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东王尹庄抗日烈士李次孔墓地 相关景点共 7500
王贲墓
贲墓
2023-04-17
贲墓·秦代·富平县美原镇千王村西北。保护范围:墓葬封土四边外延13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外延20米。2003年,贲墓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文物保护单位,贲墓,贲墓简介,贲墓渭南市富平县贲墓
李是男墓
是男墓
2023-04-27
是男墓位于天河区沙河街道新一街社区沙河顶街65号内。《同志是男碑》镶嵌于广州市天河区沙河顶是男墓碑正面,墓碑刻于中华民国三十八年。碑身为大理石,碑文右起竖排,阴刻繁体楷书,分四十行,行二十四字。共八百八十九字
李思训墓
思训墓
2023-10-02
思训墓思训墓位於北刘大队村北一里处,封土及墓室,在文化革命中已被坏,成为平地。在封土遗址南,一佰伍拾叁米处,有开元八年《公元七二0年》六月二十八日立的神道碑一通。思训是桥陵陪葬墓中最早的一个
曹庄遗址
遗址
2023-08-30
遗址位于确山县城东1公里、曹北250米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南、西依山,北1.5公里有一条河,东边为一片广阔的平原。该遗址为高约4米的台地,东西宽144米,南北长150米。据调查,该遗址文化层在深60厘米的表土层以下,厚3.2米
西庄寺
西
2023-09-28
西寺西原名高老庄,,位于保山城北郊,距城约12公里。《西游记》中的主角之一猪八戒随唐僧西天取经之后就便了无踪影,在人间,没有留下多少专供人参拜的庙宇,可是在滇西隆阳区板桥镇西庄村现如今却有一个供有猪八戒泥塑金身的八戒庙
庄城桥
城桥
2023-07-18
城桥又名福兴桥,横跨于城河上。东西走向,桥面桥身均由花岗岩砌筑。桥面东西各有阶石,石级中段嵌有纵向独轮车道条石,桥顶面中心嵌有雕刻有骈云纹和覆莲纹石一方。桥面南北两侧各置有大理石质栏板及10根望柱。其刑制与金坛城西乡清涪村南宋时建的本善桥相仿
浯溪河烈士纪念碑
浯溪河烈士纪念碑
2023-06-13
浯溪河烈士纪念碑位于浯溪河乡浯溪河村六斗坪,该地背山面河,地势险要,1934年12月17日,贺龙、肖克率领红二,红六军团为掩护中央红军长征北上,与国民党第十军独立三十四旅罗启疆部在浯溪河的界山湾、庙山、六斗坪展开激战,我军大捷,为纪念这一革命胜地
抗日战争龙潭战役野战医院旧址--王氏宗祠
抗日战争龙潭战役野战医院旧址--氏宗祠
2023-06-15
(一)抗战时期,我氏宗祠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被用作湘西会战龙潭战役抗日野战医院,为中华大地的全民族解放战争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纪念英勇抗敌的我军将士、为了彰显我氏族人的爱国传统、为了让后人牢记历史、不忘国耻,特辟宗祠一隅,设此抗日野战医院陈列室
李江墓
江墓
2023-06-22
江墓位于五华县安流镇低坑背后山坡上,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秋。墓用灰砂砌成,呈交椅形,设四层墓围,内设祭台和拜坛。长24米,宽14米,面积约340平方米,墓门高3米,宽2.2米,立有一块高1.18米、宽0.62米青灰色石墓碑
冯李汉墓
汉墓
2023-08-20
汉墓位于齐河县焦庙镇冯李村南300米处,1997年11月26日冯李村民用土时发现。当时村民挖出南北向墓道券顶,暴露出镶嵌的画像石,后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钻探测定,该墓边长40×40米,砖石结构,规模宏大,有十几个墓室,由纵横墓道相连
滨州唐李庵
滨州唐
2023-03-15
庵风景区位于邹平县城西5公里会仙山东麓,占地面积1338亩。景区群山环绕,绿树葱茂,曲径通幽,小巧玲珑、典雅别致,文脉昌盛,素有齐鲁小灵岩之称。唐庵始建于晋朝末期,兴盛于唐朝,历经数次修善,碑记可查最早的一次重修为明朝隆庆年间
李学孟旧居
学孟旧居
2023-11-30
学孟为大连永源轮船公司经理。学孟旧居位于和平区睦南道24号。该楼房墙体用疙瘩砖砌筑,设有各种形式的阳台、露台,正面立有五棵方柱,外檐造型多变,凹凸结合,精美别致。楼内设有客厅、舞厅、餐厅、佛堂等
鄢陵唐庄遗址
鄢陵唐遗址
2023-04-06
鄢陵唐遗址位于鄢陵县安陵镇唐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二○○九年六月十九日,鄢陵唐遗址被公布为第三批许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鄢陵南环路上唐桥东端(北纬34°05′03.0″,东经114°11′15.0″)为基点,向东延伸200米,向西延伸50米
墨庄博物馆
博物馆
2023-05-15
原建于浙江东阳,原为晚清人士钱良瑞为其原配夫人修建,钱良瑞曾是官商,在苏州、杭州等地都有房产。从收购到重建,花费才数百万元。门前的青石板都是从浙江搬过来,瓦片是从长沙老房子上拆下来的。门楼上墨二字,据说是国民党中将所题。主人所题,就是找不到这位主人名字
觉道庄
觉道
2023-07-03
青县觉道是省级宗教文化旅游景点,已有上千年历史。忆过去非常神秘,它源于春秋战国时老子——李耳修性成道,著作道德经是一部博古通今的揭文,至今觉道和这里的人们仍以老子的道貌遗风绵绵不简的散发着尊重历史,尊重自然,以大不为的精神打造着这里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