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 相关信息共 6053 条
相约中原荷乡 镇平首届荷花旅游月今日开幕
2023-11-19
相约中原荷乡镇平首届荷花旅游月今日开幕:猛犸新闻·东方今报实习记者魏广宝萌友胡少佳风醉大地莲花美,雨润田园荷花香。7月14日,中国·镇平首届荷花旅游月在镇平县中原荷花博览园隆重启动。本届荷花旅游月以荷花和谐合作为主题,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办、市场运作、社会参与
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
2023-07-18
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相传泰山庙为兴化进士、吏部尚书李春芳所建。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于皖南事变后在盐城重建军部,同年2月27日新四军军部迁驻庙内。正殿为新四军司令部作战室,军参谋长赖传珠在此办公
华东野战军渡江战役指挥部旧址
2023-07-19
华东野战军渡江战役指挥部旧址位于泰州高港区白马镇白马庙村东1949年4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司令部暨渡江战役指挥部驻此。4月24日离开,渡江南下。旧址原系地主王镜湖私宅,俗称湖三房。现存后院二层小楼一座和平房4间,占地面积约1080平方米
石林会议旧址
2023-03-09
石林会议旧址位于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石林村。1947年6月1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在此召开各纵队会议,研究了强渡黄河、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进军方案,吹响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号角,拉开了解放全中国的序幕
行走中原丨内乡县衙:沉淀岁月七百年
2023-08-31
行走中原丨内乡县衙:沉淀岁月七百年:雪中古衙图古衙大门图古衙鸟瞰图元代桂花树制图/王伟宾摄影/王晓杰□河南日报记者张冬云2021年元宵节刚过,春寒料峭,内乡县衙博物馆里的那棵元代桂花树,仍是满树绿叶、枝干遒劲。在这座已诞生717年的老县衙里,它静黙地感受着四季
安福红一方面军旧址群
2023-04-06
安福红一方面军旧址群(含毛泽东旧居(伍氏宗祠)、朱德旧居(仁山公祠)、伍中豪烈士墓、红一方面军司令部旧址(布政公祠))。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余整编旧址
2023-04-05
南昌起义军余部大余整编旧址位于大余县城余西街建设路13号县供销社院内南康乡祠。1927年10月26日,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800多人到达大余县城,司令部设在南康乡祠。为保存这支弱小的革命队伍,朱德、陈毅在大余城用一个星期时间对部队进行组织整顿
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司令部旧址
2023-06-26
绥贺支队领导了绥江、贺江一带包括四会、高要、广宁、德庆一带的中共地下党组织,积极发展人民武装力量,先后组建8个团级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指挥大小战斗200余次,配合中共人民解放军南下战斗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谱写了光辉篇章
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旅游攻略
2024-05-30
这是一个比较偏远的村级陈列馆,但之所以如此出名,还是因为这座山发生了许多抗日革命的故事,这里因为偏远,所以所有的一切陈设和房屋,都没什么改变,想看原汁原味的抗战革命故事和环境,那么这里是必须来的地方,绝对不后悔。
石寮红军兵工厂旧址
2023-08-03
石寮红军兵工厂旧址邱氏民宅位于宁化县水茜乡石寮村大屋下3号。为保障红军及游击队弹药供给,中革军委要求中央苏区各省军区及军分区建立兵工厂,尽最大努力生产武器弹药、维修损伤械,保障参战部队的作战需要
江汉公学旧址
2023-06-08
江汉公学旧址位于湖北省随州市随县洪山镇杜家店村。江汉公学是全国解放战争后期江汉解放区创办的一所干部学校。当时,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刘邓大军第12纵队在赵基梅、张才千等率领下进入平汉铁路以西的汉水流域,重建江汉军区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
2023-08-31
《罗山协议》签定旧址位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县城,从312国道可直达,距信阳市40公里,原为福音礼拜堂,始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属西式建筑,砖木结构。1946年初,国民党背信弃约,破坏国共两党《停战协定》,不断进攻中原解放区
世界第一中原大佛:花费10年,砸12个亿,中国人的骄傲啊
2023-10-19
世界第一中原大佛:花费10年,砸12个亿,中国人的骄傲啊:说到大佛,可能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四川乐山大佛,这座有着1200多年的大佛确实在我国大佛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随着各地纷纷建造巨型佛像之后,中国第一大佛的称号就落入河南的中原大佛头上,这也是世界第一大佛
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部成立大会遗址
2023-03-28
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部成立大会遗址,位于集安市榆林镇复兴村五道沟沟里,距庙沟沟门100米左右。是沟塘中较为平坦宽阔的地方,长约70米,宽约25米,一条乡路从中穿过,路两侧为三块大石头
庚子首义旧址
2023-04-09
庚子首义旧址罗氏大屋,位于马峦山,曾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为东江纵队临时司令部。罗氏宗祠坐落在一片客家围屋中,祠堂两边各有一座古老碉楼,历经风雨依然矗立。祠堂围墙正面开有一正门两侧门,中轴线上为一开间的前中后三室,围墙内由三横三纵单排屋组成,是典型的客家方形围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