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上乔古村 相关景点共 7500
羊公寨遗址
羊公寨遗址
2023-06-20
羊公寨遗址位于和平县大坝镇高发东北面山岗。年代为商周至汉。1983年发现。面积约3000平方米。陶器有凹底罐、圈足罐、瓮、豆,还有原始瓷豆,纹饰有方格纹、篦点纹、云雷纹、夔纹、水波纹、米字纹、方格戳印纹等。石器有锛、镞。青铜器有斧
政江塔
政江塔
2023-06-17
政江塔位于清新县山塘镇政江北江大堤,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由清远知县何福海倡建。塔高35.1米,首层边长3.5米,墙厚2.6米,砖造,为九层八面楼阁式,下塑花纹,每面宽3.5米,建筑面积为59平方米,每层以菱角牙砖和挑檐砖相间叠涩出檐
邵阳北塔
邵阳北塔
2023-06-15
北塔与东塔遥相对峙,又与砥柱矶的亭外亭隔江而望,碧水古塔,别有情趣。邵阳北塔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江北乡北塔
高皇庙遗址
高皇庙遗址
2023-05-26
高皇庙遗址位于铜山县柳泉乡高皇庙东北。遗址系一座土台子,土台原高9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其曾有纪念刘邦的高皇庙而得名。1956年秋发现,1958年2月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发掘,文化层堆积厚达8米,大体分属新石器时代、商周和汉代三个时期
鲁家沟西山遗址
鲁家沟西山遗址
2023-05-21
鲁家沟西山遗址在大堡镇、青铜时代,位于凤城市大堡镇武装鲁家沟屯西山马鞍形的山脊和东侧山坡。遗址南北顺山脊分布长200米,东西横山坡分布宽80米。遗址北部是绵延丘陵,东、南、西三面是开阔的山谷平地;西400米是八道河
金州太平宫
金州太平宫
2023-05-21
太平宫也称太平宫粉皮墙庙,位于金州区杏树屯镇沙家村庙屯,其北面紧邻普兰店太平办事处粉皮墙,是大连市重点保护建筑。太平宫始建于明末清初,文革期间遭到破坏。恢复文物、宗教政策后,于2001年开始修缮。有三仙圣母殿、财神殿、三圣殿、慈航殿、护法殿等
北丈八寺遗址
北丈八寺遗址
2023-05-04
北丈八寺遗址位于户县天桥乡丈八寺北堡一带,与丈南遗址一脉相连,东有涝河流过。限为周代,下限在汉代,以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据1957年、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调查,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80米,文化层厚2.1米
九气台
九气台
2023-05-03
九气台九气台位于云南洱源县城北一千米的九气台。村外一眼温泉最大,绿黑的水面下,不断喷出蒸汽,热气与池中水气混合,翻腾而,形成气柱,发出巨大的声响,水温高达70℃,为硫磺泉,游客们可在泉水煮鸡蛋,也可用温泉水泡茶、泡米花食用
唐官屯铁桥
唐官屯铁桥
2023-03-17
唐官屯铁桥位于天津市静海县唐官屯烧窑盆南8里,年代为清宣统元年(1909年)。宣统元年(1909)建,架于马厂减河上游,是津浦铁路旁的人行桥(疑始为津浦铁路的铁路桥,后因铁路改道而废弃成为人行桥)。钢架,桥面铺木板,全长40米,宽4米
仙人洞崖墓群
仙人洞崖墓群
2023-04-26
仙人洞崖墓群位于秭归县磨坪乡杨林,唐至明代墓群。分布在南北长500米,上下高200米的灰褐色岩体。岩壁上保存有30余处洞穴。洞穴有长方形、圆形之分。部分洞穴内有保存完好的方形棺木。该墓群面积较大,墓葬数量较多,墓葬形制多样,学术价值较高
黄宪集墓群
黄宪集墓群
2023-04-26
黄宪集墓群位于宜城市小河镇黄宪集。东周墓群。现地表保留有封土堆一座,平面椭圆形,底径60米,高约6.5米。从地理位置看,该墓群处于当时楚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对于研究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楚文化具有很重要的价值。(第五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八仙洞遗址
八仙洞遗址
2023-04-24
在台湾台东县长滨乡三间面海的大岩石峭壁上,有数十个海蚀洞穴,地方称为八仙洞。考古学者宋文熏教授曾率台湾大学考古队经五次挖掘,不但找到了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层,而且还在洞穴堆积的底层发现了丰富的旧石器时代的先陶文化,是台湾地区最古老的史前文化遗址
明水要塞遗址
明水要塞遗址
2023-04-19
明水要塞遗址位于酒泉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音凹峡西42千米处一座独立隆起的小山丘,山的东南西三面地形隆起,只有北面敞开,俯视成不规则四边形,山体四角高。该军事设施依山而建,在山体四周有战壕与各碉堡、营房相连,西南两面有护城河似的战壕相通
石门禅寺
石门禅寺
2023-04-07
石门禅寺位于汝州市蟒川镇寺,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石门禅寺为汝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日期为2017年11月14日。保护范围:文物保护标志立在大门前石台阶西侧,向东18米至寺院东围墙,向西9米至寺院西围墙,向南10米至戏台南侧,向北75米至山坡
龙光围
龙光围
2023-04-04
龙光围是位于江西赣州市龙南县桃江乡清源境内的下左坑口一座客家围屋,距龙南县城15千米。龙光围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当地百姓称其为石围(其实,早在建造围屋时,先祖已在大门的门楣镶嵌了一块龙光围正楷的围名石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