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中共闽粤边特委机关旧址 相关信息共 7500
马关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成立旧址
马关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成立旧址
2023-04-15
马关县第一个中支部成立旧址位于马关县八寨镇八寨村委会原八寨中心校三圣宫内,年代为民国十八年(1929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马关县第一个中支部成立旧址为马关县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赣南省委旧址
中共赣南省委旧址
2023-11-14
赣南省是1934年7月为适应红军主力即将实行突围转移的战略需要而设立的,初辖于都、登贤、赣县、杨殷等四县和信康、南雄两个远殖游击区,后又辖寻乌、安远、会昌、于西县和兴龙、寻安县
中共广西省代表会旧址
中共广西省代表会旧址
2023-09-06
黄彰,号文波,曾用名黄源、吕二、吕善修、林爱,1901年10月20日出生于广西贵县西山乡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黄彰自幼机灵聪颖,高小毕业后无法继续升学,先后到宾阳县芦圩镇和南宁等地的药材店、杂货店当店员。黄彰脚勤手快,心灵手巧,深得店主的赞赏
边畈遗址
畈遗址
2023-10-13
畈遗址位于钟祥市九里回族乡畈村余家山头,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8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1984、1986年两次发掘。出土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灰陶次之,有少量泥质黑陶,纹饰有弦纹、按窝纹,器形有鼎、豆、罐、碗等。(第三批)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闽浙边临时省军区司令部旧址
闽浙临时省军区司令部旧址
2023-11-19
1938年,闽浙临时省军区司令部进驻平阳县山门镇凤岭山麓西南侧的龙井禅寺。粟裕负责省军区全面工作,张文碧负责政治工作,王守知负责管理电台。部队下辖3个中队和1支教导队,分别驻扎在山门街、凤林、马头岗和大屯等地。粟裕办公室(兼寝室)在禅寺东首横厢0上
闽中第一个中共支部——莆田党团混合支部成立旧址
闽中第一个中共支部——莆田党团混合支部成立旧址
2023-04-04
闽中第一个中共支部成立旧址哲理钟楼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仓后路7号。1925年底,中共中央派莆籍共产党员陈国柱回莆田进行建立地下党的工作,哲理钟楼就成为地下党的革命活动据点、中共莆田地方组织的诞生地、闽中革命的摇篮
中共平江县委旧址(毛简青烈士故居)
中共平江县委旧址(毛简青烈士故居)
2023-05-15
中共平江县委旧址(毛简青烈士故居)始建于公元1919年,原建筑为北方典型的四合大院组合形式,占地面积5000㎡,由于1926年大水和1932年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现仅存后栋七间和附屋三间
鄂赣省委茶坑驻地旧址
鄂赣省委茶坑驻地旧址
2023-08-11
鄂赣省委茶坑驻地旧址位于奉新县甘坊镇西塔村茶坑组。1934年7月,省委所在地百丈失守,省委书记陈昌寿部队转移到茶坑,为坚持和加强修铜宜奉斗争,中共修铜宜奉中心县委改建为中共修铜宜奉特委,领导奉、靖、修、铜、高、宜、安等县边境的游击战争
尤溪锅边糊
尤溪锅
2023-09-17
尤溪锅糊:锅糊五弟公锅糊,是尤溪县历史已久的地方著名传统风味小吃。五弟公正名毛聿全,尤溪县城关人,其祖上以经营锅糊店为生。毛聿全自幼跟父亲学得一手加工锅糊的好手艺,并对传统加工方法加以改进。五弟公锅糊以选料精、烹调讲究而出名。五弟公锅糊以优质麻洋
峨边核桃
核桃
2023-12-05
核桃:为增加村民收入,峨因地制宜将核桃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近年来,我县在对原有的3000多亩核桃树进行管护的同时,对其中800多亩低产低效的核桃树进行了品种改良。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充分调动群众种植积极性,大力扶持核桃种植,已新发展32000多亩。峨
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成立遗址
东宝惠人民抗日游击大队成立遗址
2023-06-16
东宝惠人民抗日游击大队成立遗址位于清溪镇北面的含头岭,群山环抱,GPS坐标:北纬22°5158.4,东经114°1035.3,海拔高程58米。1938年12月下旬,中共东宝联合县委机关从观澜白花洞(现属深圳宝安区)转移到清溪苦草洞村曾氏宗祠
项边古宅
古宅
2023-07-24
古宅位于安仁镇项村,系明清古民居。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平面室纵长方形,中轴线上依次为台门、天井、前厅、平面道。东侧有厢房,前厅五开间通面宽19.9米,通进深9.7米
中共龙川特别支部、县农民协会旧址(戴家祠)
中共龙川特别支部、县农民协会旧址(戴家祠)
2023-06-19
中共龙川特别支部、县农民协会旧址位于龙川县佗城镇百岁街戴家祠。受中共广东区委派遣,1925年10月随第二次东征回乡的共产党人黄觉群、曾培霖等,国民党人张重耳等10多人,奉命留驻龙川县城
原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旧址(蒲边丁家祠堂)
原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旧址(蒲丁家祠堂)
2023-10-31
原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旧址(蒲丁家祠堂)位于蓼沿乡蒲村五七路1号。共一进,占地457.68平方米,建于清代中期,为闽东地区宗祠类建筑。1962年6月16日,福建省建筑工程学校倪希楷、林兆枢等16位知识青年组织成立青年志愿队奔赴蒲村插队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