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七曲山不可不去的八个景点 相关景点共 7500
丽江文笔山
丽江文笔
2023-03-04
文笔旅游景区位于丽江坝西南文笔,土语称之为抚鲁纳,意为黑银石山,海拔4350米,与北向玉龙雪山遥相呼应,各领。文笔山形如一支巨笔直指云霄,挺拔俊秀,故名。文笔山脚依傍文笔海,宛如一池荡漾碧墨,山中有水,水中映,笔与墨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龙塘山
龙塘
2023-10-20
龙塘在临安县洲头乡、顺溪镇西部,清凉峰东南坡及龙塘范围(与安徽绩溪、歙县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接壤,以清凉峰为界),1985年8月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中文名:龙塘门票价格:78元著名景点:佛掌洞由来:龙塘上有两处龙池
城子山公园
城子公园
2023-09-26
城子公园城子公园位于县城边,与诸葛、狮子山昂首相望。城子北面悬崖绝壁,南坡则一片郁郁葱葱。山上建有长寿楼、双胞亭、三角亭、六角亭、门楼等建筑物。从山脚到山顶,铺有条石曲径,沿途绿荫匝地,鸟语花香。登临峰顶,令人顿感天高气爽。举目远眺,万顷田畴尽收眼底。
黔峰山
黔峰
2023-06-15
黔峰又名黔,在城步苗族自治县城东二十里,海拔一千六百七十八米,远看如青黛,周围百里都可遥见。上有龙须岩,状如青龙扬须,昂首欲跃。龙头之上有二峰,左右相对如龙角,登角四望,众如涛,龙须岩恰似龙首昂扬于万顷洪波之中
荆山境
2023-06-04
境,闽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徐家村荆南麓,始建于南宋年间。荆境依而建,由门楼、戏台、天井、拜亭、大殿等组成,建筑布局严谨,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戏台藻井、拜亭等精雕细刻人物、杂宝、花卉等图案
香积山
香积
2023-05-30
香积香积位于麦积山南面约两公里处,为西秦岭支脉,山顶原有明代寺院,被称为香积寺,可惜被毁,现仅存残垣断壁。香积为渭水支流—永川河之源头,周围奇林秀,溪石相映。冬季白雪皑皑,景色奇绝,香积积雪景观由此得名
铜铃山
铜铃
2023-03-01
铜铃国家森林公园景区位于浙江省文成县,位于岩门大峡谷上游叶胜林场境内,长约5公里,面积2755公顷。境内拥有上万亩原始次生林,为浙南保存最好原始阔叶林。其中以铜铃山峡中经万年激流旋冲而成壶穴奇观最为著名,峡内瀑连瀑,潭叠潭,湍流雷轰,震心慑憾
松瀑山
松瀑
2023-10-17
赤岸镇东朱乔岳双峰,系浙江轴心点周围最高峰,松瀑即为双峰北面的一部分沿着幽静林间小道行至山腰,有一向左小径随凹凸不平石阶而下,来到一个叫乔峡地方,抬眼望去,但见鬼斧神工凿出峭壁高耸入云,峡两壁相隔不过盈尺,峡底被三巨石分成三段
翠岩山
翠岩
2023-03-06
翠岩,国家AAA级景区,原名叫嵯岈,因上有两座小峰坐落在主峰两侧,形如两个丫八,故当地人称之为丫八石山。翠岩山石呈褐绿色,夏秋之季,青苔密布,峰峦苍翠,景色如画。由于翠岩空旷幽静风景秀美,历为修真炼气之士所瞩目,因而便成为僧道修建寺庙,潜心好场所
大悲山
大悲
2023-07-22
灵间寺最高点设观景台,这里是登高揽胜最佳点,可鸟瞰基湖、南长涂两大沙滩美景,昔称大悲极顶。极目则岛礁远近耸峙,茫茫碧海蓝天间,云物涌动,有恍然置身蓬莱仙境之感。介绍大悲,以佛教观音文化中大慈大悲而得名。位于泗礁本岛东部,为嵊泗列岛第三高峰
晋城天坛山
晋城天坛
2023-07-09
天坛东有日精峰,日初出时山峰精彩斑斓;西有月华峰,月升时山峰光华铮亮,又名阳洛,位于市城区西北约31公里处,海拔1711米,为王屋主峰。绝顶有坛。传为轩辕帝祈天之所,故名天坛;又因与东岳泰山鼎峙,谓之西顶,俗称老爷顶。天坛高耸入云,独柱凌空
石龙山水库
石龙水库
2023-10-16
石龙水库,位于茄子河区铁山乡龙山村。很久以前,当地有石龙卧居于山中传说,故当地百姓把此地以命名,称之为石龙水库。水库总面积1500平方米,绿地面积600平方米。龙门两侧有彩雕龙壁及二尊石雕雄狮,威猛英武。主坝一端有九龙彩雕,神采各异,活灵活现
书堂山
书堂
2023-05-14
书堂,古名笔架山,因其三峰耸立,形似笔架而得名。此濒临湘江,北距长沙铜官窑遗址公园6公里,海拔191.8米。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出生于此,在此勤攻典籍,苦练书法,前后生活长达十二年之久,为他后来成为书法史上至尊无上楷圣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永山庙
2023-06-14
庙在双牌城南3.5公里207国道右侧150米处山麓,始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重修于万历七年(1579)。殿中原设神龛供奉常山赵王张耳神像,昔日香火典盛,为湘南佛教胜地。同时双牌白龙洞与永庙相距仅1公里,洞中景物鬼斧神工,神奇绝妙
桂沟山
桂沟
2023-07-02
桂沟,位于尚义县城东南方50公里处,是我县自然风光旅游景点之一。因山中居住大户姓桂而得名(另有一说,山中居住两位光棍兄弟,而得名棍沟)。东南有明代修建古长城。站在山顶西望,怀安县城柴沟堡尽收眼底。底有泉水,流入东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