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中共湖南省委旧址 相关景点共 6268
中共东宝联合县委机关遗址
中共东宝联合县委机关遗址
2023-06-16
中共东宝联合县委机关遗址位于高埗镇高埗村北联村民小组,GPS坐标:北纬23°0505.5,东经113°4313.2,海拔高程16米。中共东宝联合县委机关遗址原是一间坐北向南的大院,比较宽阔,周围是民居
晋绥日报社旧址
晋绥日报社旧址
2023-03-25
晋绥日报社旧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高家村村内。1940年9月18日中共晋西区党委决定创办《抗战日报》,1946年7月1日《抗战日报》改名为《晋绥日报》。《晋绥日报》是中共晋西区党委(后改称中共中央晋绥分局)的机关报。该报1949年5月1日停刊
中共信南县委成立遗址
中共信南县委成立遗址
2023-08-13
中共信南县委成立遗址年代为1936年,位于全南县社迳乡内半村石示子下。2018年12月4日,中共信南县委成立遗址被公布全南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西、北四面各向外延伸5米
光泽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光泽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2023-11-13
光泽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光泽县杭川镇二一七路,年代为1933年。简介:1933年10月,光泽县苏维埃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此,毛泽民代表闽赣省委、省苏政府到会指导。旧址为西洋两层楼房,坐东朝西,由前廊、大门、正厅、后厅等组成,占地面积228平方米
威县义和团发源地旧址
威县义和团发源地旧址
2023-07-03
威县是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义和团发源地旧址的几处重要史迹景点均在今威县境内。威县位于河北省南部,106国道纵贯南北;邢临公路横穿东西,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1999年,威县义和团旧址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树海革命旧址
树海革命旧址
2023-08-06
树海革命旧址位于南靖县南坑镇白咏村,年代为1945—1949年。简介:抗日战争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以大岭为中心的树海游击区是闽西南党组织的重要根据地之一。旧址中共闽南地委机关总部、干训班等组成
鲁西北地委旧址
鲁西北地委旧址
2023-03-12
中共鲁西北地委旧址纪念馆位于冠县清泉办事处南街村红旗路西。其前身是冠县童文书馆,为清末民初建筑,座西朝东,均为硬山起脊青砖瓦房,抬梁式结构,门窗为格棱门窗。1938年至1946年,先后为中共鲁西特委、中共鲁西北地委、中共冀鲁豫七地委、中共冀南一地委驻地
中共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
中共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
2023-03-25
中共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位于杏花岭区新民中正街23、24号,年代为土地革命和抗战时期。中共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为太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榜山将军岩交通站旧址
石榜山将军岩交通站旧址
2023-11-18
1937年,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刘英率领省委机关赴纸山地区开展工作,建立了石榜山村党的组织。此后,省委、特委机关多次派吴毓等同志带领武装人员到纸山活动,常驻在石榜山将军岩
五里坪革命旧址
五里坪革命旧址
2023-06-10
五里坪革命旧址位于鹤峰县城东60千米的五里坪,现包括湘鄂边独立团团部旧址、五鹤游击梯队队部旧址、紫荆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湘鄂边联县政府旧址、共青团湘鄂边特委机关旧址、湘鄂边联县政府供销合作社旧址中共湘鄂边特委旧址、五里坪战斗遗址等各类文物遗存23处
南三花工委旧址
南三花工委旧址
2023-06-25
中共南三花工委旧址位于南海区里水镇北沙沈村,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1993年,由沈村村民筹资,在沈文玉私塾旧址上重建;1995年由市政府拨款维修。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南海组织受到破坏,一度停止活动
泸溪农民协会旧址
泸溪农民协会旧址
2023-10-16
1926年8月至1927年5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泸溪县成立了农民协会,当时湖南成立了50多个县农民协会,泸溪农民协会乃系其中之一。现协会旧址还保留如故。
中共浙江省一大陈列馆
中共浙江省一大陈列馆
2023-11-19
1939年,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平阳凤卧乡召开。大会总结了抗战以来浙江党的工作,部署了今后一个阶段的任务;通过了《关于目前抗战形势和浙江党的任务的决议》等11个文件,选举产生了新的浙江省委,选出了出席党的七大的浙江代表、候补代表
浙东银行旧址
浙东银行旧址
2023-05-17
浙东银行旧址中共浙东区委旧址仅十米。浙东银行发行抗币,作为浙东行政区的本位货币,以圆为单位,分壹圆币、伍圆币、拾圆币三种(《抗币条例》中还有伍拾圆币,实际未发行),用上海道林纸印刷,总发行量为二百万元
中共义八地下党革命斗争据点
中共义八地下党革命斗争据点
2023-05-05
中共义八地下党革命斗争据点位于安宁市八街镇关圣宫。中共义八地下革命斗争据点(原为关圣宫、曾为安宁景秀中学)——八街关圣宫始建于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重建于1926年,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坐西向东,为一进二层的四合院建筑,保持古典庙式建筑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