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清心顺昌.康养胜地】顺昌祖山’华阳山、万佛石窟合掌岩、观静山植物园、文昌桥、特色夜景二日游 相关特产共 6885
翁源三华李
翁源三
2023-11-16
翁源三李:三李原产于翁源县龙仙镇三村,清嘉庆《翁源志》、《韶州府志》、《辞海》均有记载。每年初春开花挂果,夏至前后成熟。三李果大、肉厚、无渣、核小、具有清甜、爽脆并带有特殊的芳香气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适量的糖分,素有岭南佳果、夏令之王之称。1986年
岑溪紫玉淮山
岑溪紫玉淮
2023-07-22
岑溪紫玉淮:紫玉淮又称紫山药、紫人参,属薯蓣科山药属草本蔓生性植物,因其肉质红中带紫而得名。紫玉淮块茎肥大,粗约56cm,长约100cm,单个块茎重3000克左右,最大达到5000多克,肉质柔滑,风味独特,色泽亮丽,营养丰富,有蔬菜之王之美誉。紫玉淮
二狼山白绒山羊
二狼白绒山羊
2023-06-16
二狼白绒山羊:二狼白绒山羊二狼白绒山羊是绒肉兼用的优良地方品种,有白雪公主之美誉,主要产地为阴山山脉一带。二狼白绒山羊体格大,全身毛洁白光亮,柔软整齐。毛长平均在15公分以上,单只剪毛量0.4—0.8公斤。绒层厚度4~6公分。成年羊平均产绒量为365克
九皇山云雾茶
九皇云雾茶
2023-10-25
九皇云雾茶:九皇云雾茶,具有条索紧圆,形似眉状,润绿多毫,锋苗挺秀,香高持久,滋味鲜浓,汤色清明,叶底匀整等特点。由于受高山凉爽多雾的气候及日光直射时间短等条件影响,形成其叶厚,毫多,醇甘耐泡,含单宁,芳香油类和维生素较多等特点,不仅味道浓郁清香,怡神解泻
矾山肉燕
肉燕
2023-09-02
肉燕:肉燕烧九层糕(那特象馄饨的就是肉燕,因为它的皮是肉加淀粉敲出来的),一碗肉燕面...
博山酥锅
酥锅
2023-10-06
酥锅:博酥锅是一种传统的时令、节令菜肴,盛行于冬季和春节期间,传说是清朝初年颜神镇一位叫苏小妹的妇女创始,故菜名定为苏锅。又因此菜用醋较多,以肉鱼骨刺酥烂为主要特征,苏酥谐音,遂改名为酥锅菜。由于酥锅菜用料广泛,食用方便,香酥可口,再加易学好做,以至广为
八公山紫金砚
八公紫金砚
2023-09-12
八公紫金砚:八公紫金砚乃历史名砚。北宋宰相杜衍之孙杜绾著有一部《云林石谱》,记载了用寿春府寿春县的紫金山石雕琢成的砚台,称之为远古物也,多有赞美之词。以北宋上溯能称得上远古的,时代该多么遥远。紫金山又是古代八公的别称。专家推测,用八公紫金石制砚,就是始
从化三华李
从化三
2024-01-09
从化三李:从化三李,是从化的第二大宗水果。它适应性强,易种易管,生长快,结果早,一般定植后3年就能结果,5年开始进入丰产期,平均亩产在15002500公斤之间,丰产稳产。建国后,我市大面积种植三李,使其成为从化市新的著名土特产。从化三李枝条软垂,立春前
八公山豆腐排
八公豆腐排
2023-09-09
八公豆腐排:八公豆腐排八公山上,风声鹤戾,草木皆兵。这是古代著名的淝水之战后对秦荷坚败退时的描述,岂知这八公还是豆腐的起源地。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敬汉淮南王刘安。八公豆腐何如此有名,不仅因它是起源地,还以精工细做,品质优良,风味
蒙顶山毛峰
蒙顶毛峰
2023-07-07
蒙顶毛峰:蒙顶毛峰产于四川省雅安市蒙顶。是细嫩烘青的统称。指绿茶初制中形成条索细紧,露茸毫的嫩烘青。在小叶种地区制的毛峰,外形细紧,茸毫披露,显芽锋,汤色明亮,香气清高,滋味醇爽,叶底嫩绿明亮;大叶种制的,外形较肥壮,显露毫尖,色泽较黄或暗绿,香味较厚实。
大安山全鱼宴
大安全鱼宴
2023-10-01
大安全鱼宴:全鱼宴是山东省东平湖大安全鱼宴酒楼制作的名席佳宴。全鱼宴酒楼座落在商老庄乡大安,这里濒临东平湖,丰富的湖产资源,为名肴佳吃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全鱼宴系大安人氏陈全福创制。陈氏早年拜师于名厨师马德成门下,经过苦练烹调基本功,对湖产品的菜肴制
两香问政山笋
两香问政
2023-09-10
两香问政笋:两香问政笋是徽州山区传统风味菜。竹笋是徽菜中的一味山珍,问政笋在所有的笋味中最为鲜嫩,但不购香,加上香肠、香菇等增香,则弥补了不足,这道菜就称为两香问政笋。其作法是将笋加火腿骨、鲜猪肉骨烧焖,中途加进香肠、香菇。成熟后去骨装盘。菜品有红(香
九华石雕
石雕
2023-09-11
石雕:题材取自佛教故事。如观音捧瓶、地藏成道等具有造型逼真,刀笔细润的特点,别具风采,是游人、游客争购的纪念品。
茶山三华李
茶山三
2023-11-04
茶山三李:茶山三李闻名省内外,是粤西最大的优质三李生产基地之一,全镇种植面积已达4.2万亩,年产量近4万吨,产值超过1亿元,获得中国三李产业龙头县(市)产业基地殊荣。茶山镇位于信宜市西北部山区,是革命老区。周边南是该市洪冠镇、西是怀乡镇、朱砂镇、东北是
沁州檀山皇
沁州檀
2023-08-09
沁州檀皇:沁州檀皇小米产于山西沁县檀山村,原名檀爬坡糙谷米。清朝年间,沁州人吴王典在朝庭做阁老官,他将家乡的糙谷米带到皇宫奉献康熙皇帝时,把糙谷米改叫沁州黄。由此,檀就成为历代贡品沁州黄小米品种栽培和传播的发源地。传说,很久以前,沁州大地发生了大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