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虎山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中,上清宫和天师府的兴衰不但可视为一部物化的道教历史的缩影,甚至可视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侧影。
上清宫是龙虎山最古老的道观之一,它坐落在贵溪县西南约40公里的上清镇,是历代天师供祀神仙之所。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时,即在这里建草庐,晋代改建为“传篆坛”。由于唐代将老子作为唐王室祖先,尊道教为国教,从而使道教得到空前的发展。
唐武宗会昌年间,大肆兴道教抑佛教,毁寺庙、建宮观,敕建了龙虎山道观,赐名“真仙观”,武宗亲自书写了“真仙观”匾额,龙虎山道观因之显名于世。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将“真仙观”赐为“上清观”;“上清”之名由此正式出现。
宋徽宗政和三年又将上清的道观从“观”上升为“宫”,并赐名“上清正一宫”。这时,龙虎山已成为我国南方道教的中心,四方来此学道、住观者常达数千人。
贵溪人去龙虎山不要门票,拿身份证直接去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要做观光车要买30元/人观光车票。坐竹筏买75元/人竹筏票。摆渡5元/人。各景点门票都是免费的。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贵溪市境内。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贵溪,不在月湖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贵溪市(鹰潭市代管),距鹰潭市区20公里。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道教发祥地,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龙虎山是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中心推荐的中国丹霞[龙虎山(包括龟峰)等六处风景名胜区组合申报]项目,是2010年中国唯一申遗项目。 龙虎山为道教正一派“祖庭”。在中国道教史上有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响。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乃独秀江南的秀水灵山。此地群峰绵延数十里,为象山(应天山)一支脉西行所致。
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上清溪自东远途飘入,依山缓行,绕山转峰,似小憩,似恋景,过滩呈白,遇潭现绿,或轻声雅语,或静心沉思。九十九峰二十四岩,尽取水之至柔,绕山转峰之溪水,遍纳九十九龙之阳刚,山丹水绿,灵性十足。不久,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自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张道陵于龙虎山修道炼丹大成后,从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龙虎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63代,奕世沿守1800余年,他们均得到历代封建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国文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孔(夫子)”两大世家。上清宫和嗣汉天师府得到历代王朝无数次的赐银,进行了无数次的扩建和维修,宫府的建筑面积、规模、布局、数量、规格创道教建筑史之最。龙虎山在鼎盛时期,建有道观 80余座,道院36座,道宫数个,是名副其实的“道都”,是道士的世界王国。 此外,龙虎山景区应天山象山书院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顿悟心学” 派的发� �地;金龙峰马祖岩是禅宗史上贡献最大的禅师之一马祖道早期参禅悟道的场所;仙水岩的崖墓群是中国葬俗史上的奇观;“仙女现花”为道教第一绝景、世界第一绝景,等等。《龙虎山志·艺文》载:“龙虎山历魏、晋、唐、宋,代有褒崇,若山川之胜,宫宇之丽,人物之繁,仙迹之异,道行之神,爵望之显。
代之慕拟歆艳者,或美之于诗文,垂之金石,传递一千余载。”龙虎山几千年来积淀而成的丰厚的道教文化遗产,和它在中国道教史上显赫的祖庭地位,以及对中国道教发展所作的贡献,被人公认为“道教第一山”在世界宗教史上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重在加强对道教文化内涵方面的发掘建设,推出了以了解道教概况,领略道教祖庭的威严的“瞰道教全貌” 的“身”游线路;推出了以领会道教崇尚“无为、自然”核心思想的 “览道教仙境”的“心”游线路;还推出了以探考张道陵创道之目的的“思崖墓之奇”的“神”神线路,完善各项设施,采取多种措施,使“百神受职之所”、“洞天福地”的龙虎山抖落尘埃,紫气升腾,纳迎四方宾客,替天行道,禳灾降魔,造福于民,被旅游界誉为“道教朝圣游和第一游”。
开放的
游玩龙虎山,最合理的是观光车与步行、漂流结合的方式。一天游览主要景点,可由游客中心乘观光车至正一观,而后转乘至最远的上清古镇(10公里左右),由此逆行游览回到起点。古镇中的房屋大多为新建,可先到长庆坊,然后沿着上清古街逛逛。镇中最值得一看的是天师府和上清宫,天师府是正一派的祖庭,现存的木建筑大多是清朝的古物。上清宫距此还有几公里路程,游客少些,不愿等观光车也可打个摩的前往。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
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龙虎山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自然文化双遗产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虎山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是中国道教发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龙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发育在中国东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缘由晚白垩世陆相山麓洪—冲积扇块状红色砂砾岩组成的丹霞山体。
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西晋时已赴龙虎山定居,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今承袭六十三代,历经一千九百多年。
2010年8月2日,龙虎山与龟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2017年11月19日,获得年度旅游目的地声誉奖。
龙虎山、龟峰包含了中国亚热带湿润区丹霞单体与群体的重要形态类型,形态类型的多样性造就了丹霞峰林地貌组合和象形丹霞景观的独特性。龙虎山、龟峰地区的丹霞单体地貌几乎涵盖了亚热带湿润区的所有种类。龙虎山、龟峰地区的丹霞群体形态类型以侵蚀残余的平顶型和圆顶型峰丛;泸溪河近岸带和龟峰以峰林型丹霞地貌为标志,是宽谷疏散型丹霞峰林地貌的模式地。
依据丹霞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方式,地貌成因可大致划分为:雨水侵蚀型、流水(河流)侵蚀型、崩塌残余型、崩塌堆积型和溶蚀溶洞型等5个类
风景名胜 沅江境内的南洞庭是国际公认的亚洲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有湿地面积60多万亩。已发现动植物1400多种,中华秋沙鸭� ��丹顶鹤、中华鲟、白鳍豚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芦笋、藜蒿、野芹、蓼米产地(2007年)。 沅江1986年被国务院定为首批内陆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之一。粮、鱼、麻、沅江市有大小景点120处,集中分布在南洞庭湖、赤山乌和市城区。 风景区 赤山岛 赤山岛横亘于南洞庭与西洞庭之间,与沅江市橘城新区仅一水之隔,其间有白沙大桥相连。岛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是洞庭湖中最大的岛屿,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岛。相传范蠡携西施曾在此隐居,故又名蠡山。岛上树木茂盛,四周是众多的湖汊、半岛,有“洞庭明珠”之称。岛上主要景点有香炉山、“樟生腊”、龙虎山森林公园、西畔山洲有机生态农庄等。 胭脂湖 胭脂湖流域面积近90平方公里,湖面面积21500余亩,湖水清亮纯净,达国家一级水质标准。胭脂湖水产资源特别丰富,有胭脂鱼,名贵的银鱼、鳜鱼,还有青鱼、甲鱼、河蚌等220多种水生动物。 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湖南益阳市,面积168000公顷。已被国家列为“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南洞庭湖上生活着多种珍稀濒危水禽和其它野生植物。南洞庭湖有118个人迹罕至的湖洲和湖岛,有植物863种,鸟类164种,鱼类11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中华鲟、白鲟、白头鹤、中华秋沙鸭等10种。[15] 古建筑 景星寺景星寺位于城区庆云山上,唐贞观年间尉迟恭监修。正殿门檐下有“唐敕景星寺”匾额。主轴建筑三进,前为弥勒佛殿,中为如来佛祖殿,后为观音大士殿。观音殿左侧为“洞华精舍”,系一回廊厅阁。中轴建筑左侧为清华宫,右建半湖亭,为景星寺山门,常年香客不断。 镇江塔镇江塔位于县境南洞庭小口塞湖朱家嘴。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十一月动工,两年建成。塔坐北朝南,第二层西南门额嵌“镇江塔”三字,塔高23.95米,占地5224平方米。镇江塔建造两百年来,挺立中流,坚实雄伟。1980年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凌云塔位于万子湖千秋浃。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十二月破土开井,翌年奠基建造,嘉庆二年(1797)闰六月竣工,塔身用16906块花岗岩砌成,耗白银4710两。塔高33.3米,7层8方,为中空楼阁式石塔。该塔为县境清代单体建筑艺术中的杰作,在全省现存清代石塔中,其风格与质量亦属上乘。1980年列为沅江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魁星楼魁星楼位于城区东北角文昌阁旧址前(今义和街6组),以原有泥塑“魁星点斗”神像得名,俗称“八角亭”,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魁星楼为境内仅存的清代攒尖顶楼阁式土木建筑,具有南方建筑的清秀风格,也有北方建筑的庄重气质。楼高15米,3层、3檐、6方。 周维寅别墅,整栋别墅系砖木结构阁楼,为中式仿日式建筑,分楼地两层,有房间10间,房内均为木制地板和天棚,房间四周回廊相通,走廊外用砖砌筑80厘米高的栅栏使四周檐口的32个四方砖柱相连接。周维寅别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确定为益阳市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