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一座瓦岗寨一部隋唐史走进安阳小众景点隋唐风云第一寨 相关景点共 7500
怒族寨
怒族
2023-05-05
怒族以典型的板屋系石片顶民居为主体,或穿堂通达,或套房互连,台地石阶从容点缀,充分表现了怒族建筑生动的空间构成,以及营造人文与自然融合的组合功底。怒族人口近3万,主要分布在怒江流域的福贡、贡山以及沪水、兰坪县境内,怒江也因怒族世居而得名
漱珠岗
漱珠
2023-11-07
漱珠闻名名胜古迹。位于珠江南岸新港路五凤村(宋时称万松岗)。清道光年间道士李名彻(道号青来)见此山环水曲,松石清奇,遂取名漱珠上有李氏募建的纯阳观,成于道光六年(1826),以观中供奉纯阳真君得名。观傍山构筑,布局谨严,简单古雅
狮岗炮台
炮台
2023-06-27
炮台在端州区北郊七星岩东北的狮,建于1920年,是肇罗阳镇守使林虎在肇庆所筑的七座炮台之一。炮台由三个部分组成:顶建指挥部,上另有两个防御工事。指挥部在岗的制高点,为圆形暗堡,直径2.35米,高l.9米,堡顶丘形,堡内有枪眼、壁龛,南面通道口接坑道
苏寨民居
民居
2023-05-06
荥阳市城北、索水之阳的广武镇苏村,是一个三面环水的古老村庄,古名高阳。苏家在苏南北大街的中间路东,有一座长90米、宽24米完整的明朝中晚期的官宅建筑群——苏民居,既有宫廷式样,又具中原风格。中文名:苏民居地理位置:河南省荥阳市占地面积:2160m²
瓦仓起义革命烈士陵园
仓起义革命烈士陵园
2023-04-26
仓起义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宜昌市当阳市庙前镇庙前村7组。仓起义是在中国革命处于低谷的时期爆发的。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集团先后背叛革命,中共鄂西特委根据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北省委的指示,决定以当阳县仓区为重点,发动武装反抗国民党派的秋收起义
黄泥汉大夫第
黄泥汉大夫
2023-06-11
黄泥汉大夫位于汝城县卢阳镇津江黄泥汉,时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黄泥汉大夫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祠堂外墙外缘为起点四向各延至10米处建筑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外缘为起点四向各至30米处,黄泥汉大夫,黄泥汉大夫简介,黄泥汉大夫郴州市汝城县黄泥汉大
牛角岗遗址
牛角遗址
2023-08-27
牛角遗址:位于今杞县县城西南10公里的高阳镇牛角村北,东北与段遗址相距约4公里,遗址原高于现今地表约2.5米,也因村民常年取土而遭破坏,生土层与毁坏的文化堆积相间裸露
“忠烈第”民居
“忠烈”民居
2023-08-10
忠烈民居为崇仁县文物保护单位。忠烈民居位于崇仁县河上镇堂仁村委会其门村小组,民国时期建筑,直进一栋,堂后一天井,硬山顶穿斗式,马头山墙高6.6米,厅堂上方有0。占地约280平方米。大门上方门罩缺失,石匾刻写有忠烈第三个大字
烟管岗烽火台
烟管烽火台
2023-10-30
烟管烽火台位于化龙镇细围、萃汀、沙路三村的交界,海拔120米,俗名为镬底、大奶的山岗上。据乾隆《番禺县志》载:元末义兵元帅屈仲舒起兵保障邑里,筑烟台其上。自此,便叫烟管。咸丰四年(1854年)五月,番禺红巾军首领陈显良曾率众于此祭旗,起义反清
茅岗遗址
遗址
2023-06-27
遗址位于高要市金利镇茅村茅山南北面的山脚下。年代为青铜时代早期。遗址面积两万多平方米。1978年发掘。文化层厚约1米。堆积中含大量贝壳及动物遗骸,包括有蚝、蛤、螺和猪、牛、鹿、羊、象、刺猬、青鱼、龟、鳄等。部分动物已属家养。还有两个个体的人类遗骸
保吉寨
保吉
2023-05-07
保吉位于郑州市中原区西流湖公园内,中原西路北侧,西紧邻贾鲁河,始建于清咸丰9年(1859)。保吉坐落在贾鲁河东岸的一处高台地上,在南部留有一座寨门,寨门顶有保吉三个大字的石匾,周边均为墙,墙外为很深的沟壑。保吉整体形状依台地而建,呈不规则形
岗钦曲
钦曲
2023-09-29
钦曲钦曲亦称贡钦曲’意为大脚河。在那曲地区巴青县境内,位于县驻地西北。流域内为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牧有牦牛、犏牛及藏系绵羊、山羊。
杨么寨
杨么
2023-05-16
杨么位于罗汉竹山西侧,南向龙口,三面峦环绕。大寨第一层为仿木栅栏、暸望、哨台、哨楼;第二层为石墙防城,建有点将台、忠义堂(拜爷堂或入法堂)、天顺殿、军师殿、藏金洞、杨么正殿、夫人阁。另配建北渚亭,宋代兵器陈列馆等
王家三岗遗址
王家三遗址
2023-08-17
王家三遗址位于罗庄区双月湖街道王家三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商周,类别为古遗址。王家三遗址是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王家三遗址,王家三遗址简介,王家三遗址临沂市罗庄区王家三遗址旅游指南
昌吉铁瓦寺遗址
昌吉铁寺遗址
2023-04-22
昌吉铁寺遗址位于阜康市瑶池哈萨克族自治乡境内,是为纪念元代长春真人邱处机而建的道教寺院,现建筑全毁,建筑特征不详,从残存遗迹看,原规模长45米,宽45米,面积2025平米,青砖筑砌,因其顶部用生铁覆盖故名铁寺,又名福寿寺,初建于清乾隆年间,光绪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