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杨开慧旧居 相关信息共 7500 条
伯延高树勋旧居
2023-03-21
伯延高树勋旧居位于武安市伯延镇,年代为清末民国初。伯延高树勋旧居为邯郸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伯延高树勋旧居,伯延高树勋旧居简介,伯延高树勋旧居邯郸市武安市伯延高树勋旧居旅游指南
中共青岛支部遗址
2023-05-01
中共青岛支部遗址位于青岛市四方区海岸路18号,时间1923~1928年。1923年,中共一大代表,中共山东党的创始人之一邓恩铭来到青岛,开展党团的发展与工作。1924年在王象午家中(海岸路18号)建立了中共青岛支部,邓恩铭任书记
艾伟旧居
2023-05-18
艾伟旧居位于高云岭24号。该建筑位于高云岭的路东侧,是一幢另具风韵的西式大平房。建筑面积为180平方米,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该建筑为砖混结构,青砖红瓦,四坡顶,有点日本建筑风格。院内还有两处后建二层楼,面积不大,非同一时期
陈布雷旧居
2023-05-18
陈布雷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颐和路6号。该建筑为国民政府实业部农业司司长徐廷瑚于1936年(民国25年)购地所建。抗战前,陈布雷一家一直居住在此。抗战胜利后,陈布雷携眷还都,因颐和路房子被占用,只好暂住上海,三个月后回到南京
李氏旧居
2023-03-20
李氏旧居时代:1937年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河北路239号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该楼由原英商仁记洋行天津分行买办李吉甫之子,于1937年建造,建成后,因惧怕伪政权而未敢居住,便租与一贸易行,同时挂燕京同学会牌子,解放后变卖
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
2023-05-10
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位于道外区长青公园内,年代为1948,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99年1月10日,东北抗日暨爱国自卫战争烈士纪念塔被公布为第4批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福建省委及中共汀西县委、县苏维埃旧址世昌公祠
2023-08-05
中共福建省委及中共汀西县委、县苏维埃旧址世昌公祠位于长汀县四都镇红都村,年代为19301935年。简介:建于清代,由门楼、雨坪、下厅、天井、上厅组成,占地面积501.38平方米。门楼坐西朝东,大厅坐南朝北,二落一进,砖木结构,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
湘鄂赣革命烈士陵园
2023-08-11
铜鼓湘鄂赣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江西省宜春市铜鼓县永宁镇城南路,建于1996年,坐南朝北,建材花岗岩石、大理石,砖混结构,总面积14500平方米,地面用材花岗岩,集纪念、教育、休闲为一体,分为纪念广场、休闲广场两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保护价值
六店子刘伯承旧居
2023-04-12
六店子刘伯承旧居位于九龙坡区石桥铺烟灯山公园。原六店子刘伯承旧居位于九龙坡区渝州路街道,1995年因发生火灾,其建筑大部分被毁,后按1:1比例异地复建于现址,2012年6月建成开馆
中共闽南特委遗址
2023-08-02
中共闽南特委遗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钟山镇南湖村上岭自然村。1939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将莆田、泉州、福清三个中心县委合并成立中共闽南特委,由李刚任书记,苏华(女)、蔡文焕、陈金来、林阿朗、何素清(女)、方子明为委员
豫东南道委、道区苏维埃政府机关旧址
2023-07-29
豫东南道委、道区苏维埃政府机关旧址位于六安市金寨县汤家汇镇小街,年代为1933年。寺院后东南两边各有两条山岭。南边一条长300余米,北倚汤汇大河,河似鲢鱼,故曰鲢鱼山。唐代名将郭子仪四子郭金五平叛乱,战死于大别山,后葬于该山山南,现仍存坟一座,碑一块
洞头朱德旧居
2023-04-05
洞头朱德旧居位于洞头乡洞头畲族村,该建筑始建于明朝后期,系当地畲族的蓝氏宗祠,距今有500多年历史,是畲族蓝氏在洞头最早的建筑。该宗祠座南朝北,占地面积约400多平方米,是蓝氏族人举行各种社仪及信仰的地方,在建筑风格上有它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
中共和东区第一个支部旧址
2023-06-20
中共和东区第一个支部旧址位于和平县东水镇大坝村塘背自然村。1939年5月,根据形势发展,建立了中共和平县委员会,属中共龙川中心县委领导。县委成立后,县内党组织有较大的发展,先后建立了上热水、下热水、东水、彭寨、县城、大坝等6个区委,下辖29个支部
大同赵承绶旧居
2023-03-25
赵承绶旧居(第五批省保)时代:民国地址:大同市城区户部角街12号赵承绶旧居坐北朝南,二进院格局,1928年建。东西长21.66米,南北宽41.72米,占地面积903平方米。南房、过厅、正房各七间,东西房各五间,均为硬山顶木结构建筑
许氏旧居
2023-03-20
许氏旧居时代:1926年地址:天津市和平区睦南道11号类别: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该楼建于始建于1926年,原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三姨太许夫人以庆羯堂许的堂名购置的私人住宅。张家亲属出关往来于京津地区均住于此楼,直至1941年张家将此楼卖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