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中共陕甘边特委旧址 相关景点共 6554 条
中共广西特委机关旧址
2023-04-10
中共广西特委机关旧址位于北流市城区瓦窑头公园北面黎家庄。192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失败后,由于广西党组织破坏严重,设在香港的中共广东省委派朱锡昂同志带领俞作豫等人回到北流黎家庄,以此作为机关开展组建广西党组织工作
中共豫西特委扩大会议旧址
2023-08-29
中共豫西特委扩大会议旧址位于位于渑池县城关镇东关海露北街二十四号院内一座普通的砖拱窑洞里,窑洞座背面南,上方北侧有一东西向道路穿过,东、西、南三侧均为民房。保存完整,处于民居院内北侧砖拱窑洞里,为砖石结构,一洞三室,中间一门,东西各开一窗,面积相当于民房三间
中共西江特委德城党员训练班旧址
2023-05-25
中共西江特委德城党员训练班旧址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德城镇谭泉里45号。1940年8月,中共西江特委由肇庆迁至德庆。西江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广东省委关于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0
梁山龙岗寺中共陕南特委代表会议旧址
2023-10-04
梁山龙岗寺中共陕南特委代表会议旧址时代:现代地址:汉中市南郑县梁山镇爱国村保护范围:东、西、南、北至围墙。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50米。2014年,梁山龙岗寺中共陕南特委代表会议旧址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梁山龙岗寺中共陕南特委代表会议旧址
中共浙南特委活动旧址
2023-11-19
4月上旬,中共浙南特委从永嘉纸山(今瓯海)转移到青景丽塔石头,经岩鹿坑,在岚岩峰庵与青景丽县委汇合后,进驻中共梅岐区委活动根据地,并以石展、湖山、湖坑、张山、石角等地为活动中心区域
中共陕甘省委、陕甘省苏维埃政府遗址
2023-05-30
中共陕甘省委、陕甘省苏维埃政府遗址位于延安市富县北道德乡北道德村。1935年11月中旬,毛泽东率红一方面军等来到东村,中共陕甘省委、陕甘省苏维埃政府机关从甘泉下寺湾移驻北道德
中共后东特委、省委交通站旧址
2023-06-19
中共后东特委、省委交通站旧址位于龙川县老隆镇水贝村黄氏大宗祠。1941年2月,中共东江后方特别委员会(史称后东特委)在老隆水贝村一合面屋成立,书记梁威林,下辖中共紫金、五华、河源、龙川、和平、新丰县委及连平县工委党组织,党员1100多人
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
2023-09-06
中共梧州地委、广西特委旧址陈列馆位于梧州市建设路兴仁巷4号。1925年,根据梧州靠近当时全国革命的中心广州,产业工人相对集中,革命蓬勃发展等有利条件,当时领导广东、广西、闽南及南洋地区革命的中共广东区委作出首先在梧州建立中组织,然后向广西各地发展的决定
中共粤桂边区委旧址
2023-06-29
中共粤桂边区委旧址位于廉江市青平镇香山村陈氏宗祠。建于清末,坐南向北,三进,砖木结构,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1948年4月,中共粤桂边区委在香山村陈氏宗祠成立。下辖广东南路15县、市,广西22县、市,共37个县、市
中共东江后方特委文秀塘会议旧址
2023-06-19
中共东江后方特委文秀塘会议旧址位于东源县黄村镇永新文秀塘地塘头。1945年2月,中共后东特委领导梁威林、钟俊贤、郑群等领导根据省临委和大鹏半岛整风班的指示精神,在文秀塘地塘头召开了后东特委委员会议,会议对后东特委领导成员进行了调整
中共赣东北特委旧址
2023-08-09
1930年7月下旬,中共信江、赣东北两特委在弋阳县芳家墩合并成立新赣东北特委会,8月1日,在芳家墩吴家祠堂召开赣东北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赣东北特区委革命委员会,方志敏任主席。此时,芳家墩已成为赣东北革命根据地首府。
中共闽西特委机关驻地旧址(昌盛楼)
2023-08-05
中共闽西特委机关驻地旧址(昌盛楼)位于高陂镇曲峰村,年代为1934。中共闽西特委机关驻地旧址(曲峰昌盛楼)位于高陂镇曲峰村天上坑自然村,始建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方形,土木结构,坐西南朝东北,通面阔15.25米,总进深15米,占地面积230平方米
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
2023-02-26
陕甘边照金革0据地是二十世纪初刘志丹、谢子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西北地区创立的第一个山区革0据地。它以耀州区照金镇为中心,横跨耀州区、旬邑、淳化、宜君等县(区),面积2500平方公里,人口3-4万
中共后东特委驻地、《星火报》旧址
2023-06-19
中共东江后方特别委员会(简称后东特委)、《星火报》旧址位于东源县黄村镇永新文秀塘。1941年2月,经省委批准,在龙川县水贝成立了中共东江后方特别委员会,特委书记梁威林,组织部长张直心,宣传部长饶璜湘,青年部长李汉兴(张日和),妇女书记李静芬(后徐英)
中共西江特委机关驻德城旧址
2023-05-25
中共西江特委机关驻德城旧址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德城镇胜利东路110号。面对国民党的逆流,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地提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要求党组织转入地下活动。对部份党员实行转移或调离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