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一个红色基地┃东营黄河口知青小镇 相关景点共 7409
东营瀚海海上休闲旅游区
东营瀚海海上休闲旅游区
2024-01-10
东营瀚海海上休闲旅游区位于广饶县丁庄镇西马楼村,由东营瀚海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2011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景区地理位置优越,国道新海路,省道广青路、青垦路贯穿全境;距东营机场、港口不到20分钟的路程,处于东营市和胜利油田的半小时经济圈内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村旧居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村旧居
2023-08-26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村旧居位于郏县广阔天地乡吴堂村、邱庄村、杨庄村。年代为1968—1982年。1955年,郏县大李庄乡农业合作化规划试点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许昌地委的高度重视
茶铺五七知青农场纪念园
茶铺五七知青农场纪念园
2023-04-09
茶铺五七知青农场纪念园位于邵阳市洞口县茶铺茶场管理区。2019年,茶铺五七知青农场纪念园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龟埕知青住房旧址
龟埕知青住房旧址
2023-06-24
龟埕知青住房旧址位于汕头市南澳县黄花山龟埕。背依龙颈山,面朝鹰石山,1974年12月动工,1975年4月竣工。由福建省惠安县建筑队负责施工,黄花山林场专业队柯得利负责监督施工,采用条石砌筑,占地面积3720平方米,建筑面积582.5平方米,呈凹字形
东营胜利电视观光塔
东营胜利电视观光塔
2023-08-19
胜利电视观光塔是中国广播电视学会高塔委员会成员塔之一,位于东营市西城西四路395号属西城繁华地段,距东青高速公路8公里,距东营火车站1.5公里,距东营机场25公里。塔高208米,集观光、餐饮、娱乐、无线信号发射于一体
回家小镇
回家小镇
2023-09-03
马尔代夫·回家小镇花海景区,占地面积500多亩,共分为玫瑰赏花园、浪漫花海、婚纱摄影长廊、动物园、拓展基地、野战基地、烧烤及野餐、趣味游戏区和农事体验园等十多个项目
东营清风湖公园
东营清风湖公园
2023-12-19
东营清风湖公园简介清风湖公园是山东省最大的城市公园,是全国首个以展现黄河文化为主题的公园。拥有山东省最大的8000平方米市民健身广场、国内最高的音乐喷泉之一、中国唯一的黄河水体纪念碑
蛙声小镇
蛙声小镇
2023-03-13
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有个蛙声小镇一孙武街道,靠水治水,认真做好水文章,充分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蛙声小镇,中国最早的有机农业种植研发基地。为山东惠民润地物华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已经成国家AA级旅游景区
东营园博园
东营园博园
2023-03-03
东营园博园是黄河三角洲地区规模最大的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生态公园。其核心主题为黄蓝交响,共享园博,突出自然、健康、互动、乐享。园区总占地面积98公顷,建设各类展园30余个,包括城市展园17个,县区展园5个,企业展园10个,设计师展园1个
博客小镇
博客小镇
2023-11-06
博客小镇是洛带古镇的镇中镇,是一个集博物馆聚落、文化商业街、艺术工作室、企业会馆群、五星级酒店为一体的高端文化休闲度假人文小镇小镇建筑中独创的商院是中国精致生活的缩影,以古都名宅为用材标准,由名匠古法精工打造,一砖一木,皆精湛厚重,足见中国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
2023-09-11
红色娘子军纪念园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位于琼海市嘉积镇万石坡。由海南汇海旅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纪念园由和平广场、纪念广场、红色娘子军纪念馆、椰林寨、旅游服务区等五个部分组成,占地面积200亩
东营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
东营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
2024-01-10
东营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简介垦利县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有着发展红色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前身垦区是当时山东六大战略区之一清河区(后改为渤海区)党政机关所在地,其政治中心八大组就设在现在的永安镇政府所在地
东营项目区
东营项目区
2023-07-03
故城县营东项目区地处饶阳店镇西部,邢德公路北侧,一期建设用地487.5亩,总投资1.3亿元,仅距京九铁路7.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组织便捷,可容纳30余家企业入区经营,年生产能力可达300万件裘皮服装及装饰品,是全县投资规模最大的皮毛一产乡镇工业园区
东营历史博物馆
东营历史博物馆
2023-03-08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始建于1993年,原为广饶县博物馆,馆址位于广饶县城月河路东侧、文化广场北部。新馆于2002年1月开工建设,2003年10月建成,总建筑面积6812平方米,全框架结构,外观庄重大方,地上三层,地下一层,陈列总面积3500平方米
店子坪当代红色教育基地
店子坪当代红色教育基地
2023-04-08
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党支部书记王光国带领村民绝壁凿路,让闭塞山村走上康庄大道。他二十多年如一日,坚守山村,带领700多父老乡亲,不畏穷山恶水,不惧极难极苦,将武陵山区最高寒、最偏远、最贫困的穷山村建设成了远近闻名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