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丁氏盐商住宅 相关信息共 5725
荡里姚氏宗祠
荡里姚宗祠
2023-07-29
荡里姚宗祠为三进,台梁架砖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进深长39.8米,面阔16.3米,高8.87米,占地面积592平方米。宗祠基础随着山势逐渐升高,正中是大厅,大厅两侧为厢房。柱础石为青石质,有圆形鼓腹,六、八边形、四方裙兜形。粱枋、雀替均有雕刻
洪合项氏墓
洪合项
2023-07-20
洪合项墓位于嘉兴市秀洲区洪合镇良三村6组,是明代著名鉴藏家项元汴的家族墓地,墓呈矩形,南北长约60米,东西长约40米,面积3064平方米,墓高出地面约2米。项元汴(1524~1590),字子京,号墨林,浙江嘉兴人
兰寨林氏宗祠
兰寨林宗祠
2023-06-28
宗祠:建于清早期,有多次重修,坐西北向东南,建筑面积471平方米,三开间三进深两天井,前有围墙,共有两个平地台,有16条功名石柱,左侧有一古井,再前有照壁墙,砖木结构,有风火山墙,龙船卷尾屋脊,硬山顶,第一进有光绪六年庚辰,明经进士牌匾
佛山陈氏家庙
佛山陈家庙
2023-06-25
家庙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石头村,属岭南典型的三间两廊式祠堂建筑,建筑总体保存完好,大气敞亮,显示出当时宗族的兴盛。祠堂内部有三块重修碑记,为研究岭南祠堂文化及考订本祠堂的建筑年代及家族历史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秦州张氏民居
秦州张民居
2023-05-23
秦州张民居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西关育生巷56号,时代为清代。秦州区西关育生巷56号,系清道光年间陕西紫阳县令张仲武弟兄三人故居之一,属区级文物保护点。东房五间,靠北侧一间为大门通道,迎门有照壁
潭村姚氏宗祠
潭村姚宗祠
2023-04-28
宗祠年代为明嘉靖年间(1522~1566),位于冼村街道潭村大街西。建于明嘉靖年间,历代有重修。坐东朝西。三间两进,建筑占地面积288平方米。龙船脊,人字封火山墙,碌灰筒瓦。青砖墙,红砂岩石脚。梁架装饰繁复。封檐板有缠枝花果雕花纹饰
乌桕坝李氏宗祠
乌桕坝李宗祠
2024-01-13
乌桕坝李宗祠位于江西全南县乌桕坝乡,与乡政府仅有一墙之隔。我们走近宗祠的一个侧门,一位李姓老人开锁后热情地引我们入内,只见正门紧闭,一根硕大的撑门杠横插在大门中间。我们打开大门,走到门坪处,从外往里观看
锦安黄氏宗祠
锦安黄宗祠
2023-10-26
锦安黄宗祠位于霞拔乡锦安村,始建于清康熙丙申年(1716年)。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坐西朝东,由大门、回廊、天井、主座组成。主座面阔五间,进深八柱,抬梁、穿斗混合式,硬山顶,封火山墙,厅上悬清代文魁武魁匾二块
邝氏宗祠清白堂
宗祠清白堂
2023-10-24
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三道线指挥部旧址——邝宗祠清白堂地址:白石渡镇白石渡村时代:清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级别:省级概况:概况: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突破第三道线时,周恩来、刘伯承曾率部在此作过几天修整并开展‘扩红’运动
洪周氏节孝牌坊
洪周节孝牌坊
2023-06-29
洪周节孝牌坊位于遂溪县建新镇库竹渡北岸。清道光三年(1823年)为旌表本县潭畔村洪维屏妻周孀守不嫁,抚子成才而建。系四柱三间三楼硬山顶石牌坊。通面宽6.7米、高4.8米。装饰图案雕工精致。明间顶层正背两面均刻有奉旨恩荣四字,四周浮雕龙纹。顶脊端刻鱼吻圆雕
硕集姜氏卜页
硕集姜卜页
2023-08-24
硕集姜卜页:【硕集姜卜页】阜宁县硕集镇卜页生产历史悠久。相传1300多年前,秦王李世民有一次战场上负伤后,躲避在硕集镇马朵寺疗养,寺中住持和尚以硕集卜页相供,李世民吃后赞不绝口,登基后便钦点为皇室贡品。清乾隆皇帝在品尝硕集卜页后,亦大为赞叹,赐名为千层白玉
翁丁原始部落保存最为完整的佤族村寨,云南嘎多月亮古寨!
原始部落保存最为完整的佤族村寨,云南嘎多月亮古寨!
2023-10-20
原始部落保存最为完整的佤族村寨,云南嘎多月亮古寨!:云南临沧市的沧源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接壤,是著名的佤乡。由于沧源地处偏远,直到解放前还一直处于原始社会,解放后一举过渡到了现代社会,但也留下了极多原始社会的印记,让它依旧保持着神秘的原始风貌。嘎多
大路边冯赖氏墓石刻
大路边冯赖墓石刻
2023-04-12
大路边冯赖墓石刻位于南宾镇灯盏村双路组,时代为民国三十八年(1949),类别为石窟寺及石刻。2011年12月31日,大路边冯赖墓石刻列入石柱县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柿林沈氏宗祠
柿林沈宗祠
2023-05-17
宗祠位于浙江省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村西南,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经族长文爵公等人提议,全村集资兴建。当时只有后进五间,道光十五年建前进五间,咸丰二年进行重修,配建左右厢廊。祠堂整体面朝西北,前照壁,后为由两进及厢廊合围之四合院,中为戏台
乐从何氏大宗祠
乐从何大宗祠
2023-06-25
明顺德何大宗祠位于顺德市乐从镇。是何姓厚本堂。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重修。面阔三间,深三进,面积600平方米。头门是歇山式,莲花斗栱,四柱、底梁、华板所用石料均为砺石,木横梁雕瑞兽、花草,华板饰龙、马、麒麟浮雕,具有晚明雕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