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 云南民族村哪些表演是收费的 附云南民族村表演时间表 相关特产共 7500 条
三炮台盖碗茶
2024-01-01
三炮台盖碗茶:三炮台盖碗茶东乡族酷爱喝茶,从茶具、茶叶、配料的搭配都要精益求精。茶具一定要选三炮台,三炮台顾名思义,即它由盖子、茶盅、掌盘三层组成。对茶叶的要求是很讲究的,云南春尖茶和沱茶最上档次。饮用时将茶叶放在三炮台的茶盅里,讲究用刚刚煮沸的牡丹花开水冲泡
素粉
2023-12-11
素粉:在盛产水稻的南方,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一道标志性的美味作为对米这种植物的敬意。就说甲天下的桂林,米粉的名头绝对不逊于她的风景。而广州的干炒牛河,早就被定为检验粤菜厨师是否合格的标杆。再看云南,一碗热腾腾的过桥米线还蕴藏着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不过,这些以米为
水晶葡萄
2023-12-12
水晶葡萄:水晶葡萄三都县水晶葡萄巳名声在外.每到成熟季节,除本省的果商外,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的果商也云集交梨乡,水晶葡萄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交梨乡水晶葡萄成熟时呈略带黄色半透明状,果实表皮有银灰色果霜,色泽鲜亮,能散发出水晶葡萄特有的果香味,具有质地香甜、
须立茶、银针茶
2023-12-16
1982年被为省绿茶类优质产品,为云南六大名茶之一。(思茅)
大围山微型鸡
2023-12-18
这是形容大公鸡的威风与帅气。可您见过比巴掌大不了多少的公鸡吗?别看它个头小,好斗耍帅的个性可绝不输给其它。这就是云南屏边的大围山微型鸡。大围山微型鸡又叫香鸡,娇鸡,金鸡,它来源于屏边
姚安风干鸡
2023-12-17
姚安风干鸡:云南不少地方有民间制作风干鸡的传统历史,其中以滇西北的姚安县风干鸡和滇东北的镇雄县风干鸡最为出名。风干鸡以肥嫩仔鸡为原料,最宜选用1.5-2.5千克重的阉鸡。加工方法:鸡宰杀后,带毛开膛,掏出内脏,每只鸡约用八角10克、草果10克、白胡椒5克和食盐
景东核桃
2023-12-16
景东核桃:景东核桃具有悠久的历史,所产的核桃集无量山、哀牢山独特的自然优势,果大肉肥,属云南核桃类中的优质产品,也是景东县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景东南国天然保健饮品厂生产的郝思嘉牌天然核桃乳高级保健饮品,以优质的核桃仁为主,配以蔗糖、蜂蜜、食用乳化剂等,采用高科
永胜瓷器
2023-12-23
《新篡云南通志》载:永北所产瓷土较皖、赣优良。近来永北瓷器与江西争胜,迤西各属皆有之。民国时期,开始引进江西景德镇的制陶工艺,使永胜瓷器有了瓷质晶莹明澈、绘图明丽古雅特色。如今,永胜建有地、县两个瓷厂
龙州乌龙茶
2023-07-22
龙州乌龙茶:龙州乌龙茶2000年以来,驻龙州县的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分别从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引进铁观音、黄枝秀、金萱、翠玉等16个优良茶树品种,采用茶树嫁接换种技术,成功将云南大叶茶品种改接为乌龙茶品种,实现了当年改接当年生产乌龙茶,成为广西乌龙茶生
尖顶枝瑚菌
2023-07-09
尖顶枝瑚菌:俗称扫把菌特征习性:子实体中等或稍大,由数个主干组成,分枝形成一丛,主枝基部粗壮或膨大,上部多次分枝,形成直立的小枝,顶尖钝,带灰黄色、铅灰色或暗黄棕色,基部近白色。夏秋季生长于云南松、栎类等针阔叶林地上。群生或散生。利用状况:味道稍差。烹饪方法:
八刀汤
2023-11-14
八刀汤:八刀汤是紫金的招牌汤,是由猪身上八个最精华的部位包括猪心、猪腰、猪肝、猪粉肠、猪肚、猪肺、猪胰脏、瘦肉等等熬成的汤。据说这种汤从头天晚上一直慢火煲到第二天,汤靓味美。附城八刀汤是紫金县八刀汤系列之一,是1986年附城饭店在客家猪杂汤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
砂仁
2023-12-15
砂仁: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盛产砂仁,特别是基诺族聚居的基诺山一带,更是砂仁的集中产区。这是云南省的科学工作者同基诺人共同努力辛勤劳动的结果。砂仁,有补肺醒脾,养胃益肾,理元气,通滞气,散寒饮胀痞的功效。它是一种姜科植物,分春砂仁和壳砂仁两种,以果实及花入药。有行气
泸西烧洋芋
2023-12-18
泸西烧洋芋:泸西烧洋芋在云南小有名气,许多人都会慕名而来,烧洋芋摊位位于泸西最热闹的中心地段——九华路中段、恒远意通的小广场上。特色烧洋芋做法与吃法:将一个个生洋芋放在木炭火上烤,烤熟后用小刀把皮削去后从中间划成两半放在一个盘子里,取其中一半蘸上自家特制的佐料
太和豆腐
2023-10-24
太和豆腐:太和豆腐是湖北鄂州市梁子湖太和镇的特产。太和豆腐出产历史悠久,三国时期即有相关记载。生产太和豆腐的区域为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具体包括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的太和居委会、谢埠村、金坜村、新城村、谢培村、柯畈村、农科村、马龙村、朝英村、子坛村
金帅苹果
2023-12-22
金帅苹果:云南引种最早、分布集中的西洋苹果品种树。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温带果树。金帅又名金冠,原产美国。1910年首次由日本引入中国大连栽培。1940年,昭通人吴敬漪从四川成都购150株,栽于昭通洒渔乡。今昭通地区果技站仍保存当年栽的正常结果树70余株。该品