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中共广东省委、中共粤北省委机关旧址 相关信息共 6223
中共平阳县委机关驻梅溪磨石坑旧址
中共平阳县委机关驻梅溪磨石坑旧址
2023-11-19
1939年冬国民党顽固派掀起0后,北港地区成为敌人重兵围剿目标,中共平阳县委机关驻地被迫转移。因为磨石坑群众基础好,地势险要,郑海啸便率县委机关来到这里驻扎
中共鄂豫皖区委员会旧址
中共鄂豫皖区委员会旧址
2023-07-28
中共鄂豫皖区委员会旧址位于金寨县花石乡白水河村汪家老屋。中共鄂豫皖区委员会旧址原为当地汪姓老屋建于清晚期,坐西向东,青砖小瓦结构,四进五十余间。现存门楼,厅堂共九间
中共包头市委旧址
中共包头市委旧址
2023-05-23
中共包头市委旧址位于东河区新中西路北侧,占地面积830平方米,建筑面积460平方米,设有包头地区中共党史陈列、包头市历次党的代表大会和千秋伟业——东河区旧城改造纪实三个展厅。1949年9月19日,内蒙古实现和平解放,中共包头市委也随即组建,并全面接管包头工作
梧州市中共广西早期革命活动旧址
梧州市中共广西早期革命活动旧址
2023-05-29
梧州市中共广西早期革命活动旧址包括中共梧州地委旧址中共广西特委旧址等,位于梧州市万秀区,目前保存较为完好,中共梧州地委旧址中共广西特委旧址已辟为免费开放场所向社会免费开放
延安中共中央党校旧址
延安中共中央党校旧址
2023-05-31
中共中央党校(小沟坪)旧址现保存有校部接石口土窑洞11孔、大礼堂遗址和部分土窑洞。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决定将该旧址归入于1961年3月14日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革命遗址之中
中共四川临时省委扩大会议旧址暨周贡植故居
中共四川临时省委扩大会议旧址暨周贡植故居
2023-04-12
中共四川临时省委扩大会议旧址暨周贡植故居,位于九龙坡区铜罐驿镇陡石塔村一社周家大湾。该故居始建于清末民初,呈三合院布局。现存正房及左右两边厢房,屋前是一院坝,建筑面积412平方米。现该故居目前正在开展布展设计工作,尚未对外开放
中共黔北特委旧址
中共黔北特委旧址
2023-04-14
中共黔北特委旧址位于德江县平原乡园庄村黄盘顶组。1947年2月,八路军驻渝办事处和重庆《新华日报》社奉命撤回延安,预示国共谈判完全破裂;中共川东特委遵照中央关于国统区建立游击根据地的指示精神,决定贵州方面由张立负责,在黔北地区开展工作,1948年6月
中共莆田县工委旧址
中共莆田县工委旧址
2023-04-04
中共莆田县工委旧址位于莆田市荔城区拱辰街道濠浦社区四亭自然村。1948年5月,闽中地委在闽候大帽山会议上部署整顿恢复各县党组织,决定由康金树、张坤、林汝樑组成中共莆田县工委,以康金树为书记,回莆田建立据点
中共西江特委德城联络站旧址
中共西江特委德城联络站旧址
2023-06-26
中共西江特委德城联络站旧址位于德庆县德城镇东豪东街43号,温家大门楼东侧。1940年8月,中共西江特委机关迁来德庆,在德城东豪东街建立新记联络站,由孔泉夫妇在新记店以经营烟果作掩护,做交通联络工作。联络站负责人邓英华,负责接通德庆党组织与西江特委机关的联系
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
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
2023-08-01
中共安庆建党会议旧址位于安庆市龙山路张家拐,1995年安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八批省文保单位。1925年秋,党中央特派员江长恩从上海来安庆,年底经党中央批准,正式建立中共安庆地委,地委书记由李竹声担任。此处旧址保存较为完好
中共蓝田县党支部成立旧址
中共蓝田县党支部成立旧址
2023-03-23
中共蓝田县党支部成立旧址时代:1927年地点:蓝田县孟村镇张郗河村保护范围:中共蓝田县党支部旧址南北长50米,东西宽12米,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东至郗德义家房山墙,西至郗治中家房北墙,南至村间水泥路,北至后院二组耕地
中共婺德中心县委旧址
中共婺德中心县委旧址
2023-08-09
中共婺德中心县委旧址位于婺源县,时代为1936年。中共婺德中心县委旧址被公布为江西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直南特委旧址
中共直南特委旧址
2023-09-02
中共直南特委旧址位于清丰县古城乡梁村。旧址现保存有直南特委旧址、王从吾旧居、战号宣传队旧址、四支队、黄河支队留守处旧址、练兵场、直南特委纪念碑及领导人用过的桌、椅、碗、筷、灯具、文具等。中共直南特委旧址位于清丰县古城乡梁村
中共闽东特委机关旧址---伴岭
中共闽东特委机关旧址---伴岭
2023-05-24
1944年1月下旬,受中共福建省委之命,省委特派员黄扆禹及刘捷生、陈鼎坤、吴盛端等4人秘密来到古田
中共华南分局旧址
中共华南分局旧址
2023-06-21
中共华南分局旧址位于大埔青溪乡桃林大塘背的晋寿楼。建于清道光年间,四合院式布局,建筑为二层楼房,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1949年7月,国民党胡琏兵团溃败时,经闽粤南逃,窜入兴梅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