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中共太岳区党委阎寨旧址 相关景点共 7500
中共太岳区党委阎寨旧址
中共太岳区党委旧址
2023-03-25
中共太岳区党委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371949年地址:长治市沁源县沁河镇村西岭上1940年1月,晋西事变后,为巩固太岳区,加强该地区的军事力量,八路军第386旅集总部特务团进入太岳区,配合决死第1纵队予进攻张家店之军以严重打击
太岳行署赵寨旧址
太岳行署赵旧址
2023-03-25
太岳行署赵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371949年地址:长治市沁源县沁河镇赵太岳军区行署、各处处长旧居是为窑洞组群。现存牛佩琮、裴丽生等太岳军区行署领导人旧居窑洞8孔,配房三间,大门一间,各处处长旧居窑洞7孔,警卫连旧居窑洞6孔,其它机构窑洞旧址4孔
阎寨
2023-07-09
1940年至1942年是太岳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军事中心,0太岳区党委、决死一纵队司令部、太岳军区司令部等重要领导机关驻在这里,当时有太岳区的小延安之称
浙东区党委旧址
浙东区党委旧址
2023-10-19
浙东区党委旧址--1941年4月,余姚沦陷,中共上海党领导的第三战区凇沪游击队第五支队约900人,分七批南渡杭州湾,进入三北(余姚、慈溪、镇海三县北部)。1942年7月,成立中共浙东区委员会,书记谭启龙,委员何克希、杨思一、顾德欢
冀南区党委旧址
冀南区党委旧址
2023-10-31
冀南区党委旧址位于山东莘县大王镇杨庄村。宋任穷是开国上将,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兼中组部部长、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中顾委副主任,是从鲁西北走出的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
阎寨遗址
遗址
2023-08-26
位于禹州市花石乡村的遗址是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以龙山文化时期(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的遗存为主。遗址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1000米,文化层在地下20厘米,厚约2.5米
中共文家寨区委旧址
中共文家区委旧址
2023-09-15
中共文家区委旧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安岳县人和乡文村明月寺1933年10月,通贤、来凤一带的中共党团组织发展迅速,已建立20个党支部,10个团支部
太岳烈士陵园
太岳烈士陵园
2023-07-09
太岳烈士陵园太岳烈士陵园位于沁源县城十字街西北。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太岳区党委为纪念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牺牲于太岳革0据地的先烈,建造了这座烈士陵园。陵园于1949年8月1日奠基动工,同年12月15日正式竣工。陵园座北向南,可分三个部分
阎家寨遗址
遗址
2023-04-26
遗址位于南漳县东巩镇上泉坪村双河坪。清代山寨遗址,筑于嘉庆七年(1802)。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08米,东西宽约30米。墙条石垒砌,高约5~8米,宽约1.7米。设东西二个寨门,西门为两层楼,门上书忠义内保存房屋50间
小李村太岳行署旧址
小李村太岳行署旧址
2023-07-08
小李村太岳行署旧址,位于山西省安泽县。中文名:小李村太岳行署旧址地理位置:山西省安泽县保护级别:第八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编号:805335017所处年代:1942~1944年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2023-07-09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由三孔院落平行布列组成,通面宽60米,通进深22米。建筑依山开凿窑洞10孔,主体8孔,坐北朝南,为薄一波、陈赓、警卫班、参谋部等办公室和居室。窑洞总占地面积215平方米
阳城太岳烈士陵园
阳城太岳烈士陵园
2023-07-09
太岳烈士陵园是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位于阳城县城中心,建于一九四六年,占地面积一万六千七百多平方米。一九四五年十月太岳区党委、太岳区行署、太岳军区迁至阳城,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献身的烈士们的英雄事迹
冀鲁豫区党委旧址
冀鲁豫区党委旧址
2023-10-31
濮范观抗日中心区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鲁西地区军民抗击日军的钢铁堡垒,是联系鲁西、冀南、豫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桥梁,也是沟通华北与华中、太行与太岳的枢纽。后来也是鲁西、冀鲁豫党政军机关的所在地,因而被誉为红色濮范观、边区小延安
沁水抗大太岳分校旧址
沁水抗大太岳分校旧址
2023-05-25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太岳分校旧址位于沁水县土沃乡南阳村东头的玉皇庙内,这里北倚太岳,南眺黄河,东凭太行,西临中条,进可攻退可守,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该庙为一进双门,三阁两厅,分前后两个大院。大队部设在后院的东厢房,政治部设在后院的西厢房
太岳军区司令部桑曲旧址
太岳军区司令部桑曲旧址
2023-03-26
太岳军区司令部桑曲旧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杜村乡桑曲村。中文名:太岳军区司令部桑曲旧址地理位置:山西省临汾市安泽县杜村乡桑曲村保护级别: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批准单位:山西省人民政府所处时代: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