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东莞巿青少年活动中心 相关景点共 488 条
东莞余氏宗祠
2023-06-17
余氏宗祠,建于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长53米,宽17.4米,总面积约922平方米。红石青砖构筑,分四进。正门横匾书余氏宗祠,第二进有一木匾,正面书风采流芳,背面书两朝良弼,为浦江阮尚忠题。整个建筑物保存完好
东莞马氏宗祠
2023-06-17
马氏宗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桥沥马屋村。祠分三进,座北朝南,始建于宣统元年。祠的左侧建有一座文庙,内奉孔子像。文庙后面有一座300平方米的书房,专供族人读书之用。可惜文庙和书院均在文革期间拆毁,使宗祠、文庙、书院三合一的古代活动场所不能完整保存下来
东莞麦鲁小城
2023-06-17
麦鲁小城是一座迷你版的儿童城市,城里有数十座不同风格的房屋,也有热闹的街区和繁忙的交通。在这里,小朋友有自己的身份证和银行卡,还可以体验不同的角色扮演,警察、消防员、空姐、医生、记者、点心师、摄影师……五十多种职业应有尽有
夏林(青少年绿色文明园)
2024-01-15
夏完淳(1631~1647)南明诗人、抗清将领。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或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完淳父夏允彝为江南名士,与完淳师陈子龙创立几社。夏完淳受父亲影响,矢志忠义,崇尚名节。天资聪颖,早慧,5岁读经史
恒慎陈公祠——中共东莞县工作委员会机关遗址
2023-06-16
恒慎陈公祠——中共东莞县工作委员会机关遗址位于望牛墩镇上合望角村,GPS坐标:北纬23°0410.7,东经113°3923.7,海拔高程5米。1936年10月,中共东莞特别支部成立,隶属中共广东工委领导
柳州铁路鹅山青少年公园
2023-09-06
1990年,由原柳州铁路局筹资兴建。公园依鹅山而建。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登鹅山诗传世。古人以鹅山柳水来概括柳州的山光水色。公园内设有观景亭台、观光缆车、山顶大世界娱乐厅、环山火车、人工飞瀑等设施
东莞冠和博物馆
2023-06-17
冠和博物馆位于东莞市樟木头镇,莞惠大道中心广场三楼,占地三千多平方米,由冠和集团投资四千万元,花了几年时间筹备建设,是广东省最大的民营博物馆,也是全国第一家以古典家具展览为主的博物馆
东莞登瀛桥
2023-06-17
登瀛桥,座落于望牛墩圩镇望溪河上。据记载,此桥乃清同治十年(1871年)举人伦常(望联六坊人)带头集资兴建,桥用红石砌成,呈半园拱形,长九米,宽2.65米。桥面顺园拱形设三个平台,以步级连接,上落共27级。桥两侧是浮雕石栏。高零点5米
东莞东城风情步行街
2023-06-17
东城风情步行街位于东莞市东城大道与东城西路交汇点,占地2万平方米,集雍华亭高级住宅区、愉景商业步行街为一体,是假日购物、休闲的好去处。各式各样的品牌服饰、特色小店、精致饰品、购物商场、风味小吃、美食餐厅,是东莞市首条寰宇风情休闲商业式步行街
东莞苏氏宗祠
2023-06-16
苏氏宗祠位于东莞市南城区胜和蚝岗大围。该祠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苏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明崇祯十三年(1640)和清光绪三年(1877)分别进行过重修,现基本保存有明代的建筑形制、梁架结构、材料和工艺手法
东莞香市动物园
2023-02-22
香市动物园是由东莞市御野世界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预计项目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整个工程分二期进行,一期工程投资近2亿人民币,于2009年3月开始筹建,一期工程主要包括动物引种、动物笼舍、大型表演场馆和服务配套工程、管理区等项目
容海黎公家祠——东莞县新四区人民政府遗址
2023-06-16
容海黎公家祠——东莞县新四区人民政府遗址位于中堂镇潢涌村德本坊大街亲仁巷13号,GPS坐标:北纬23°0722.4,东经113°4348.3,海拔高程3米。1949年8月,占据潢涌的国民党东莞县保警第三大队,在中共领导的水乡游击队的接连打击下,被迫撤出潢涌
蔡氏宗祠——东莞新五区联乡办事处遗址
2023-06-16
蔡氏宗祠——东莞新五区联乡办事处遗址位于长安镇霄边社区正大街南社八巷10号右侧,GPS坐标:北纬22°4818.0,东经113°4834.4,海拔高程10米。蔡氏宗祠始建于1850年前后,是霄边蔡氏十九世祖所建,2006年重修
南石陈公祠——东莞新一区抗日民主政府遗址
2023-06-16
南石陈公祠——东莞新一区抗日民主政府遗址位于大朗镇南石区166号侧,始建于明代宣德年间,清道光四年(1824年)和2002年两度重修,GPS坐标:北纬22°5702.5,东经113°5545.0,海拔高程26米
兼六公祠——东莞新三区抗日民主政府遗址
2023-06-16
兼六公祠——东莞新三区抗日民主政府遗址位于寮步镇泉塘村泉新街5号,GPS坐标:北纬22°5857.5,东经113°5213.4,海拔高程17米。兼六公祠始建年代不详,现保存清代建筑风格,坐西南向东北,三间两进合院式布局,面阔9.47米,进深13.0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