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上寺风景区 相关景点共 7500
应县净土寺
应县净土
2023-07-05
净土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东北隅,俗称北。创建于金代天会二年(1124年),距今已有870多年的历史。全建筑分布在东西两条轴线上,现仅存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为全主殿,金代原构,面宽、进深各三间,平面略呈方形,单檐歇山顶,殿顶用筒、板瓦覆盖
洪教寺
洪教
2023-07-04
【洪教】古遗址。原名蒲陀院,唐朝改为勤息院。在任县冯村西南。始建于汉代,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更名洪教院。明代称洪教。解放初期拆除。现尚留一石幢底座。内有壁画《张仙送子》,高1.5丈,长3.5丈。系任县境内最古之
四女寺枢纽
四女枢纽
2023-05-28
四女(水利)枢纽,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中下游重要的防洪控制枢纽,上游接卫运河,下游分别接漳卫新河与南运河,是一座具有防洪、排涝、灌溉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型水闸。中文名:四女枢纽别名:四女水利枢纽地理位置:山东省武城县四女村北侧卫运河上兴建时间:1957年1
宁乡白云寺
宁乡白云
2023-05-15
白云位于湖南宁乡县西南麦田乡回龙山山顶的天然盆地上,始建于唐初。1989年白云公布为宁乡县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举行了盛大的开光典礼。拟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白云始建于唐初,白云规模宏大,共有大小寺屋300多间。香火旺盛时,有僧人300余人
无锡崇安寺
无锡崇安
2023-02-21
崇安是无锡最古老的寺院,它和上海的城隍庙、苏州的玄妙观、南京的夫子庙齐名。这里原来是清净的佛教圣地,后来无有名,发展为商业繁华区,成为无锡市中心的代名词。崇安相传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宅社,晋哀帝兴宁二年(364)改为寺院,命名为兴宁
当阳玉泉寺
当阳玉泉
2023-02-21
玉泉位于湖北省当阳市城西南12公里的玉泉山东麓。相传东汉建安年间,僧人普净结庐于此。南朝后梁大定五的(559年),梁宣帝萧察敕玉泉为覆船山。隋开皇十二年(592年),晋王杨广应智头奏请在此起,敕名一音,后改为玉泉
大德寺双塔
大德双塔
2023-11-05
大德双塔位于昆明五华山东侧的祖遍山巅,今平政街大德内。1983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它同东、西寺塔一样,是昆明古老文明的象征。大德双塔建于明成化十三年,形制仿西安小雁塔,位于大德接引殿和大雄宝殿之间,两塔高21米
迎江寺
迎江
2023-10-24
迎江位于安庆城区东南部,濒临长江,占地2.2万平方米,是我国长江沿岸著名的宋代名刹。内有乾隆皇帝亲赐善狮子吼和慈禧太后亲题妙明圆境匾额。迎江,原名万佛寺,始建于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清代改称迎江。迎江是组古建筑群,为沿江一颗古建筑明珠
弥河风景区
弥河风景区
2023-10-28
为充分开发、利用好弥河,从1998年至今,寿光市投资1.26亿元,分三期重点对弥河城区段进行了治理,在建设护堤、拦河闸并进行蓄水的基础上,对弥河两岸进行绿化美化,形成了一处水面宽阔、风光优美的自然风景区
瑶池生态旅游风景区
瑶池生态旅游风景区
2023-10-27
瑶池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高淳县桠溪镇,这里群山叠翠、绿水相间、空气清新、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原始天然的自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如同瑶池仙境一般,2004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区内松涛如歌,翠竹如琴,山溪潺潺,鸟雀斗鸣
澄海塔山风景区
澄海塔山风景区
2023-06-24
澄海的塔山风景区因山色秀美,碧水平湖引人入胜。但历史上并塔山无塔,这遗憾使塔山缺少了内涵。1998年以来,经汕头及澄海一批领导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塔山建起了一个以记载史实,启迪后人为主题的公园——塔园
石龙寨风景区
石龙寨风景区
2023-06-20
风景区位于下车镇石含村,与江西定南交界处。景区内生态保持完好,漫山遍野都是野生桂花、映山红,风景秀丽,河道落差大,清澈见底的河流,生态原始的两岸风光,今人陶醉;特别是富于传奇色彩的河中龙心石、石崖古城堡的神化传说
澜石风景区
澜石风景区
2023-06-28
澜石风景区位于杜阮名山叱石之侧,从杜阮圩西行仅3公里。此处峰峦起伏,林木森森;澜湖水深清澈,湖光山色,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澜石本名烂石,并无澜湖。此处原是一大片低洼冷水田,烂石四散,不堪种植
三十把水利风景区
三十把水利风景区
2023-08-12
三十把水利风景区,位于万载县罗城镇、高村镇、九龙垦殖场三地交界处,距县城30公里,总面积2100公顷,境内水域全长10公里,水面面积达3000余亩,为赣西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典型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2001年3月2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上深沟堡墓群
深沟堡墓群
2023-09-09
深沟堡墓群位于肃南县明海乡南沟村西5公里。是一处汉墓群。面积约2万平方米。俗称东五个疙瘩。可见圆丘形封土5座,高13米,底径510米。地表散见大量子母砖、画像砖碎块。采集有陶壶、罐、灶和五铢钱等。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汉古和河西汉代史的研究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