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点易台铭》四面碑 相关信息共 7500
骆铭孙村古建筑群
孙村古建筑群
2023-05-24
孙村历史悠久,声名显赫,据《骆氏家谱》记载,骆氏先辈明初洪武年间已生息于此。骆孙村现存明代建筑3座以上,其历史之久远,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美,保存之完整,在古民居中极为罕见。村中建筑以骆氏公祠为最。公祠占地1.2亩,前有天井,后有大厅、神坛,两侧为厢房
易家河柑橘
家河柑橘
2023-09-26
家河柑橘:柘林镇家河新村地处柘林湖畔,全村共有农户87户、人口325人,柑桔种植面积1000余亩,年产量600余万斤。该村为进一步扩大柑桔种植规模,实行内部挖潜和外部拓展,即对已老化的桔树进行了低改,在周边乡镇租赁荒山或带动周边地区农户种植柑桔,柑桔规模日
李将军碑
李将军
2023-04-19
李将军位于卓尼县卡东乡安布族村西边的地上。现立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的碑亭内。用红色细纱岩雕成。身高4.95米,宽1.32米,厚0.5米。灵龟座(头残)高0.7米,宽1.32米,残长2.1米
刘碑寺造像碑
寺造像
2023-10-22
寺造像,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南20公里刘村,北齐天保八年(557年)豫州剌史刘等人刻立。后人因兴建佛寺,因名刘寺,又为保护此楼,俗称楼寺。《金石萃编》云:楼寺在县东四十里石淙东源上,内有豫州刘剌史,北齐天保八年丁丑立
尹宙碑
尹宙
2023-08-26
《汉故豫州从事尹君之》,简称《尹宙》,隶书,刻于东汉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元皇庆三年(1314年)正月二十四日,汴梁路鄢陵县达鲁花赤阿八赤钦奉诏书,追奉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乘名儒学,立石泮宫,以彰圣德。阿公物色材,得此碑石于洧川
塘下坊铭基堂
塘下坊基堂
2023-04-05
塘下坊基堂,位于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洲湖镇新英村。中文名:塘下坊基堂地理位置: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所处时代:清朝保护级别:安福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怡亭铭摩崖石刻
怡亭摩崖石刻
2023-06-07
鄂州市老城区小北门江边,矗立着一处巨崖,巨崖如小岛,上刻有被世人誉为三绝的怡亭,即怡亭摩崖石刻。该崖突兀江畔,旧名观音崖,因其形似猴状,人又称猴子石。它东望江心的龙蟠矶,西瞰西山脚下的钓鱼台,是鄂州城区沿江一带的三大奇石景观之一,论其名声和历史、艺术价值
盘溪无铭阙
盘溪无
2023-04-13
盘溪无阙在重庆市嘉陵江北岸的盘溪香炉湾,当地人称为香炉石。其地后高前低,下临深沟,前方为嘉陵江。现仅存右阙,已建亭保护,被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庆盘溪无阙,其左阙已塌毁,阙身残石于本世纪五十年代初由重庆市博物馆运回馆中保护。此阙西向,由细黄砂石建成
邓恩铭故居
邓恩故居
2023-09-22
邓恩烈士故居坐落于荔波县城北向阳路21号,总占地面积1100㎡,总建筑面积397㎡,其中:故居86㎡,豆腐房9㎡,陈列室230㎡,游客服务中心72㎡,现故居馆藏文物达150多件(套),已拆迁完毕等待建设资金的空地500㎡
易武“七子饼茶”
武“七子饼茶”
2023-12-15
武七子饼茶:麻黑村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北部武古镇。武古镇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唐乾符元年(公元875年)更名为利润城,1930年民国政府在武设立镇越县。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在武成立镇越县人民政府,1958年县政府由
第一山碑
第一山
2023-11-18
从招宝山麓上行,不到百步,即可见植于右首陡坡上的第一山古。旧称百步街,高1.85米,宽1米,面镌有第一山三个大字,下有,可供游人驻足。第一山三字,浑厚有力。落款庐陵萧天荫书六字,镌有石印两颗,但无具体年月和内容
瓦迪遮易
瓦迪遮
2023-11-27
瓦迪遮:瓦迪遮先用蒂丝在木柯里把生姜,大蒜和新鲜花椒(金阳青椒)压绒,把新鲜海椒用几根竹签穿起放在火里烧熟,也用蒂丝在木柯里与生姜,大蒜和新鲜花椒浆一起压绒,放入味精盐巴,再继续压绒,边价加泉水边再压绒,最后加葱和刮一点姆库进去,选两斤以下的子鸡,在柴火上
金鸡山瞭台
金鸡山瞭
2023-11-17
金鸡山瞭:位于北仑区戚家山街道蔚斗社区金鸡山山顶,与招宝山威远城隔江相望。坐西南朝东北,占地68.1平方米,现存瞭1座、石碑2通。瞭主体呈梯形,另有斜形台阶通向顶,石材砌筑。瞭台东北侧有督师御敌处1通,西北侧有保护军门遗迹1通
大风歌碑
大风歌
2023-07-16
大风歌位于江苏省沛县沛县文化馆内,有一所古朴典雅的院落,内有歌风。保存汉代《大风歌》诗碑一块,弥足珍贵。《大风歌》诗碑,高一丈一尺,宽四尺四寸;字为大篆书,笔力逆劲,结构匀称,风格壮丽,字形优美
承天观之碑
承天观之
2023-10-09
承天观之原位于正宁县正街。原观已毁,石碑尚存。圆首方座,通高2.72、宽0.85、厚0.22米。宋大中祥符二(1009)年立。篆额大宋宁州镇宁县承天观之。碑文楷书,记载道教理论及修建承天观之缘由等。尹熙古书并篆额,李维撰并序,赵谦、沈庆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