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中共沙县特别支部旧址夏茂文昌宫 相关景点共 7500
夏响铺鄂国贵族墓地
响铺鄂国贵族墓地
2023-08-29
响铺鄂国贵族墓地位于南阳市区东北10公里,新店乡政府北3公里,白河东岸的一道南北向的高岗上,西距白河1.5公里,在南阳市新区新店乡响铺村北500米南水北调干渠渠道内。响铺墓地考古队,对M1周围渠道内进行文物勘探,发现古墓葬19座,坑1座
观音岩宫
观音岩
2023-06-15
观音岩位于隆回县石门乡长生村犀牛山腰上。始建于清代,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座西北朝东南,中轴线上自东南向西北依法为神光殿、南岳殿、观音殿、千手观音殿和观音阁,造型各异,墙上雕绘双龙戏珠、五龙拱圣、山水等图案
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
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
2023-04-03
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历史纪念馆位于泉州市晋江内坑镇五峰公园内。1927年1月,中共泉州特支成立,揭开泉州近代革命新篇章。尔后中共晋南工委、泉州中心县委擎旗播火,革命烈焰燃遍戴云山麓、晋水两岸,铸就红旗不倒的历史丰碑
马坡垂钓宫
马坡垂钓
2023-12-01
目的地介绍:马坡垂钓位于顺义区境马坡镇的西侧,距北京30公里处。途经首都机场高速公路,地理位置优越,垂钓的东侧1.5公里处是我国最大的乡村高尔夫球场及乡村赛马场
犍为南华宫
犍为南华
2023-09-12
南华:位于万寿街,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重修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566平方米。现存前、后殿,总面阔16.3米、进深25.15米。青石台基,高1.2米。其中前殿面阔5间16.3米,进深6.25米
淮口帝主宫
淮口帝主
2023-04-12
帝主又名黄州馆,清代,位于淮口街道同兴社区,该座东南向西北,占地1805平方米,正殿及厢房重檐歇山万年台保存完好,1988年金堂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淮口帝主,淮口帝主简介,淮口帝主成都市金堂县淮口帝主旅游指南
中共无棣县第一届委员会礼堂
中共无棣县第一届委员会礼堂
2023-08-19
中共无棣县第一届委员会礼堂位于大觉寺海丰塔东侧,1949年10月,中共无棣县委机关由车镇迁驻县城,以县高等小学堂作为县委机关所在地。1955年,在小学堂东侧建县委礼堂,占地2400平方米,东西长41.5米,南北宽14.2米,高10米,砖木结构,拱形瓦顶
长乐学宫
长乐学
2023-06-22
明五华长乐学位于五华县华城十字街。由长乐(今五华)知县黄瑜始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正德年间重修,清同治六年(1867年)水灾后重建。原建筑规模宏伟,有棂星门、照墙、泮池、戟门、大成殿、明伦堂、崇圣殿、尊经阁、东庑、西庑等
徐闻学宫大成殿
徐闻学大成殿
2023-06-29
徐闻学大成殿位于徐闻县第一中学校园内。宣统《徐闻县志》载学创建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成化三年(1467年)迁至海安所城,弘治十四年(1501年)迁回现址
灵宫箐
2023-09-25
箐由哈马关下,沿山谷中直行一公里,即达山峰岭环抱中的灵官箐寨子,47户人家,浓荫掩映,多为石头民居,古驿道从寨中央穿过,宽约2米,道上块石磨得非常光圆,仍是明清旧驿,保存完好
碧溪乡农会旧址
碧溪乡农会旧址
2023-04-05
碧溪乡农会旧址圆应庵位于梅列区陈大镇碧溪村村头。1934年1月,彭德怀、滕代远、杨尚昆等率领红军东方军攻打沙县期间,红3军团司令部设在沙县富口荷山,并在富口、盖竹、山肴、碧溪、渔溪、长溪、砂蕉一带活动,红军工作队帮助梅列区碧溪乡建立农会
西沈七圣宫
西沈七圣
2023-08-06
西沈七圣年代为明,位于桥东镇西沈村城外社村东南部,类别为古建筑。2016年6月28日,西沈七圣被公布诏安县第十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檐滴水外延伸北18米,东、西、南各2米,西沈七圣,西沈七圣简介,西沈七圣漳州市诏安县西沈七圣旅游指南
稼依烈士宫
稼依烈士
2023-09-26
稼依烈士稼依烈士,位于稼依镇(县二中)内,建于1951年,占地10912平方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116团指战员,转战千里,奉命对玉溪、红河、文山等地区的反动武装进行围剿,1950年—1951年,先后肃清了这些地区的匪患
浚县碧霞宫
浚县碧霞
2023-10-15
碧霞即碧霞元君行宫,又名圣母庙,俗称奶奶庙。位于浮丘山南端峰巅,座北向南,前后三进院落,占地11160平方米,殿宇楼阁87间,是一处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的古代建筑群。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浚县知县蒋虹泉主持兴建,历时21年落成
登封崇福宫
登封崇福
2023-05-06
崇福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市区北部,嵩山太室山南麓万岁峰下,距市中心2公里。初名万岁观,创建于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宋代改名崇福,面积现存约5000多平方米,保存古建筑30多间,古树名木50余株,历代碑石10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