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东岩寺 相关景点共 7500
云泉晓钟
云泉晓钟
2023-07-24
云泉由大雄宝殿、华光庙和观音阁及钟鼓楼联构而成,占地三亩多,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它的来历还是一个谜,相传云泉是明末清初由吴懋修首倡修建的,内大雄宝殿右侧菩萨厅的梁上也有建于大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等字样,这与吴懋修兵败归隐故里的年代亦相吻合
永登县清凉寺
永登县清凉寺
2023-05-30
清凉寺始建于明嘉靖元年,至今已约五百余载,大清凉者《金刚三味经》云芳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此名之主旨也,原以土地祠、山门、观音殿、大雄宝殿为轴线,两厢禅舍俨然,钟鼓二楼对峙,壮丽恢宏,而院中古柏参天,紫荆蟠曲,后院果蔬飘香,左小桥流水
龙庆禅寺
龙庆禅寺
2023-05-20
龙庆禅寺嘉山又名龙庆。初建于北宋绍圣七年。明宣德,万历时两次修葺,一度曾有房屋94间,曾有复礼、显庆、旌孝、真珠四大禅院,宇庞大,供奉释伽牟尼佛、弥勒佛、阿弥陀佛和地藏王菩萨。龙庆禅寺为曹洞禅宗,现任主持释礼相为曹洞禅宗第四十九世,法名为法性
古洞桥
古洞桥
2023-05-17
古洞桥位于海曙区横街镇庄家溪村庄家溪自然村庄家溪上,原名翠山桥,始建于宋,据《鄞县通志》记载:古洞桥,民国十二年,里人李声雷募修。跨庄家溪上流,北通江村岭,南通翠山,光绪志作翠山桥。该桥南北向横跨庄家溪,为一座单孔薄拱大跨度拱桥
灵山大佛景区
灵山大佛景区
2024-01-13
灵山大佛座落于无锡马迹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地区,该处原为历史名刹祥符之旧址,如今为保存古迹,弘扬文化,落实宗教政策,由修复祥符,建造大佛立像筹委会筹划,在恢复祥符的同时,兴建八十余米高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立像。这尊堪称全球之最的佛像于一九九六年底建成
八大处龙泉庵
八大处龙泉庵
2023-11-24
前者建于明洪熙年间;后者建于清顺治二年,清道光年间两合二为一。龙泉庵坐西朝东,门为硬山正脊门楼,青石匾额上刻着龙泉庵三字。进入门便是一雕栏方池,池壁以青石围砌,分外坚固洁净
香泉井
香泉井
2023-11-20
香泉井浦口区汤泉街道办事处惠济公园内·明·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惠济公园内,古银杏树撑天覆地旁。惠济简介文字称其原名为海泉井,日常人们称之为惠济井,文物部门根据史料判断该井可能名为鸡鸣井。该井相传建于六朝以前,井栏为芦石
昙花胜地
昙花胜地
2023-10-03
昙花胜地在商州七十里,棣花铺之南山,渡丹江,循鸟道里许,抵洞侧,盘折而上,佛子楼阁,浮屠方丈,居然一兰若名丛也。注释洞:清万历年间禅师在今丹凤县城西15公里的橡花乡的南洞,住了二十年。大水泛滥,他施药济人,救活许多群众,众称其洞为洞。佛子:佛家弟子
保圣寺塔(四方宝塔)
保圣寺塔(四方宝塔)
2023-10-27
保圣寺塔,位于县城东郊,是至今我省保存历史最久的两座方塔(另一座为常熟崇教方塔)之一,是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古城高淳的一个标志性建筑。唐贞元十七年(801年),高僧贯休于龙城山扩建寺院,将塔取名龙城寺塔,宋祥符年间改名保圣,塔也因而改名
官渡少林寺
官渡少林寺
2023-05-05
昆明少林寺位于昆明市官渡区官渡古镇中心,以金刚塔为核心,由妙湛古建群、法定古建群、土主庙古建群、观音寺群建群、金刚塔周边的文化广场以及妙湛古建群北面、西面待建的禅堂、讲经堂、念佛堂、演武厅、博物馆和位于官渡镇内的昆明少林文化国际学院(原先锋中学)组成
皇甫寺塔
皇甫寺塔
2023-07-02
皇甫寺塔位于涞水县城东偏北7.5公里的皇甫村东北0.5公里处。是该地毗卢的一座舍利塔,后因毁,只留下塔和两通古碑(现仅一通存县城西岗处)。该塔便以村名被称做皇甫寺塔。据涞水县志记载,该塔为金朝大定年间所建,据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投子山
投子山
2023-08-01
相传三国时吴将鲁肃兵败后将子投此为僧,故名投子山,山中有,即名投子。投子始建于唐懿宗咸通年间(公元860874年),是皖北著名的佛教禅院。投子晓钟乃桐城老八景之一
查杰玛大殿
查杰玛大殿
2023-09-29
属杨贡管理。杨贡是由高僧桑吉温于公元1277年创建的,是达垅噶举派的主之一。公元1285年,由桑吉温奠基修建查杰玛大殿,并于1328年竣工
泰山竹林寺
泰山竹林寺
2023-08-22
在泰山西溪谷中,黑龙潭的上边,今长寿桥东北,原来有一座,叫竹林寺,又名悬云。这里风景宜人,的周围翠竹青青,松柏苍郁,溪水潺潺,曲径通幽,风景十分秀美。向有小径沿山,清流夹道,蟠曲羊肠,景随步换之誉。据说竹林寺是泰山古刹,建修年代无考,自唐以后屡兴屡废
芹山湖
芹山湖
2023-08-03
芹山湖芹山湖,面积7.8平方公里,为华东区第一高山天湖,沿湖有千年古刹灵峰等景观;官山保护区,面积5平方公里,景区以金钟挂梁为中心;灵峰,保护区面积3平方公里,位于纯池镇禾溪与桃坑两村之间的灵显山麓,禾溪与桃坑两古村都有厝桥、古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