砌,壁画装饰,一派富丽堂皇。
2009年重建后的李氏祠堂▲
李姓,在明朝初期从江西省抚州府临川县积善乡迁移至此。据李氏长者李志和讲述,祖先李九离受朝廷之托,平定三角洲土匪贼寇,驻三千兵力维稳,并屯田生产,始开枝散叶,世代相传,如今已有25代。他称以前的房屋、古庙皆朝北而望,以此来铭记来的方向。
现在李氏祠堂供奉的是百年归老后获皇帝赐棺的澜菊公,生卒年不详,葬于江门鹤山,与顺德隔江相望。2009年重修好的李氏祠堂共占地600平方米,青砖垒砌,硬山顶,两进三间,共耗资120万,壁画、灰雕皆俱,与旧祠堂相比更加宏伟庄重。
民俗变迁,见证江村风云变幻
旧时的农忙时节,水网密布的江村商船交织,农艇运蔗而去载米而归,桨声不断;村民种桑养蚕,基塘埠头人来人往。秋收过后,年关将近,节庆将至,村民静候“红船”驶来、戏人登岸。
“四天三夜,灯火通明,很热闹的。”康振江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每至庙诞、北帝出游、观音开库等重要庆典,大街小巷贴满红色告示,来自广州的粤剧班子乘红色帆船而来,浩浩荡荡入港,在各氏族埠头登岸,小孩一路相迎。戏班子上岸后,在庙前的广场搭起戏棚,设站票和坐票,台前挂上数盏汽油大灯,连唱四天三夜。而在庙前另一片空地上,燃起了明晃晃的篝火,江湖上的拳师、舞狮队,也来赶这趟热闹。
居民点燃香烛拜祭▲
除了这些节目,重中之重的仪式活动,当数康姓氏族的观音开库、李姓氏族的北帝出游和郑姓氏族的拜大太公。其中,北帝出游形成于明末清初年间,每年农历正月初四举行。当日选好时辰上香后,由一名德高望重的老人到北帝庙(玉虚宫)请出北帝大人的神像和玄天上帝宝印,再由4名壮丁抬着神像,两人鸣锣开路,两人抬扇,一人撑罗伞,打鼓奏乐在村出游,信众听到锣鼓声便前来参加出游,形成一支100多人的出游队伍,绕村一周。沿途会有居民设香案、点燃香烛拜祭。
然而,有些习俗和古迹现如今只能在长者们的记忆中寻到一丝踪迹,村中多位老人口述,自抗日战争开始,江村的众多仪式活动未能正常开展,传统的艺人、粤剧也逐渐退出了江村人的视野,北帝出游、观音开库等重要仪式活动在80年代后才慢慢得以恢复。不过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观音庙、北帝庙、康帅府和康李氏族祠堂等都有进行重修,变得更为美观宽敞。
氏族共存,共筑和谐精神家园
木棉树静静诉说江村的风云故事▲
观音庙前的一颗木棉树,已有120年历史,树下流淌着一条通入江村的河涌,静静的水面倒映着两岸的广府民居和倒垂的古树,江南水乡的历史感氤氲而出。
江村现在散落着300多座广府民居,在楼巷一隅,安有数座典型的镬耳屋,房顶两旁“凸”起两只“耳朵”,是以前达官显贵之家的标志。穿过狭窄的楼巷,踏过青石板路,经过趟栊门半开的人家,久远的故事依稀回响在这幽深的巷子中。
楼巷里半开的趟栊门▲
康振江说,当时李氏家族多显贵,楼巷一隅,几乎是李氏显贵聚集地。李志和回忆,当年李氏家族一子弟欲娶康氏家族一姑娘为妻,姑娘临嫁前突然反悔,说要李氏答应一个要求才肯上船。李氏族长问,“你要我们做什么?”“给个埠头我们康家!”李氏族长欣然答应,康氏埠头由此得来。从此,李、康、郑,三氏埠头并列在水道上,送客迎宾,粜货运粮,一派繁盛和谐的景象。
如今,“三氏”埠头已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水泥通衢。唯有始建于明朝的李氏埠头所垒石墙上刻着的水埠通津——无声言说着这段历史。
“水埠通津”四字无声言说着历史▲
李志和称,这里世代民风淳朴,大都安分守己,没有出现过村霸。杂姓混居的村落,无姓氏斗争,和谐有序,是祠堂祖庙的荫福也是江村人对旧时秩序的坚守,这些民风共筑着江村和谐共生的精神家园。
—END—
素材来源:顺德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