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王城生态文化园位于黄石市大冶市境内,是一处充满了历史沧桑感的独特文化旅游城,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莫大的文化烙印和楚文化元素,带给游客无与伦比的畅快情感。
湖北大冶金牛镇有个2700多年的鄂王城,荒凉在一个小村旁,其实也就是一块砖墙的碑名,一大片杂草,一些残垣断壁的遗址,早就不见二千多年前的城了。
别小瞧这个地方,湖北的简称"鄂"就因它而起。古代这个地方属于鄂州,新中国成立后划给了黃冈,后又归属黃石市大冶。最近有人投资建了个鄂王城生态园,但距离真正遗址处还有段路程。
说起鄂王城来很惭愧,好多湖北人只知道自己车牌上的鄂字,却并不知缘于鄂王城,更不晓得鄂王城过去伤心的故事。
鄂王城遗址胡畈村
早先鄂与楚并不是一回事,鄂的先祖是黄河流域以捕鳄为生的一个部落。这个鳄是上古时期分布在长江、黃河流域的扬子鳄。4000多年前,鄂人在山西捕的就是扬子鳄。不知什么原因,后来鄂人部落王投了商纣王,封得一个鄂候,与周文王等一起被称为商朝"三大公"。
商纣王因鄂侯爱直谏,便派人把鄂候给剁了,真是惨无人道啊!同时周文王也受到牵连,被商纣王关了起来,好在文王下人向纣王献美女,救主子死里逃生。周文王回去后,从孟津起兵打败商纣王得了天下。西周时,各诸候相互打仗吞并,晋国强大就吞并了鄂国。
为了躲避杀戮,鄂国遗民四处流浪,由中原逃往南方,主要落脚在南阳、随州、大冶三处。史料上记载,落难的鄂人分什么西鄂东鄂,最后只有在大冶的东鄂人躲过了战争杀戮,艰难地生存下来了,仍沿用鄂国国号。
新建鄂王城
再说湖北地域的楚国,那时也是一个小国,地不出五十里,户不过千,穷得连进贡周天子的贡物都是苞茅。其实楚人的先祖还是挺牛的,也算得上三皇五帝,先祖颛顼高阳是黄帝之孙,正儿八经的皇族。
只可惜楚人传承到熊绎,连一点皇家气息都没有了,仅从周天子那封了个子爵,就50里地,在荆山、丹水荒僻一带,也就是今天的汉江上游。所以说湖北人呀,大可不必一说长江就滔滔不绝,其实值得湖北人怀念和骄傲的是母亲河一一汉江!
老城址
熊绎的子孙们对周天子的分封非常不满,心里一直感到憋屈,渐渐不安分起来,于是沿着汉水到处开疆拓土,在熊渠做楚王时把好端端的鄂 国给灭掉了。这些鄂国人也真不堪一击,好歹你多少也是捕鳄的后人呀,打仗总不会差到哪去吧。
怎么在北方被晋国灭,在南方被楚国灭,天生就是一个亡国的命呀! 楚灭鄂国这件事史记有记载,司马迁说,熊渠得汉江间民和,兴兵伐庸、扬粤,乃至于鄂。楚人占了鄂人的城,得了鄂人的大粮仓,还看上了梁子湖边鄂王城的好风水,干脆把都城也从山里迁了过来。
楚人是否迁都鄂王城这件大事,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没有记载。司马迁只说了 楚王目无周朝纲纪,大乱天下,周天子怒不可遏,带领诸侯联军伐楚,双方在汉水开战。
楚人略施小计,悄悄在船上设计了机关,周天子一上船就落水身亡大败。从此楚人就有了"不服周"的信心和神气,这句"抖雄'的老话,至今仍是湖北人的最佳口头禅。
要说更厉害的还是那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带着队伍跑到周天子家门前去"问鼎",这不明显是示威欺负天子吗?可见楚人擅长"抖雄"的气魄了吧。
新建鄂王城
鄂王城到底做过楚国的都城没有,众说纷纭,就是专家学者争论也很大:考古的说,从鄂王城遗址15万平方米的规模和遗址大东门能并行五辆战车的车道来看,在西周是罕见的,只有诸侯大国都城才可能有;读史书的说,翻遍史书,楚国移都全有记载,就是未见楚国移都鄂王城。历史总是让人扑朔迷离!但鄂王城作为楚王熊红的封地和楚国的别都是大家共认的事实。
鄂王城大东门遗址处
从楚国800年的历史发展看,湖北人一直认为,今天湖北的简称应该用楚字,而不是鄂字。理好像是这个理,但历史不是以人们主观愿望为转移的,不管鄂是山西鄂人带来的还是楚承接了当地越人的鄂,鄂王城的存在是绕不过去的。
最为关键的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他鬼使神差般地没忘了鄂国,在湖北东南设立了鄂县,从此鄂字就进入了湖北各朝代的行政区划之中。最早把鄂叫省的是唐朝,叫什么"鄂岳观察史",就相当于鄂省吧。
后来元朝和明朝又设湖广行省,把鄂改成了楚,多数人都叫楚省。到了清朝,设了一个湖广布政使司,湖北、湖南同属湖广布政使司,两省一起用楚字简称,给行文带来不少麻烦;
最后还是咸丰帝将鄂写入圣旨指代湖北,才"一锤定音"确定湖北简称为鄂。其实选什么字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楚人身上还有多少"不服周"的精神?试想:如果当年熊渠灭不了鄂国,那湖北还会是楚天下吗?假如楚庄王当年真把周天子的鼎给搬了,楚字会统一华夏吗?
不管鄂王城曾经是谁的,它终归是以消亡成就了楚国的辉煌,我们不应该忘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