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杨河村怎么样 焦作沁阳杨河村简介

2024-01-18    368 浏览

杨河村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太行深山的悬崖边上,这是一个历史极其悠久的古老村落,每一处都透着自然的沧桑和繁杂,让你可以感受到古来的中原文明的原生态生活模式,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介绍。

这个尚未被认识的地方位于沁阳市常平乡西2.5公里的龙门河畔 ——杨河村,部分考察人员在悬崖绝壁的老龙脊 -“照山”顶峰

先说人工引、蓄水工程。它是后杨河全体村民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村班子的坚强带领下,为解决世代缺水问题而历经磨难又别无选择的情况下,举全村之力实施的“断腕”工程。它分别由引水和蓄水两部分组成。

所谓“断腕”的蓄水工程 — 大水池。它是村民在1972年冬天,痛心拆掉具有千年历史的龙门寺后,在其原址上开挖修建的。大水池呈正四方形,边长60米,面积约五亩,深达5米。加上该池正中间还套挖了一个半亩大,深2米的小水池,水池总容量达20000立方米。这样一个完全由人工开挖的水池,就库容而言,不敢说是中国第一,起码应该是河南第一。其气势着实令人瞠目!

3ri618m8i0yz29p1s5o9.jpg

无人机航拍大水池

b93m2yd1r5tz1orb6x0x.jpg

还有与大水池配套的引水工程。总长600多米,由300多米的洞渠和300多米明渠组成。其中300多米洞渠又由两段长约200米和100米的洞渠组成,其中间由一段位于悬崖上的50多米明渠将两段洞渠连成一体。洞渠断面高2米,宽1.8米。地面平整,其突出功能为引水,平时又是作为人们进出大山的步行近道。

之所以说此工程“惊人”,是指它完全是凭本村村民的两只手干成的,且前后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先说说洞渠的开凿。当时村里集中了全村所有的青、壮年劳力,分四个洞口同时开挖,每班三人,三班倒,24小时一刻不停。

完全是靠一把铁锤、一根钢钎、用炸药一炮一炮崩出来的。照明靠马灯(当时村里还没电)、测量靠吊线(没有仪器)、没有防护罩(不知道口罩为何物)、排烟靠人扇(无通风设备)、班间无饭吃(自带红薯、柿饼充饥)、酬劳挣工分(没有发过钱)。开凿时的困难与艰辛,足以成就一部感天动地的长篇小说。但自始至终,无人喊累叫苦,无外借一人,无出任何事故,堪称奇迹。

关于大水池的修建,惊人的地方在“开挖”。在村里青、壮男劳力都去打洞渠的情况下,剩余的妇女、老人、小孩人人都成了挖土方的主力军。约20000立方的开挖量,全是用箩头框肩挑、扁担抬,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里完成的。

当时实行的是按户按人按时间的包干制,家家有任务,人人有指标。所以不少家庭不仅让在外工作的家人请假回来帮忙,而且请外村亲戚也来帮忙。

大人小孩,各尽其能,肩挑手提,行走如跑,早来晚走,连有月亮光的夜晚都不放过。劳动场面,红旗略略,激情四溢,你追我赶。为此,村民宋景忠曾感动的写了一篇长达九页的叙事诗,详细记录了当时火热的劳动场面,被沁阳县广播站作为农业学大寨的典型予以报道,在全县连播了两个星期。

这个小山沟里的工程施工力度之大、时间之短,令人惊叹!人们为改善世代用水极度困难的意志和干劲,则充分展示了当时杨河人在党的领导下,在大自然面前不甘示弱、齐心聚力、奋发有为、不屈不挠、敢斗天地的顽强抗争精神。

光阴似箭,30多年前,近500名村民全部外迁。如今这个已历经47年且在杨河人心目中堪称的“恢弘”工程仍保持完好,功能正常。

可实在令人遗憾的是,外界只少有人知此处有个大水池,却鲜有人领略过它整个工程的全貌,更无人知晓隐藏在它背后是又一个“杨河版”的“红旗渠”式的动人故事。真可谓:宝在深山无人识,酒香也怕巷子深。

7i0cs78yn2bu34yl9v06.jpg

一号引水洞渠南口

再来说说惊人的绝壁悬崖。杨河村隔龙门河对面有一座天然的“泰山石敢当”— 照山。其最高峰绝对海拔250多米。自古上山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且十分陡峭。过去,除了放羊人,几乎无人上去过。山峰形似一条极窄的龙脊,平均宽度1.5米,最窄处只有一人宽且两边临崖。面对后杨河村的一面即是一眼望到底的悬崖绝壁。站在山巅,顿时心惊胆寒、两腿打颤。极目远眺,则视野极具开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立马油然而生。南太行最高峰马鞍山矗立正北。常平、窑头两岭尽收眼前。特别是俯瞰脚下的后杨河村及其大水池一线,以及蜿蜒与村、山之间的龙门河床,忽然间都变的如此渺小。由于山势险要,峰顶极少有人登临,也就无人知晓它的山势之险峻、视野之开阔、环境之奇特、资源之独有的惊人景观。

除了以上难得一见的景观资源,此山还有后杨河后人都铭记着的抗日时期的“红色英雄故事”。1940年前,此山曾是柏树满山,遮天蔽日,这不仅是一大自然景观,更为躲避日寇的侵略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1938 — 1939年,时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沁阳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的田时风,曾带领“沁阳中华民族先锋队”成员,不时住在村里,用白天休息、晚上袭扰的方式与驻常平的日、伪军开展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保护他们平安,后杨河村派只有十二、三岁的杨海心(解放后第一任村支部书记),每天守在照山顶为他们和村民站岗放哨。只要发现日寇,杨海心一喊,抗日队伍和村民就会立即上山藏入树丛,曾多次躲过敌人的偷袭。只可惜,在1940年大荒年,村民为了顾口,竟然把满山的柏树当柴火砍了个精光,稀世天然景观荡然无存。这成为现在绝壁悬崖景观无法弥补的一大缺憾。

gf0tbo7na295hfk93od6.jpg

平均只有一点五米宽的照山顶峰

wj1fcq1267f6e9v1jtz2.jpg

悬崖绝壁下的后杨河村如此渺小

不得不说的还有村周边惊人的山势河流与古老村庄。后杨河村所在的龙门河全长30多公里。发源于山西泽州的狐仙岭,经杨河、西万入丹河。整条河沿岸居住的村民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陆续外迁,各自然村都早已成了空村(包括山西境内),人迹罕至。是云台山和神农山之间所有大小河流中唯一未被开发甚至还鲜为人知的处女地。龙门河在两岸峡谷中蜿蜒曲折,形态万千。特别是后杨河境内这近两公里的河段中,由于山势坐位奇特,河流向西向东连续多个急转弯,大小落差一个接着一个,每到夏、秋两季河水暴涨时,河床就会形成了多个独有的大小瀑布群和激流深潭,周边及山下的人们都会慕名而来,一睹、一洗为快!

57xy9fjffkr4n2gu190n.jpg

蜿蜒而过的龙门河把后杨河村与照山连成一体

vpp3ra81hi6jkgmpn3x3.jpg

狭窄的龙王口及其落差形成壮观瀑布

6udz8p2420l5x49y713x.jpg

清澈见底的河水给蜂拥而来的人们难得的愉悦和凉爽

58jz8plp53gve6y0w32z.jpg

河、村相映又相衬,美如画卷映眼帘。

这里还要再重点说说形成最大瀑布的地方 — “龙王”。这里也是龙门河传说中的龙王在此生活最重要、故事最多、最经典的地方。紧挨着“龙王”,还有龙王口、龙泉、龙头嘴、龙门寺、寺南庵、香炉洼、山神庙圪梁、寺后背、栓马橛儿、卧马坑、饮马坑、龙灶台、黑龙王潭等等与龙王传说有关的地方。最值得一提的是因修水池而被拆掉的龙门寺。彼时,其建筑规模附近无人能出其右。寺内文物颇多,可目前仅存的只有一座铸造于明朝的重达500余斤的大铁钟(现收藏于沁阳博物馆),但足以印证这座寺庙的厚重历史。而此地,1939 年还曾作为沁阳抗日民主政府及所办的第一小学为躲避日寇的的侵扰,而作为临时所在地达六个多月。

后杨河村(前身曾为宋庄)被群山环抱,前有照山,后有靠山,下有河滩,背风朝阳,空气新鲜。村民自古学习气氛很浓,历史上一直有私塾学校,有文化的人较多,明清时期多有人考取举人和秀才,有县级官及其他官职多人。据村里碑文记载,清朝还有一人考取了太学士(国家最高学府),其父亲去世后,还被皇帝授予“皇清例增寿官”(现碑文有载)。

现收藏于沁阳博物馆的500斤重龙门寺大铁钟

9v6nxbvdh4m8wa8ju6uc.jpg

光绪三十四年皇帝授予的“皇清例增寿官”墓碑

后杨河村所在位置呈台阶式平缓抬升,建筑高低错落有致,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热。目前,饮用水由常平乡机井供给,大水池水足供其他用水之需,用电一如其常,有村到常平的水泥道路和出山到西万镇的道路,汽车出入通行便利。

ph9lk414o83n41408166.jpg

冬日里悬崖下的后杨河村

考察组一行认为:杨河村旅游资源独特,景点精巧品高。如开发利用好“红旗渠”式水利工程,挖掘好“红旗渠”式故事,讲好山区人的“杨河精神”;开发好从照山悬崖绝壁到马鞍山至引水洞渠和大水池的环山健身步道。

再开发从引水洞渠顺龙门河床北进,沿峡谷到有泉水的黑龙王潭的户外探险活动线路以及利用好古村落的历史遗留资源,应该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如此,这里将会是一个集登山健身、休闲、摄影、度假的理想之地!

杨河这块宝地,热情期待各位前去攀登悬崖奇峰,领略绝壁风光!一睹红旗工程,体会杨河精神!欣赏峡谷风景,探究淳朴民风!相信:你一定不虚此行!

更多与杨河村怎么样 焦作沁阳杨河村简介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