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三清山金米拉摄影创作基地 相关特产共 3626 条
葫芦潭贡米
2023-10-25
葫芦潭贡米:葫芦潭贡米,绿色新口味。湖北南漳县葫芦潭贡米有限公司是鄂西北大中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生产的葫芦潭牌贡米是湖北三大名米京山桥米,孝昌太子米,葫芦潭贡米之一,其原料产于著名的湖北南漳葫芦潭,此地四季云雾环绕,气候特殊,古称三弓一箭,直射古潭,古潭
阴米泡儿
2023-10-31
阴米泡儿:阴米泡儿书面语应为:阴米米花,在临澧以阴米泡儿相称。阴米泡儿与传统的米花做法大致相似,主要区别在后面的爆炒火侯功夫。首先要选出上乘糯米,洗净后用冷水浸泡,再以旺火蒸之,至八成熟时,捞出阴干备用,之后再晒,并促使其回复成单粒的米状,此为阴米。再后架旺火
兰坪拉马登石榴
2023-07-10
兰坪拉马登石榴:兰坪拉马登石榴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兔峨乡拉马登村的特产。拉马登石榴具有果实硕大、色泽艳丽、籽粒色彩晶莹,味甜汁多等特点。当地人民把它当作水果中的上品。撕去皮,剥下一把粒送入嘴中,那股清甜又稍带微酸的汁液一个劲地往喉咙里钻。如果是一粒粒
黎川黎米
2023-07-01
黎川黎米:黎川黎米江西黎川县水稻行业协会黎川县所辖洵口镇、熊村镇、德胜镇、宏村镇、湖坊乡、厚村乡、樟溪乡、荷源乡等8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6°45′57″~117°02′36″,北纬27°06′08″~27°25′17″AGI2017022087
周拉扒鸡
2023-10-03
周拉扒鸡:系章丘市饮食服务业协会会员焦其恒先生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历经多年研究,经传统工艺加工而成,已有30多年的历史,在第一、二届风味名吃评选中被章丘市饮食服务协会评为风味名吃,深受消费者喜爱。本品采用十多种名贵佐料,素油烹炸,陈年循环老汤精制而成,其风味独
梁河软米
2023-12-14
梁河软米:梁河气候,天下一流,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干湿分明,具有生产优质稻米独特的自然生态条件。在美丽的梁河傣乡,得天独厚的气候和自然条件造就了一种极其香软的大米,它谷粒细长圆润、均匀饱满,米粒均匀、洁白晶莹,两手搓米,清香四溢。大米不添加任何物
丹寨硒锌米
2023-12-14
丹寨硒锌米:丹寨县大力扶持农户种植优质硒米,今年全县4个乡(镇)所种的2万余亩硒米均获丰收。硒米为无公害优质大米,其米质晶莹如玉、光洁透明、香气浓郁,市场价值远高于普通大米。丹寨县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中国硒米之乡、中国富硒、锌茶叶之乡双称
弥渡米花糖
2023-07-10
弥渡米花糖:米花选用优质糯米加工而成,泡、香、酥,颗粒大。米花加糖、核桃仁末,用开水冲饮,其味香甜可口,别有风味,是弥渡人新春佳节迎宾待客的特殊饮料。用大麦芽渍出的糖稀将米花粘合后可以做出米花糖系列。其中以狮子糖和圆糖为米花糖系列产品之最。狮子糖经美术工艺精制
汉阴米蒿馍
2023-12-24
汉阴米蒿馍:汉阴米蒿馍是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的特色小吃。汉阴米蒿馍是用酒米(即糯米)饭米浆搭配野生香艾蒸成的馍,碧绿清香,口感细腻,是纯真的绿色食品,深受当地人喜爱。米蒿馍,又称香艾馍,是汉阴人的春季和夏季小吃。它是用酒米(即糯米)饭米浆搭配野生香艾蒸成的馍,碧
德宏香软米
2023-07-10
德宏香软米:德宏香软米是云南德宏州盈江县的特产。云南软米品种主要分布在德宏、红河、文山、保山、临沧等地州的11个县,分布海拔大多集中在800到1000米。德宏州属于南亚热带湿润气候,是软米的集中产区,当地傣族群众喜欢吃软米。德宏州瑞丽市是云南软米资源分布中心,
沙县炸米冻
2023-11-30
沙县炸米冻:沙县炸米冻又叫米冻粄,条块形的米冻,可煎、可炸、可煮,是沙县家家户户都会做的家常小吃。沙县人喜欢将米冻炸一下再蘸豆豉油和辣酱吃,吃起来软糯中带着焦酥的米香,咸鲜微辣,口感丰富而有层次。米冻还是当地酒席常用的特色食品,特别是乔迁家宴,炸米冻是必不可少
贵阳米豆腐
2023-12-05
贵阳米豆腐:贵阳米豆腐是贵州著名的少数民族小吃,也是贵州传统的夏令清凉小吃。此小吃润滑鲜嫩、酸辣可口。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后加水磨成米浆,然后加碱熬制,冷却,形成块状豆腐即成。食用时切成小片放入凉水中再捞出,盛入容器后,将切好的大头菜、盐菜、酥黄豆、酥花生、葱花
钟祥米茶
2023-10-19
钟祥米茶:【米茶】钟祥特有的地方风味小吃。限于夏天食用,俗称炒米茶。其做法是先将大米放在锅里文火干炒,炒到大米发黄带焦时起锅,用水洗净,再用水煮而成,凉后即可食用。其汤色淡黄,香气浓郁,滋味微甜而不淡,略涩而不苦口,既可代替米饭,又具饮茶解渴的作用,为夏季防暑
白果贡米
2023-07-08
白果贡米:遵义府志记载,宋元年间,唐乾符三年(876年),杨端率部在今市南10公里白锦堡建立世袭统治,杨家从此成为播州的土皇帝,世代对白果大米情有独钟。后杨氏家族内讧,杨光荣、杨文贵叔侄献地归顺北宋,将白果大米作为贡品进奉朝廷,白果贡米由此而美名远扬。其24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