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平江福寿山森林公园白莲教遗址游览指南

2024-03-28    594 浏览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福寿山森林公园内保留了不少早期白莲教活动的遗址,这也是明末清初至清朝中期较为神秘的地带,现在依旧存留了诸多遗迹古物,具有非常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和观赏性,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介绍。

几年前,就听说平江福寿山森林公园发现了明末清初时期白莲教的神秘遗址,我一直想去探个究竟,一次周末,我们几个朋友结伴去福寿山度假,次日上午,我要求当地向导带我们去探访该神秘遗址。

穿过一片古树参天、老藤密布的原始林景观带,沿着密林中神秘深幽的小道,走到福寿山白水坪一个三面环山的谷地中间,我看见有一处人工垒筑的长方形高台,高约2至3米,上有5尊花岗岩造像。

5尊造像均无头,残高约1.2米,除一尊从颈部被打断,其余4尊颈部中间有一方形孔洞,孔深约10厘米,明显为榫铆结构痕迹,但头部已不知去向。

据向导介绍,石像头为彩绘木雕,直接插在石像上的孔洞中,因年代久远已腐烂不存,高台是用来举行仪式的地方。

797e69ce2xlv975yw6v9.jpg

图1-远观花岗岩造像

v117z21587cq7o5439i4.jpg

图2-近观花岗岩造像

9lervzqn57ep30cdx9jh.jpg

图3

15933eamxj5upd2297fa.jpg

图4

在谷地西北部有一道与高台相连的石墙,南边依靠自然的溪沟,推断为防御功能之用。石墙隐隐约约一直延伸至茂密的灌木丛中,没有道路,人无法进去,肉眼看不到尽头。

离高台西南部几十米处有一长方形麻石储水缸,两端凿成莲花形,长1.9米,宽1.1米,高80厘米,重约千斤,当地有山民认为石缸是香炉,但我们几个认为是储水缸。缸沿上可见有明显的磨刀留下的痕迹,如果是香炉,应该不会有刀痕。

7r6v7y935h81eq57bnzr.jpg

图5-储水缸

据平江县志记载,明末清初时期,福寿山一带曾经是平江、浏阳白莲教活动的大本营,在此活动前后长达数十年。这处白莲教教众活动遗迹,于2011年被人发现,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复杂最神秘的宗教。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334~416?)在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等结白莲社共同念佛,崇奉弥勒佛,后世信徒以为楷模。

北宋时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主持者既有僧侣,也有在家信徒,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因教徒谨葱乳,不杀不饮酒,故又名白莲菜、白莲宗,即白莲教。

早期的白莲教崇奉阿弥陀佛,提倡念佛持戒,规定信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它号召信徒敬奉祖先,是一种半僧半俗的秘密团体。它的教义简单,经卷比较通俗易懂。

白莲教自诞生时起,就具有两种性格,即叛逆与安善兼而有之、交替表现的性格,因而它也就发挥了两种社会功能,在平静的岁月里,白莲教作为佛、道正统宗教的补充,在下层社会发挥子佛、道二教所起不到的作用。

每当天灾人祸接踵而至或社会动乱之际,白莲教就会与佛、道相悖,往往成为农民暴动或农民起义的战斗旗帜,这也是白莲教不同于正统宗教的所具有的特质。

在元、明两代,白莲教曾多次组织农民起义。流传到清初,又发展成为反清秘密组织,遭到清政府的多次血腥镇压,嘉庆元年(1796),白莲教大起义曾经轰动全国震惊朝野。

那么,平江的白莲教为什么选择在福寿山的密林深处从事活动,后来又是怎样消亡的呢?个中原委有待探索。

更多与平江福寿山森林公园白莲教遗址游览指南相关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