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建军纪念碑 相关景点共 2450 条
贺宗第--中共嘉属工作委员会旧址
2023-09-12
贺宗第位于乐山市五通桥区竹根镇跃进街31号。贺宗第始建于光绪初年(1875年),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由24个天井相连而成。桥滩人称太和全。大部分建筑都已拆除,仅存有一面封火墙、一个用来唱戏的不系舟、一座比较完整的楼堂和几段尚存的围墙
乐清湾海上游击根据地旧址(纪念碑)
2023-07-23
乐清湾海上游击根据地旧址位于海山乡,纪念碑立于大青岛。1945年6月,中共瓯北中心县委根据革命斗争形势,组建了永乐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海上大队,在大队长兼政委郑梅欣率领下挺进乐清湾,建立了以大青岛为中心的乐清湾海上游击根据地
国民革命军第21集团军48军138师抗日阵亡烈士公墓
2023-08-01
国民革命军第21集团军48军138师抗日阵亡烈士公墓位于安庆市太湖县晋熙镇花亭湖村,年代为1938年。2019年,国民革命军第21集团军48军138师抗日阵亡烈士公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民革命军第21集团军48军138师抗日阵亡烈士
闽中游击支队第5大队驻地旧址
2023-06-04
闽中游击支队第5大队驻地旧址龙卧禅寺位于福洁市城头镇湖美村五龙山下1933年至1949年9月,闽中游击队领导人黄国璋、林汝楠、陈亨源,福清的陈振亮、俞建兴、陈家茂等在龙卧禅寺开展地下革命活动
红一方面军指挥部旧址(明经第)
2023-08-10
红一方面军指挥部旧址原为明经第民居,建于明代末期,位于距崇仁县城以南约30公里的相山镇尧岗村,该民居占地193.88平方米,共发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标语60余条,内容有打倒压迫士兵的官长、士兵是工农出身不要来打工家红军等
和佳苏维埃政府旧址(许佳上山大夫第)
2023-08-05
和佳苏维埃政府旧址(许佳上山大夫第)位于高陂镇许佳村,年代为1929。大夫第位于高陂镇许佳村(上山老革命基点村),建于清中后期(约1820年),土木结构,四合院,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建设面积约1500平方米
红三军文家墩战斗遗址及纪念碑
2023-04-06
红三军文家墩战斗遗址位于天门市皂市镇文墩村,为了纪念此次战斗胜利和在战斗中牺牲的党政军烈士,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当地区乡党委和政府在此修建的一座简易纪念碑
红4军第3纵队宿营地旧址
2023-04-04
红4军第3纵队宿营地旧址关圣庙位于清流县里田田坪村草坪村民组。1930年1月,古田会议胜利召开之后不久,为打破国民党军对闽西苏区的第二次三省会剿阴谋,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4军从闽西古田出发,分路途经连城、清流、归化、宁化等县,回师赣南,转战江西
新隆劳五暴动烈士墓及纪念碑
2023-09-05
新隆劳五暴动烈士墓及纪念碑级别:县级1988年地址:寺面镇新隆圩圩背岭东北坡1927年春,平南县农动风起云涌,县农会筹委会常务执委李修其领导劳五区11个乡的农民,成立了劳五区农会
中共江北区特别委员会机关旧址及纪念碑
2023-07-19
中共江北区特别委员会机关旧址及纪念碑位于通州区兴仁镇四安温桥村五组,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加固坎,南至台阶,西至加固坎,北至加固坎。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维护围墙,南至维护围墙,西至维护围墙
日伪统治时期七道沟铁矿死难矿工纪念碑
2023-03-28
日伪统治时期七道沟铁矿死难矿工纪念碑,位于通化县果松镇南部的七道沟村,距村中心1华里,距七道沟铁矿1公里,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保护面积1500平方米,碑高7米、宽2米、厚0.65米。碑身正面阴刻:日伪统治时期七道沟铁矿死难矿工纪念碑
红军独立第7师2团驻地旧址张氏家庙
2023-08-03
红军独立第7师2团驻地旧址张氏家庙位于宁化县石壁镇石壁村上圩、火烧坪,省道307线从南侧经过。1932年8月,红军独立第7师在宁化县城成立,由陈树湘任师长、范世英任政委,辖两个团,每团4个连,共700余人,第1团由宁化城关、曹坊、禾口、淮阳的游击队改编而成
云冈石窟第10窟 毗卢佛洞
2023-06-03
第10窟为毗卢佛洞,开凿于公元471494年,前室北壁明窗志拱门之间,须弥山层峦叠嶂,山腰二龙交缠,山间有茂密的林木和竞奔的动物。外侧,阿修罗天单腿盘坐,多头多臂,手托日月。东西两壁各雕三间式屋形龛,龛内佛像面相慈和,菩萨神情恬静
棠地河战斗遗址暨革命烈士纪念碑
2023-08-03
棠地河战斗遗址暨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宁化县水茜乡棠地村河下塅坳子山上。1934年10月,中央苏区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至1934年12月,宁化、泉上、彭湃苏区相继沦陷,闽赣省转入游击战争
桐坪大栗王家世进士第牌坊
2023-05-28
桐坪大栗王家世进士第牌坊位于桐坪镇大栗村王家自然村。为木构功名牌坊,建于明朝成化五年(1649),清雍正十年(1732)修葺。座北向南,麻石基座。2根木柏质主梁撑起主体,柱的南北各立一斜柱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