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中共福建省第二次党代会会址 相关景点共 2154 条
涂坊围屋
2024-01-11
涂坊围屋也称涂氏风如围屋,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长汀县涂坊镇(镇政府600米处)。涂坊围屋建于清乾隆年间,座东南朝西北。穿斗抬梁式木架构,单檐悬山顶。由门楼、池塘、空坪、正门、下厅、中厅、上厅、后厅、后花台、左右两排横屋、前后围屋等建筑组成
渔梁驿
2023-11-16
渔梁驿位于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渔梁村,为古代中原入闽的第一驿站,自唐代设驿,延至明清。此地便成为商贾仕宦北上中原,或南下入闽出洋之必经之所。1999年4月,渔梁驿被列为县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闻名遐尔的仙霞岭是横跨闽浙两省长达百里一片大山的统称
鉴江半岛
2023-11-15
在福建省东北部海岸。向东南伸入三都澳与罗源湾间。北有三都岛、青山岛,南与黄岐半岛隔海为邻,东有西洋岛,西以飞鸾、白水一线与松山、岚口毗连。属宁德市和罗源县。以半岛上集镇鉴江得名。面积约235平方公里。多由流纹质凝灰熔岩、凝灰质砂砾岩、花岗岩组成
常仙甫故居
2023-10-14
现存的两间瓦屋,是中共卫西工委的办公旧址及地下党有关领导生活、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室内现存木桌、木椅、木床就是当时
钟阿马烈士陵园
2023-04-29
钟阿马烈士是闻名全省的南乡砍竹暴动的主要领导者和指挥者,曾任中共上堡党支部书记,中共萧山县委委员
白面石红色旅游区
2023-04-28
白面石红色旅游区位于正果镇东部的白面石村,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现村内乱石坑,老虎石山一带存有中共增龙博中心县委旧址,东纵北江机关遗址,华南抗日第一战场遗址,抗日将士纪念亭和烈士墓等,是难得的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红色旅游景区.白面石村,虽然只
黄华明活动据点
2023-06-20
1942年春至1944年夏,时任中共大坝区委书记的黄华明(黄道冠)在该校任教。黄华明以教师职业为掩护,积极组织学校师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组织当地民众抗税抗捐,利用工合的合法地位,开办农民夜校,大力宣传党的主张
黄梅斜战斗遗址
2023-06-19
为了推倒黄伯强政府,实现连平全境的解放,中共九连地委发出指示,立即组织力量,追击潜逃的黄伯强残匪
岭山抗日民主政权连平联乡办事处旧址
2023-06-17
1941年5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配合中共地方组织,在大岭山已建立八个乡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上,成立全区性的政权机构——连平联乡办事处,负责处理根据地内的民政事务
衡山县农民运动纪念馆
2023-06-11
1923年4月,毛泽东和中共湘区委员会派遣刘东轩、谢怀德回衡山开展农民运动。9月16日,衡山岳北地区成立了岳北农工会
龙溪南岸段家垅
2023-06-10
第一届县委机关旧址——龙溪南岸段家垅一九二八年五月,中共炎陵县第一届县委机关由七都茅坪搬到南岸段家垅。五月二十三日,因叛徒告密,县委机关被敌包围,县委委员周里、秘书黄元吉突围脱险,书记刘寅生、委员刘平章在突围中不幸牺牲。系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革命遗址
沙岗红军街
2023-06-07
1928年1月23日,共产党员陈香波、彭之玉等在鄂西特委和中共江陵县委的领导下,发动了沙岗年关暴动。暴动成功后,地处边远的沙岗湖区成为红色区域
粤赣边支队电台、《粤赣报》报社遗址
2023-05-24
1945年7月,中共后东特委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建立电台,加强与中央及上级的联系沟通。电台最初设在河源黄村地下党员黄中强的家中,后由于敌人的进攻,曾转移到五华、青州等地
衡山岳北农工会旧址——刘捷三公祠
2023-05-24
1923年4月,中共湘区委员会特派遣刘东轩回岳北开展农动。刘东轩回到岳北后,很快发展了彭桂峰、杨仕润、李甘林等一批积极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