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中国海盐博物馆丨精彩展示让海盐历史文化活起来 相关信息共 7500 条
南宁博物馆
2023-09-03
南宁博物馆位于五象新区龙堤路15号(滨临邕江,龙堤路与宋厢路交汇处),是以教育、展示、收藏、研究南宁历史文化遗产为主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南宁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080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12000平方米
元青花博物馆
2023-08-12
2006年,国家文物局将元青花馆列为国家重点博物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元青花博物馆的建筑外观将元代青花瓷这一极具历史文化元素符号融入其中,是一座极具特色的园林式博物馆。元青花馆收藏有国内元代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河南钧窑、陕西磁州窑4个窑口的器物
宝应博物馆
2023-05-03
苏省宝应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研究、陈列、教育等功能为一体,对公众永久开放的历史文化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综合型博物馆。宝应博物馆于1958年秋成立,1960年10月宝应博物馆与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合署办公,博物工作由县文化馆兼管,1980年初
郑州博物馆
2023-11-09
郑州博物馆创建于1957年,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2008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成为展示郑州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重要窗口。郑州博物馆馆藏文物达5万余件,建筑面积14200平方米,其中主展馆面积8337平方米,其建筑外观融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于一体
赤水桫椤博物馆
2023-09-22
中国赤水桫椤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以展示一级濒危保护植物桫椤为主题的自然生态博物馆,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进入主展厅,气势宏大的中生代自然生态造景,恍若时空倒流。四川盆地南缘,峰媚领秀,飞瀑流泉,红土地、丹霞岩,参天的银杏、水杉,状若华盖的桫椤
台湾博物馆
2023-03-23
台湾博物馆位于二二八和平公园的北侧,为全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也是岛内第一座以台湾本土自然史、原住民人文史料为收藏重心的博物馆。台湾博物馆成立于1915年,现列三级古迹。台湾博物馆馆藏约5万多件,展示空间涵盖馆内及户外的二二八和平公园北侧
中国海关博物馆
2023-12-03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的海关博物馆,是海关总署直属的国家级行业博物馆,也是全国海关唯一全面开放的博物馆。博物馆通过1800余件藏品,系统地向观众展示了我国海关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展区中最特别的是海关902艇,博物馆为其单独开设地下一层展出
漳平市博物馆
2023-08-06
漳平市博物馆是市(县)级综合性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新建的馆址座落在风景优美、环境幽静和具有历史文化象征意义的东山公园风景区内。新建的漳平市博物馆建筑面积4223平方米,总投资430万元。其基本功能是:藏品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
湖北省博物馆
2023-03-01
湖北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全国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的国家级博物馆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属国家旅游局4A级旅游景区(点)。湖北省博物馆前身是建国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学馆
喜德盛自行车博物馆
2023-06-02
喜德盛自行车互动体验喜德盛自行车博物馆共设五大功能展区,现场通过大量珍贵的藏品及高科技3D全息影像视觉展示,讲述自行车文化的悠久历史,再现自行车工业的科技魅力。喜德盛自行车博物馆是继霸州自行车博物馆之后,中国又一座自行车文化标志性博物馆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参观指南
2024-04-12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最早的省级地址博物馆,也是湖南省最大的自然科学博物馆,主要展示的作品是以矿物晶体为主,让人们更加了解地质自然科学文化,最重要的是免费,推荐大家去游玩,详情请见下文。
新安县博物馆
2023-04-06
新安县博物馆位于新城世纪广场东侧,博物馆为四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4100多平方米,具有较强的文物保护和展示功能。国家三级博物馆,馆藏文物5000多件,其中三级品以上文物300多件。其中唐三彩、瓷器、青铜器最为瞩目
池州秀山门博物馆
2023-02-24
池州市秀山门博物馆开馆于2006年9月,是一家藏品丰富、管理规范的民办博物馆,现馆藏文物达2万余件,主要向人们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以木雕、石雕、砖雕为主题的古建筑构件雕刻艺术和以昭明文化、傩文化为主的地域历史文化专题及瓷器、字画、刺绣、玉石杂件等
宿州博物馆营业时间 周末开馆吗
2024-10-18
宿州博物馆展示的是宿州当地的历史文化,博物馆场馆吸收了汉文化元素,建筑涵盖古宿州的文化理念,馆藏文物从品种还是年代来说都是少见的丰富跟完整。宿州的悠久历史到底会是怎样,随我来走进宿州博物馆。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
2023-03-20
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大学校内的鸣鹤园中,是中国高等院校中第一所考古专题博物馆。博物馆积极致力于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为学习中国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学生提供标本观摩和教学实习条件,积极协助中国考古学研究,展示中国考古学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