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搜索
搜 索
找到 丹阳天地石刻园 相关信息共 7500
龟峰摩崖石刻
龟峰摩崖石刻
2023-11-14
龟峰摩崖石刻共计200余条,被列为江西省人民政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展旗峰石壁上的佛字,古朴厚拙,笔力刚劲,为唐代大历四年进士、官居礼部尚书的李益墨迹。其撰诗一首刻于佛字左侧:龟山名与鹫山齐,两度游观思不迷。三十二峰真色相,百千万载古招提
铁石迳摩崖石刻
铁石迳摩崖石刻
2023-06-18
铁石迳摩崖石刻位于翁源县松塘镇松岗村。记载三次修筑山道:刻于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的刻文:韶州府翁源县长安乡铁寨迳,缘首张得珛、丘福宽,题劝十方众姓舍财,命工匠肖澄开石路一条,愿祈众姓各获因缘大吉利。昔成二十二年孟冬月吉日施
湖光岩摩崖石刻
湖光岩摩崖石刻
2023-06-29
湖光岩摩崖石刻位于湛江市郊区湖光镇湖光岩风景区内楞严寺正殿顶部巨石上,湖光岩三字系南宋丞相李纲题。湖光岩之湖,本为火山口湖,旧名陷湖、净湖、镜湖。道光《遂溪县志》载:建炎三年(1129年)丞相李纲谪雷,爱其景致,题湖光岩三字与琮师,勒于石
杀尽汉奸石刻
杀尽汉奸石刻
2024-01-14
杀尽汉奸石刻位于大观区山口乡百子山村戴家小屋附近。从安庆出发,只要经过柏子大桥,就是进山口,称为狮子口。狮子口处有一扇门,上面有匾额写着百子山抗日根据地等字样,进门后不远路就是纱帽山公墓,烈士戴曾三就长眠于此,至此就到了百子山境内了
世忠寺山墓前石刻
世忠寺山墓前石刻
2023-11-18
世忠寺山墓前石刻位于东吴镇南村。尚存两排石刻造像,有文相一对,高2.45米,肩宽0.85米,头戴梁冠,身披宽袖罗云裳,手捧朝笏;武士一对,全身盔甲,双手握剑于胸前。另有石马、石虎等石刻。该组石刻,形象真实,神态生动,具有较高艺术水平
曾赵园
曾赵
2023-10-22
曾赵,原称虚廓,占地20多亩,原为明代万历年间监察御史钱岱小辋川园林的部分遗址,于清同治时为曾家所购置。中文名:曾赵原称:虚廓面积:20多亩朝代:明代
奇香园
奇香
2023-03-15
奇香奇香位于位于兴义市市区,万峰林北面。此以优美的生态环境而著称,绿化覆盖率达67%,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获国家AA级生态园工业区的称号。纳灰河谷和花木是奇香的两大看点
2020.8.30参观安岳石刻2日游
2020.8.30参观安岳石刻2日游
2023-09-17
2020.8.30参观安岳石刻2日游:2020.8.30日-早我们从都江堰乘车去安岳参观石刻,途经简阳,乐至。在乐至,我们前往陈毅故里景区参观。陈毅故里景区位于乐至县劳动镇,距县城15公里,是以共和国元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陈毅(19
燕华园
燕华
2023-12-01
优雅怡人燕华燕华始建于1985年,总面积1.642001年响公顷。绿化面积13118平方米,占全总面积的80%,栽植彩叶植物3000平方米,铺种冷季型草坪4000平方米。燕华是一座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古典园林建筑。其内为园中园——玉兰迎客院
高义园
高义
2023-11-04
高义位于天平山南麓,始建于唐宝历年间,原为宋朝范仲淹祠堂。高义共五进,依山而建,地坪逐进升高,纵深约70米。入头门,经仪门,第三进今额乐天楼,原名御书楼,旧称宸翰楼,是座宏敞精致的重檐歇山式建筑
朴宝园
朴宝
2023-10-30
朴宝原为农博,占地650余亩,为川西平原腹心地带仅有的市级森林公园。距成都市区25公里,距县城9公里,距镇政府驻地0.5公里。朴宝毗邻羊马河畔,羊马河的支流穿而过,聚集出两处湖泊,园内小桥流水,曲径通幽
古猗园
古猗
2023-02-27
古猗位于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区南翔镇,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原名猗,取自《诗经》中绿竹猗猗一句。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更名古猗。为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中文名:古猗地理位置:上海市沪宜公路218号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开放时间:2020年5月20日—1
寄畅园
寄畅
2024-01-13
寄畅坐落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东麓惠山横街的锡惠公园内。寄畅又名秦址在元朝时曾为二间僧舍,名南隐、沤寓。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曾任南京兵部尚书的秦金得之,并在原僧舍的基址上进行扩建,垒山凿池,移种花木,营建别墅,辟为,取名为凤谷行窝
百色园
百色
2023-09-06
百色以民族文化为主题。百色通过红色剪纸景墙的方式,展现壮族、瑶族、苗族、回族、彝族、仫佬族等百色市少数民族的人文风情。主打壮乡绣球文化特色,在小品、建筑、铺装等融入绣球元素,同时还将百色市有名的天坑地貌融入设计中。景点位置柳州市柳东新区官塘片九子岭旁
段园石榴
石榴
2023-06-28
石榴:段石榴是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段镇的特产。段镇石榴以其果色艳丽、粒大籽小而软、风味独特、口感适中、营养丰富,多年来一直享誉淮北、徐州等果品市场,被称之为水晶珠玉。段镇石榴主要栽植于北部沿山地带的祁村、段、毛庄三个自然村,栽培历史已达2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