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找到 东阿县学文庙棂星门 相关信息共 4226
密云文庙
密云文庙
2023-11-02
分3个,中间为,东为金声门,西为玉振;门内有人工凿砌的泮池,池上建有两座并列的单孔小石桥(即密云县八景之一的三步两座桥)。东西各有厢房3间,东厢为名宦祠,西厢为乡贤祠。过泮池即戟,戟3间,即三门,另有东西角门各1个
长沙县学宫街故址
长沙县学宫街故址
2023-05-14
长沙县文庙西起长沙市民主东街,东止蔡锷北路,南起学宫街,北止红墙巷,距周南中学和明德中学这两所百年名校不远。如今,正门位于蔡锷路的长沙师范附小只是长沙县学宫遗址的一部分。长沙县文庙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
东阿豆腐
东阿豆腐
2023-10-03
东阿豆腐:东阿豆腐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其制作方法为用浪溪河水泡豆子,用卤水为凝固剂,故有厚、壮、实、白等特点。可以趁热加上辣椒酱、韭菜花等调料即吃,也可和其他蔬菜如白菜、菠菜、肉、蛋、海鲜等搭配,做成家常主菜食用。豆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的含量约为40
富顺文庙从宋代一路走来
富顺文庙从宋代一路走来
2023-12-13
富顺文庙从宋代一路走来:文庙让人流连忘返。文庙内古建筑和远处钟楼相映成趣。大成殿。。杨红廖晶莹文/图富顺文庙位于富顺县城中心,是中国保存完好、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宋代建筑。在四川省所有文庙中,富顺文庙以其建筑规模、保存完好以及独特的建筑、雕刻艺术而独树一
太康黉学(文庙)
太康黉学(文庙
2023-09-01
太康县黉学又称文庙,位于县城黉学街,座北向南,占地2400平方米。汉始建,隋唐因之,元末兵燹,明洪武三年知县王辰建。永乐二年,宣德二年,景泰年间,成化七年重修。弘治十三年建,弘治十六年修正殿,增建两庑三十六间,塑先贤像。崇祯十五年毁于兵火
东阿小麦
东阿小麦
2023-09-30
东阿小麦:东阿县特有的土质和气候,造就了该县地域内产出的小麦具有籽粒饱满、蛋白质含量高,表皮较薄、出粉率高,粉质稳定时间长、湿筋含量高等优良品质。2013年,东阿县小麦再获丰产丰收,全县小麦种植面积56.14万亩,小麦平均单产达到493.74公斤,比上年增加8
东阿前赵遗址
东阿前赵遗址
2023-11-12
东阿前赵遗址位于东阿县城东北前赵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2006年12月7日,东阿前赵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阿前赵遗址位于东阿县城化工厂的东北侧,1996年12月发现,为龙山时期文化城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赣州文庙
赣州文庙
2023-11-12
介绍赣州文庙位于老城区的东南,现厚德路东段的北侧,是江西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县立校址,属省级文保护单位。该文庙在唐代时曾为紫极观,到宋代又改为大中祥符宫,于皇佑年间创立县学文庙原占地约10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分三组,采用平行轴线方式布局
东阿毛笔
东阿毛笔
2023-10-01
东阿毛笔:聊城毛笔制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中叶境内有制笔工人1000余。清代第一个状元傅以渐进京会试,即选用聊城上等毛笔。康熙皇帝曾用聊城毛笔撰文赋诗,并为光岳楼题写神光钟暎匾额,足见聊城毛笔在当时已享有盛名。聊城所产毛笔有200余种,大小不一。按规格区分有
黄州文庙
黄州文庙
2023-06-09
黄州文庙位于黄冈市黄州区胜利街61号。清代建筑。黄州文庙为黄冈县学宫的组成部分,原规模较大,始建于明代,现仅存的大成殿为清代重建。大成殿俗称考棚,座北朝南,面阔五间20米,进深三间17米,高近15米,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顶,砖、石、木混合结构
长洲县学大成殿
长洲县学大成殿
2023-04-01
长洲县学大成殿,在干将东路平江实验学校内,1998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长洲县学创立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即广化寺改建,元明几经修建,即所谓旧学,明嘉靖二十年(1541)迁现址,以福宁成寿寺改建,即所谓新学
新乡文庙
新乡文庙
2023-08-27
明代以后称为文庙。始创年代无考。宋·元祐四年(1089年)重建。历经多次重修、扩建。其原有建筑有灵、戟、泮池、大成殿、东西廊庑、明伦堂、尊经阁等。现仅存大成殿和明伦堂
明伦堂与县学甲第坊
明伦堂与县学甲第坊
2023-10-18
明伦堂与县学甲第坊位于黄山市歙县,年代为清。2019年,明伦堂与县学甲第坊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伦堂与县学甲第坊,明伦堂与县学甲第坊简介,明伦堂与县学甲第坊黄山市歙县明伦堂与县学甲第坊旅游指南
县学记碑
县学记碑
2023-05-27
县学记碑位于芜湖市镜湖区市十二中学校内。碑高2.62米,宽1.24米,厚0.24米,石质为青石。米芾(1051~1107)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知无为军时,芜湖学宫正奉诏扩建,开州县置学(地方办学)之先河,为记其盛,县令林修专请礼部尚书黄裳撰文
东阿阿胶
东阿阿胶
2023-10-03
东阿阿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圣药。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有关阿胶的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距今约有二千年。书中写道:阿胶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珂。可见阿胶最初是用牛皮熬制的。传至唐代,人们发现用驴皮熬的阿胶,药用功效更好,便将牛皮改为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