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河南芒砀山春节民俗旅游 砀山春节民俗文化

2024-01-01    2252 浏览

1.砀山春节民俗文化

“三月三,好日子,家家户户接闺女”,是安徽砀山的一个传统风俗。其实,有关“三月三”的民俗民风,全国各地都有记载。象“曲水流觞”、“祭祀宴饮”、“兰汤沐浴”等都是它的内容。但“接闺女回娘家”,恐怕只是淮北一带盛行,砀山犹甚。

中国的农历,一三五七九为单月,月份与日数重叠,为节。如一月初一,春节;三月初三,重三节(也有叫桃花节、泼水节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七月初七,鹊桥节(也有叫巧节、情人节的);九月初九,重阳节。

至于三月初三闺女回娘家的来历,在我们当地有两种传说:一说三月初三是“恶日”,应避之。据《宋书·礼志》中记载:“平原人徐肇,于三月初得三胞胎女婴,至三月三日,俱亡。一村人引以为怪,从此,每逢此日,都相携去水边涮洗”或外出以避邪气。另一种说法是:天宫中的王母娘娘,每年的三月初三,都要去蟠桃园内赏花,七个闺女也都出阁随从。早先本仙女思凡,偷偷飘落人间与董郎相配,就是在三月初三,被王母击鼓招回天宫的。(所以,一过三月三,再下雨就有雷声了)。如此遥远的路程,都阻挡不住闺女回娘家,何况人间呢?

三月三,正值清明前后,在淮北,是南北冷暖气流频繁交会的时候,天气偏湿,自古就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说法。在这一段不太心的空闲中,闺女回趟娘家,理所当然。在砀山一带,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老天爷,别下了,留着干路回娘家。娘家远,骑上毛驴打上伞,娘家近,穿着乡鞋柱着棍。”看样子,不管路途如何,都得回家住上几天。

三月三回娘家,关键是接。因为它的来历,毕竟与“恶”与“悲”有关。再加上清明前后,正是“旧坟添新土,白日飞黑钱”的祭亡时节,阴阳交错,必须得由娘家哥或娘家侄来接,以免路上遭遇不测。实在忙不过来的,闺女也可带着自己的男孩回来,但要折根桃条作以避邪。有首儿歌证明了这一习俗:“大槐树,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人家的闺女都来了,俺的闺女咋不来,说着说着来到了,满脸泪水直发呆,俺是娘的心头肉,娘不接俺俺也来……”

2.砀山元宵节风俗

是安徽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历史上记载宿州“舟车会聚,九州通衢之地”,“扼汴控淮,当南北冲要”,“跨汴阻淮,信江北一要地”,现在是我国著名的“中国酥梨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书法艺术之乡”、“� ��国马戏之乡”、“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泗州戏之乡”。2006年,获得“全国绿化先进市”,1994—2007年,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宿州的风俗一概同北方,主食以面食为主,午饭吃馒头、饼。只有夹沟一带的少数丘陵中产大米,名为“香稻米”,曾经是贡米。米制品通常只有端午节的粽子。春节期间几乎只吃面食。元宵节做杂面油灯,置于门前、鸡圈等处辟邪。大年三十(腊月的最后一天)早上贴春联,忙活做饭炒菜,全家团圆的正餐是午餐,一般是12点整放鞭炮开饭,晚上至初一通常以饺子为主,初一早上一大早要带第一锅饺子上坟祭祖且这顿饺子必须是素馅的不沾荤且饺子汤里要放入各种粮食,以喻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点心有油炸丸子、焦叶子(面片,当地叫“猫耳朵儿”)、蚂蚱腿(细小不长的形似蚂蚱的拐弯的腿一样的面制品,加糖和姜末),这些点心都要在腊月二十九之前做好。年夜饭不是正餐(通常是吃饺子(这个风俗似乎其他地方未见),现在晚餐也是正餐,通常准备各种菜品,比较丰盛,当然饺子是必不可少的。大年初一挨家拜年,以及进城逛街赶集,初二接姑、姨等亲戚。

宿州盛产三大特产:

砀山酥梨已有2000年栽培史,以皮薄色美、甘甜酥脆,驰名海内外,曾是宫廷贡品,系中国十大名优水果之一。

闻名中外的符离集烧鸡,产于本市北的符离镇。已有80多年的制作历史,它以独特的风味,享誉遐迩。

灵璧石

灵璧县盛产玉石、故得名“灵璧”。灵璧石分奇石、磬石和大理石。奇石天然神韵,叩之有道,清帝乾隆封其为“天下第一石”。磬石为灵璧独有,色如墨玉,敲击可发出美妙的声音,俗称“八音石”,四千年前古人即用之制作磬石编钟。玲珑剔透的磬石工艺品和大理石板材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3.砀山的春节

民政局二零。19年。放假和其他国家机关是一样的。都是从初一放到初七。

4.砀山春节民俗文化介绍

就是头搂头的亲,表示亲的很的意思!

5.砀山春节风俗

见面礼,大礼和三金加上鸡鸭鱼,具体看各村习俗

6.砀山的民俗文化

是安徽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历史上记载宿州“舟车会聚,九州通衢之地”,“扼汴控淮,当南北冲要”,“跨汴阻淮,信江北一要地”,现在是我国著名的“中国酥梨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书法艺术之乡� �、“中国马戏之乡”、“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泗州戏之乡”。2006年,获得“全国绿化先进市”,1994—2007年,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宿州的风俗一概同北方,主食以面食为主,午饭吃馒头、饼。只有夹沟一带的少数丘陵中产大米,名为“香稻米”,曾经是贡米。米制品通常只有端午节的粽子。春节期间几乎只吃面食。元宵节做杂面油灯,置于门前、鸡圈等处辟邪。大年三十(腊月的最后一天)早上贴春联,忙活做饭炒菜,全家团圆的正餐是午餐,一般是12点整放鞭炮开饭,晚上至初一通常以饺子为主,初一早上一大早要带第一锅饺子上坟祭祖且这顿饺子必须是素馅的不沾荤且饺子汤里要放入各种粮食,以喻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点心有油炸丸子、焦叶子(面片,当地叫“猫耳朵儿”)、蚂蚱腿(细小不长的形似蚂蚱的拐弯的腿一样的面制品,加糖和姜末),这些点心都要在腊月二十九之前做好。年夜饭不是正餐(通常是吃饺子(这个风俗似乎其他地方未见),现在晚餐也是正餐,通常准备各种菜品,比较丰盛,当然饺子是必不可少的。大年初一挨家拜年,以及进城逛街赶集,初二接姑、姨等亲戚。

宿州盛产三大特产:

砀山酥梨已有2000年栽培史,以皮薄色美、甘甜酥脆,驰名海内外,曾是宫廷贡品,系中国十大名优水果之一。

闻名中外的符离集烧鸡,产于本市北的符离镇。已有80多年的制作历史,它以独特的风味,享誉遐迩。

灵璧石

灵璧县盛产玉石、故得名“灵璧”。灵璧石分奇石、磬石和大理石。奇石天然神韵,叩之有道,清帝乾隆封其为“天下第一石”。磬石为灵璧独有,色如墨玉,敲击可发出美妙的声音,俗称“八音石”,四千年前古人即用之制作磬石编钟。玲珑剔透的磬石工艺品和大理石板材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7.砀山元宵节

是安徽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历史上记载宿州“舟车会聚,九州通衢之地”,“扼汴控淮,当南北冲要”,“跨汴阻淮,信江北一要地”,现在是我国著名的“中国酥梨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书法艺术之乡”、“中国马戏之乡”、“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泗州戏之乡”。2006年,获得“全国绿化先进市”,1994—2007年,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宿州的风俗一概同北方,主食以面食为主,午饭吃馒头、饼。只有夹沟一带的少数丘陵中产大米,名为“香稻米”,曾经是贡米。米制品通常只有端午节的粽子。春节期间几乎只吃面食。元宵节做杂面油灯,置于门前、鸡圈等处辟邪。大年三十(腊月的最后一天)早上贴春联,忙活做饭炒菜,全家团圆的正餐是午餐,一般是12点整放鞭炮开饭,晚上至初一通常以饺子为主,初一早上一大早要带第一锅饺子上坟祭祖且这顿饺子必须是素馅的不沾荤且饺子汤里要放入各种粮食,以喻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点心有油炸丸子、焦叶子(面片,当地叫“猫耳朵儿”)、蚂蚱腿(细小不长的形似蚂蚱的拐弯的腿一样的面制品,加糖和姜末),这些点心都要在腊月二十九之前做好。年夜饭不是正餐(通常是吃饺子(这个风俗似乎其他地方未见),现在晚餐也是正餐,通常准备各种菜品,比较丰盛,当然饺子是必不可少的。大年初一挨家拜年,以及进城逛街赶集,初二接姑、姨等亲戚。

宿州盛产三大特� ��:

砀山酥梨已有2000年栽培史,以皮薄色美、甘甜酥脆,驰名海内外,曾是宫廷贡品,系中国十大名优水果之一。

闻名中外的符离集烧鸡,产于本市北的符离镇。已有80多年的制作历史,它以独特的风味,享誉遐迩。

灵璧石

灵璧县盛产玉石、故得名“灵璧”。灵璧石分奇石、磬石和大理石。奇石天然神韵,叩之有道,清帝乾隆封其为“天下第一石”。磬石为灵璧独有,色如墨玉,敲击可发出美妙的声音,俗称“八音石”,四千年前古人即用之制作磬石编钟。玲珑剔透的磬石工艺品和大理石板材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8.安徽砀山过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是安徽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历史上记载宿州“舟车会聚,九州通衢之地”,“扼汴控淮,当南北冲要”,“跨汴阻淮,信江北一要地”,现在是我国著名的“中国酥梨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书法艺术之乡”、“中国马戏之乡”、“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泗州戏之乡”。2006年,获得“全国绿化先进市”,1994—2007年,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宿州的风俗一概同北方,主食以面食为主,午饭吃馒头、饼。只有夹沟一带的少数丘陵中产大米,名为“香稻米”,曾经是贡米。米制品通常只有端午节的粽子。春节期间几乎只吃面食。元宵节做杂面油灯,置于门前、鸡圈等处辟邪。大年三十(腊月的最后一天)早上贴春联,忙活做饭炒菜,全家团圆的正餐是午餐,一般是12点整放鞭炮开饭,晚上至初一通常以饺子为主,初一早上一大早要带第一锅饺子上坟祭祖且这顿饺子必须是素馅的不沾荤且饺子汤里要放入各种粮食,以喻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点心有油炸丸子、焦叶子(面片,当地叫“猫耳朵儿”)、蚂蚱腿(细小不长的形似蚂蚱的拐弯的腿一样的面制品,加糖和姜末),这些点心都要在腊月二十九之前做好。年夜饭不是正餐(通常是吃饺子(这个风俗似乎其他地方未见),现在晚餐也是正餐,通常准备各种菜品,比较丰盛,当然饺子是必不可少的。大年初一挨家拜年,以及进城逛街赶集,初二接姑、姨等亲戚。

宿州盛产三大特产:

砀山酥梨已有2000年栽培史,以皮薄色美、甘甜酥脆,驰名海内外,曾是宫廷贡品,系中国十大名优水果之一。

闻名中外的符离集烧鸡,产于本市北的符离镇。已有80多年的制作历史,它以独特的风味,享誉遐迩。

灵璧石

灵璧县盛产玉石、故得名“灵璧”。灵璧石分奇石、磬石和大理石。奇石天然神韵,叩之有道,清帝乾隆封其为“天下第一石”。磬石为灵璧独有,色如墨玉,敲击可发出美妙的声音,俗称“八音石”,四千年前古人即用之制作磬石编钟。玲珑剔透的磬石工艺品和大理石板材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

9.砀山的历史文化

梨树王风景区“梨树王”、“乌龙披雪”两景点都是砀山县梨花观赏景点,景点位于良梨镇良梨村郭庄村东梨园中,也是当年乾隆皇帝品尝酥梨的地方,此处有砀山县著名书法家张克民书写的碑名——乌龙披雪。

鳌头观海风景区“鳌头观海”为砀山县梨花观赏景点之一,位于砀山县良梨镇杨集村张何庄北坝头,黄河故道南岸,镇主干公路郭(庄)-张(何庄)路直通此处。该景点1996年设立,2008年重建。地为故黄冲积滩,地肥土沃,宜果木生长,为砀山酥梨之正源。酥梨栽培历史悠久,史载唐宋时始栽,明清大推广。

清乾隆帝下江南途中行宫曾设于境内訾庄寺院,御品郭楼(现郭庄村)之酥梨赞不绝口,即口谕捎带皇考进贡,因之世有“贡梨”之称,砀山梨声名大振园艺场梨展馆。砀山有悠久的酥梨栽培历史,是全国酥梨的发源地。砀山县采取多种手段,以调动全县梨农加强科技管理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生产中不断创新,在每年的秋季,举办一次别开生面的梨王大奖赛。梨王大奖赛也是调动梨农加强科技管理、提高酥梨品质的有效措施之一。所谓梨王大赛,就是每年金秋时节组织梨农将自己精心培育的果大、质优的梨中王子拿来参展评比,对获奖进行表彰,以激发梨农生产的积极性,也为筹建“酥梨馆”提供实物资料,砀山梨王大赛自93年举办,至今已是10年之多,年年的梨王大赛,都是盛况空前。

现存着的梨王就是九六年梨王赛上由园艺场选送的,它重量2400克(4斤8两),形状像足球一样,完全具备了梨王的形美、色纯汁多,含糖量在14%以上的条件。

另外,还有良梨镇梨农崔龙明选送的一段80厘米的枝条上,挂满了单果重500克以上的酥梨31个,获得了当年的优质丰产奖。

此展馆还有其它优良品种50余种。碧清庄园碧清庄园坐落在安徽省砀山县黄河故道风景区中心地带,主体建设面积35000平方米,生态风景区565000平方米。碧清庄园依托砀山县70余万亩世界果林公园和独特的黄河故道自然景观,以黄河故道 风土人情、生活原貌、饮食特点、原生态景观为载体,成为集休闲、娱乐、旅游、餐饮、住宿、民俗文化为一体,具有原生态特征和徽派建筑风格相结合的综合性旅游景观。

庄园内建造有沼气池、动物观赏园、百果园、自采蔬菜物种观赏园、花卉园、梨文化及砀山民俗展厅、历史文化长廊、黄河别墅等。

庄园还利用黄河故道天然优质水面,建设有生态洗浴、滑沙等项目。百年老梨树园砀山有逾百年老树六万余株。位于唐寨镇光明村和杨庄村的古梨树群,是其代表作品。有的近二百年寿诞。铁干嶙峋,虬曲如龙,树形各异,观赏性极强。座落于光明村的老梨树群,相传为1660年乾隆下江南时路过此地亲植的大梨树仅存有8棵。除“玉佛手”外,还有“酥梨王”,此地占地0.48亩,每年结果仍在3000斤以上,该树位于杨庄村东北角。乾隆路过此时,亲封此树为“大将军”,此树占地半亩左右,结果每年在3500斤以上。刚刚封过“大将军”树,离此不远,乾隆又见一棵大梨树非常高兴,便幽默地说,只有委屈你作为“二将军”了。

后来此地就有“大将军不大,二将军不小”的传说。

“二将军”树占� ��半亩左右,年产亦在3000斤以上。突山风景区突山风景区由青岛明园开发公司投资建设,占地面积100多亩。景区内楼台亭榭曲径回廊,各种树艺造型修剪的惟妙惟肖,构成了一幅清新优美的田园画卷。同时,富有浓郁乡村气息的古式花轿、花车、骑马、骑骆驼游园、花船荡水等项目更是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慕名前来游玩。古黄驿站风景区古黄驿站风景区坐落在砀山县黄河故道风景区中心地。景区内有气势磅礴的大雄宝殿,建筑精巧的平安钟亭,亭上有美丽雕花、秀美彩绘。还有正在建设中的以宣传砀山酥梨悠久历史文化为主的梨文化馆及水上公园。该中心属省级自然湿地保护区的一部分,动植物丰富,其中具有经济和药用价值的植物达数百种之多。

更多与河南芒砀山春节民俗旅游 砀山春节民俗文化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