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云溪山人游记】深秋大罗山穿越之茶山老鼠岭、石竹村、龙脊、蘑菇岩、瑶溪穿越 相关景点共 7500
红军瞭望台遗址
红军瞭望台遗址
2023-04-05
红军瞭望台遗址位于清流县嵩镇嵩老街中心,跨街而立,距嵩苏维埃政府旧址100米。红军瞭望台是独立第7师等部驻守嵩时所使用的岗亭。嵩是清流东北重镇,它西屏清流城关,北接宁化泉上,东经林畲可入归化,南连永安至清流水路要冲嵩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沽塘村層公祠堂
沽塘層公祠堂
2023-08-11
沽塘層公祠堂位于高安市伍桥镇,年代为清。2012年12月24日,高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沽塘層公祠堂,沽塘層公祠堂简介,沽塘層公祠堂宜春市高安市沽塘層公祠堂旅游指南
六丹竹坑白鹤村
六丹竹坑白鹤
2023-06-28
丹竹坑,又名白鹤,是阳东县新洲镇上六村委会的一条偏僻小山庄,距离新洲圩镇约15公里,离上六村委会2公里,的四面环山,只有一个出入口,前有一口小鱼塘,旁阡陌、河流交错有致,松林、竹林、果林苍翠欲滴,空气清新之极
象耳山
象耳山
2023-09-14
寺周有象鼻山、象耳山、檫耳环抱,松柏茂密,斑竹万竿,青翠欲滴。寺前太白湖,主叉道总计长达10华里以上,曲折回环,山水一色,荡舟其间,静得出奇。象耳山题刻甚多,武氏上刻有磨针三字,相传李白读书山中,学未成弃去,适过一逢老媪磨铁杵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
2023-02-19
皖南古村落位于安徽省黟县东,以西递、宏为代表。西递、宏古民居村落位于中国东部安徽省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西递面积近13公顷,已有950多年的历史,现有十四世纪到十九世纪的祠堂3幢、牌楼1座,古民居224幢
大万伍佛洞(擂鼓台中洞)
万伍佛洞(擂鼓台中洞)
2023-11-09
万伍佛洞又叫擂鼓台中洞,开凿于唐武则天时期,因窟楣刻有万伍佛字样而得名。洞平面呈马蹄形,洞顶作穹窿状,并有装饰华丽的莲花藻井,雕有坐佛、伎乐天、金翅鸟和琵琶等乐器
红旗村夏氏祖屋
红旗夏氏祖屋
2023-04-10
红旗夏氏祖屋位于梅州市梅县区新城办事处,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7年3月24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红旗夏氏祖屋为第五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红旗夏氏祖屋,红旗夏氏祖屋简介,红旗夏氏祖屋梅州市梅县区红旗夏氏祖屋旅游指南
墨江村磨砣河桥
墨江磨砣河桥
2023-04-08
墨江磨砣河桥位于衡南县洪山镇墨江安塘组,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保护范围:以桥基为起点,四向各至100米处。。建筑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100米处,墨江磨砣河桥,墨江磨砣河桥简介,墨江磨砣河桥衡阳市衡南县墨江磨砣河桥旅游指南
官田李氏大宗祠
官田李氏宗祠
2023-03-07
位于杭永线上龙湖岸边的稔田镇官田,距上杭县城38公里,水陆交通便利。该祠是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李氏后裔(李火德的第23代裔孙李梦兰)为纪念其入闽始祖李火德而集资两万多银两,历时四年建成的,被誉为客家第一宗祠
河排村罗氏家祠
河排罗氏家祠
2023-08-03
河排罗氏家祠位于长校镇河排,年代为清代,面积为523平方米,类别为宅第民居。2018年7月30日公布为清流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墙四周外延5米。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向外延伸20米,河排罗氏家祠,河排罗氏家祠简介,河排罗氏家祠三明市清流县河
蔚县北官堡村
蔚县北官堡
2023-07-01
蔚县北官堡蔚县北官堡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暖泉古镇三堡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始建于明代初期,已有近700年的历史。现存比较完好的高大歇山式堡门楼,堡内的卢家小堡与北官堡形成堡套堡特色,享誉全国的古老文化遗存打树花发源于此
儒步村烈士纪念碑
儒步烈士纪念碑
2023-06-19
儒步烈士纪念碑位于东源县叶潭镇儒步大顶山西坡下。1940年,中共河源县委成员欧阳源、蔡子培等以教师身份在缵修学校工作时,为了悼念当地抗日阵亡的将士而建立,后来倒塌;2005年,叶潭镇在兴建革命烈士纪念碑时,同时也在旧址重新建造了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上甘棠村古建筑群
上甘棠古建筑群
2023-06-15
上甘棠古建筑群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夏层铺镇。唐大和元年(827年),周氏族人定居上甘棠,村庄名称位置和居住家族始终未变,为湖南省绝无仅有。甘棠一词出自《诗经•南风》,取甘棠为名含有对先祖荣光的怀念。因该村处于谢沐河的上游,故称上甘棠
大堡子山遗址及墓群
堡子山遗址及墓群
2023-10-08
堡子山遗址及墓群位于陇南地区礼县县城东13公里西汉水南、北两岸。墓地分堡子山、赵坪圆顶山等几个墓区,墓区总面积18平方公里。1994、1998年两次共发掘墓葬14座,调查勘探面积21万平方米
蓝田古村落
蓝田古村落
2023-04-28
蓝田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西南部,该村东邻荷塘、荷,南靠炭步镇,西邻鲤塘、松岗,北邻白坭。1983年,蓝田由新村、蓝田、中洞三条自然村合并为一行政村。蓝田新村原名为赵新,为赵姓人开,但赵姓人数较少。后来,名由赵新改为新村,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