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东魏孝静帝陵天子冢 相关景点共 2656 条
佛静山
2023-09-12
佛静山位于双溪乡境内,是政府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因明时由绵竹善庆里迁庙于此,取幽静佛安之意命名。海拔2617米,属邛崃山系,迤逦十余亩。山顶建有龙佛寺,据传西汉甘露二年(汉宣帝公元前53年)辟支佛诞降于汉水之滨(今兰家营)乳齿硕体,经年不语,后飞升于鸡冠山
龙冢
2023-06-30
龙冢古墓:龙冢古墓位于龙冢村东500米处,为椭圆形土丘,高于地表5米。南长75米,东长52米,北长57米(1954年开渠削去了3米封土),西长48米,面积2000平方米。古墓上,灌木杂草丛生,四周有绳纹砖露于地面,还有少许陶片等
天子庙古墓群
2023-04-15
天子庙古墓群位于斗南街道办事处小古城社区居委会东1500米。1974年发现,经1975—1999年五次发掘墓葬140多座,出土春秋晚期至西汉时期青铜器、陶器、玉石玛瑙器等文物数千件。41号墓出土的巫师纹铜鼎、五牛盖铜筩、双钺形铜戈堪称滇文化之稀世珍品
静德寺
2023-09-27
静德寺静德寺位于方山之巅的立象峰上。方山静德寺始建于元代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由方山佛教开山祖师岭南禅师创建,是楚雄州内最早传播佛教文化的名山。当时寺院规模宏大,共有三重佛堂(大雄宝殿、金刚殿、藏经楼),九个天井,大小房屋36幢126间,佛像108尊
少康陵
2023-08-31
少康陵位于太康县城东南城关镇王陵村西20米处,1989年太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少康陵原高4米,周长80多米,墓冢近似圆形,该陵封土被王陵村社员拉走,墓冢基本铲平。近几年群众自觉拉土封成小墓冢
惠子冢
2023-09-01
惠子冢在八里营乡冢上村,占地4000平方米,高于地面30多米。春秋时期卫国国王驸马惠子死后葬于此,后人称之谓惠子冢。冢内建有砖砌墓,外用土封,上建三宫殿、琉璃殿、钟楼、鼓楼等,民国年间全部拆掉。冢下为龙山文化遗址,该处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女冢
2023-05-28
三女冢位于乐陵市花园镇仲家村西北500米处。据清乾隆版《乐陵县志》记载:在县南三十里,有夫妇耄年无子,生三女。女各筑一冢,未审葬何冢,冢各高一丈余,周围数丈,遥望如山
陵口
2023-05-20
陵口在丹阳市陵口镇东南隅、是南朝齐梁两代陵墓入口处。齐梁两代建都建康(今南京),当时王子公卿谒陵,都从秦淮河上溯破岗渎,过二十四立隸到丹阳,再从陵口进萧港至各陵。有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齐武帝萧欧景安陵、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齐明帝萧驾兴安陵、梁文帝萧顺之建陵、梁
黄帝冢
2023-10-09
从正宁县城山河镇坐汽车至五顷原回族乡,在五顷原与二顷原结合的斜坡弯道的岘子处,有一东北指西南方向的高大古冢。古冢三面临谷,一峰耸起,高10~60米,冢西半部现修水平梯田18阶,每阶1~3米,阶面宽1~2米,上植核桃树近千棵
静应庙
2023-08-28
静应庙:创始年代不详,唐代重建,宋、元、明、清历代增修扩建。静应庙是为礼奉紫虚元君魏华存而建。静应庙地处仙神河谷东岸台地,北高南低。东依紫金山麓,西临仙神河,南瞰山口八一水库,后望沐涧山大仙掌。静应庙座北面南,平面呈现长方形,建筑基本为对称布局,四周原有墙垣
五女冢遗址
2023-05-10
五女冢遗址类别:古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地址:西工区洛北乡五女冢村西北纱厂西路,五女冢遗址,五女冢遗址简介,五女冢遗址洛阳市西工区五女冢遗址
静房湾
2023-04-20
静房湾(又称经房湾),位于西宁市湟源县城南18公里处的华石山脚下,此地山势峭拔俊秀,林木茂盛,怪石嶙峋,水清山静,静幽灵深,从远处看,古松参天,大片的常绿乔木布满山间,似一道绿色屏障,其中的尼姑寺、仙人洞和别具一格的清静泉,更增添了一些诗情画意
马家冢
2023-08-16
马家冢,为东汉中期墓葬。位于青州市谭坊镇马家冢子村东30米处,现存封土高约15米,底部直径约30米。1982年春,因村民使封土,扒墓砖,墓室受到毁坏。
西双冢
2023-08-31
西双冢西双冢位于县城西郑集乡万老庄南500米处。民国5年(1916年)《淮阳县志》载:一在城西,高丈余,止一冢,不知何以双冢名传。1983年11月群众起土时,发现冢南尚有一冢,以证双冢名
伯乐冢
2023-08-26
成武县城西北有伯乐集,伯乐集南有伯乐冢。村名亦以伯乐命名。《太平寰宇记》济阴县下所记古迹有:伯乐冢,秦人善相马者,葬于此。宋时,济阴县边界极近成武,今伯乐集当属济阴县辖,故《太平寰宇记》所云之伯乐冢当为今伯乐集镇南之伯乐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